孫壯珍
(1.西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公共事務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6)
?
“慕課”研究現狀以及演化
——CSSCI(2013-2015)文獻分析
孫壯珍
(1.西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公共事務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6)
隨著慕課在中國的不斷興起與實踐,“慕課”一詞逐漸成為了教育界的流行詞匯,學術界也紛紛開始關注這股新生而又快速發展的改革浪潮,研究成果逐漸增多,并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本文試圖通過慕課相關文獻的定量與定性分析,借此窺探目前中國慕課研究的現狀,了解有關慕課目前研究涉及的方向與主題,從中發現有關慕課研究的薄弱與不足之處,嘗試提出一些值得研究者進一步探索的領域。
慕課;研究現狀;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以大規模、開放性和自組織為特點的慕課始于2008年,短短幾年間發展迅速,到2012年已形成Udacity、Coursera、edx 三大平臺,此后多家慕課平臺的供應商紛起競爭。中國在隨后的2013年也被裹挾進這場全球風暴中,這一年隨著國外三大慕課平臺進入中國,中國高校開始了慕課的推動進程,一些高校開始主動加入慕課聯盟,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于2013年7月8日同時加入Coursera,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也分別加入了edx與Coursera,并在兩個平臺上開始開課[1],可以說2013年是中國的“慕課元年”。
隨著慕課在中國的不斷興起與實踐,“慕課”一詞逐漸成為教育界的流行詞匯,學界也紛紛開始關注這股新生而又快速發展的改革浪潮,研究成果逐漸增多,并呈逐年上升態勢,本文試圖通過慕課相關文獻的分析,借此窺探目前中國慕課研究的現狀,了解有關慕課研究涉及的方向與主題,從中發現有關慕課研究的薄弱與不足之處,嘗試提出一些值得研究者進一步探索的領域。
本文選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來源期刊作為研究論文的來源,這樣的好處是標準比較明確,學術性比較高,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確定期刊范圍后,以“慕課(MOOCs)”為主題詞在CSSCI中檢索2012~2015年的所有文章,得到71篇,由于數據庫的更新相對比較滯后,收錄日期截止到2015年6月。因此,本文中所涉及的2015年數據更新至2015年6月。筆者對這些文章從定量和定性角度分別進行分類歸納分析,定量分析主要依據文章發表年份與發表地區。定性分析研究這些論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的主題,從而分析目前國內對“慕課”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3.1研究現狀的定量分析
3.1.1論文的年度分布
由于中國教育實踐中對“慕課”的探索開始于2013年,因此,相應地在理論研究領域對其開展的研究也基本是在2013年開始起步,在中國知網上2013年僅涉及到109篇,研究文獻相對較少,而在CSSCI中涉及慕課研究的71篇中,2013年為空白,其中2014年32篇,2015年6月截止有39篇。
3.1.2論文研究現狀的區域分布
由于慕課在中國興起之初,主要是北京與上海的一些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率先起步,并推出多門面向全球的慕課課程。由于在實踐中探索的領先,加之經濟因素及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在對“慕課”的研究成果上北京上海的相對較多,在CSSCI的有關71篇“慕課”研究中,兩個地方的研究成果占到了所有成果的近40%;其次東北地區也相對較多,共有9篇,其中東北師范大學有3篇;東部沿海地區對慕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江蘇,而其余的廣東、福建等地并不多;中西部地區除了四川、湖北研究較多外,其余地區的研究相對薄弱一些。
3.2研究現狀的定性分析
3.2.1研究方法統計分析
通過對CSSCI中有關“慕課”相關研究的總結,可以將其研究方法粗略地劃分為4大類:一是綜述研究。主要指對有關慕課的現有研究成果進行綜述評論;二是定性研究。主要指使用相關理論推演的方法,提出一些有關慕課定性的觀點、模型或研究框架等;三是定量研究。是指采用調研的數據、實證的方法,對提出的相關理論進行定量分析;四是案例研究。主要是以慕課建設中一些具體課程設計為研究對象,以案例的形式來具體闡述自己的研究結果。當然,這些方法有一定的交叉,有些研究就采取幾種研究方法,諸如有的研究結合了定性和案例兩種方法。
涉及每種研究方法的數量分布上,定性研究相對較多,基本占到了所分析的研究總數的近85%,案例研究占到了11.3%,而定量研究和綜述分析相對很少。這主要是因為慕課在中國實踐中的探索起步不久,尚未有成型的可復制模式的產生,因此對其進行定性的分析研究必會占據相當大比例,而案例研究則會比較缺乏。綜述研究過少則主要由于2013年才是中國的“慕課元年”,因此涉及國內慕課理論綜述研究的基本空白,而唯一一篇綜述研究則主要探究了2014年美國慕課的研究現狀,另外,定量研究也顯得比較欠缺,僅有2篇。
3.2.2研究方向與主題的統計與分析
1)研究方向統計。通過對CSSCI中有關“慕課”相關研究的分析,可以將其研究方向大體分為7類,這也是目前慕課研究所基本涉及的方面:政治學、信息技術學、圖書館與情報學、法學、新聞學與傳播學、教育學及其它交叉性學科。而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教育學,占到了總研究的38.53%,其余方向上均有涉及,但比例相對較小,說明目前對慕課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對慕課的延伸方向的研究相對薄弱。
2)各個研究方向上研究主題的分析。教育學是慕課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這個方向涉及的研究主題相對較多,最主要的是慕課給高等教育帶來的變革,如慕課給高校教師、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高校教學模式與教學方式帶來的沖擊與改變。其中較多研究涉及了慕課時代公共基礎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如表1所示。
另外,政治學、法學、新聞學與傳播學以及圖書館與情報學方向上對慕課的研究雖然相對較少,但卻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觀點與結論,引發對慕課的進一步深入思考,如表2。

表1 教育學的研究主題

表2 其他方向的研究主題
4.1研究方法
通過對CSSCI中有關慕課研究結果的分析來看,目前的研究方法基本呈現一邊倒的趨勢,主要側重于理論的定性分析,對案例分析、定量統計的方法涉及相對較少。而眾所周知,一項研究要想具有更“科學”的價值,就只有達到量化的程度時才可以。當然,想進行定量分析,必然會面臨著數據不足,數據失真與技術限制等因素的制約,但是信息時代“大數據”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的只依賴局部小樣本數據分析的局面,可以獲取到充分的數據。與適用局限的小樣本分析相比,大數據的采納分析可以給我們的研究帶來更高的精確性,可以使研究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發現以前難以發現的細節。目前國外針對慕課開展的研究已開始在基于大數據的基礎上完成,如在Udacity、可汗學院、谷歌課程建設者和EDX最近的4個研究中,每一項研究都充分利用了大數據,研究了注冊學生考試成績或課程的完成與學生的活動情況的相關性。雖然研究中涉及的模型相對比較簡單,但是數據卻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與精準性。因此研究的結論也相對顯得比較權威。
4.2研究方向與主題
目前對慕課的研究方向與主題大多還是集中在教育學上,關注慕課本身的“教與學”的現象相對較多,當然這也是與慕課實踐發展的階段相聯系的,中國目前還處于慕課探索的初級階段,主要關注“教與學”是很正常的,但是隨著慕課的不斷推進,我們應該關注有關慕課進一步的研究方向與主題。目前在國外已開始關注慕課新的研究線路,這些研究中已不再涉及傳統的教與學,開始著手對研究人員、課程開發人員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研究,開始涉及來自參與學習數據的,注重采取更廣泛的研究設計來促進學生學習因素的研究,開始從一些來自對個別課程的調查分析,來對跨學科的更大應用組織的分析與試驗設計等。
當然,“慕課”后續如何在中國得以更好地持續發展與推進也是應該深思的一個話題。慕課課堂的開放性、在線性以及免費性的共享運作機制在現實中面臨版權、收益等諸多挑戰情況下,在政策上如何設計?另外,中國慕課的本土化與世界化問題到底如何解決,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推出的課程都是以中文為主,而慕課平臺主要由歐美國家開設,通用語言是英語,這種語言的障礙如何克服?以及中國全面推行慕課后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學位、學歷的互認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沒有很好地得以解決,慕課在中國就會難以更好地持續發展。雖然在目前的研究中,有的學者已經發現并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是對其的真正解決對策的研究卻遠遠不夠,而這些都是關系到慕課在中國是否能夠得以長久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1] 吳維仲,關曉輝,曲朝陽.“慕課”浪潮引發的高校教學改革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190-194.
[2] 解德渤,王洪才.“慕課”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挑戰[J].江蘇高教,2015(3):71-74.
[3] 易慶竑.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及其教學結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4):94-99.
[4] 鄒琳,陳基晶.慕課教育的合理使用問題研究[J].知識產權,2015(1):21-25.
[5] 徐武生.互聯網翻轉課堂:慕課模式的教育傳播學思考[J].當代傳播,2015(2):23-25.
[6] 秦珂.慕課、版權和圖書館——圖書館為慕課提供版權服務的支點、難點與切入點[J].圖書館,2015(4):11-14.
(責任校對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8.039
20160224
西南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專項研究課題資助(14sxb184)
孫壯珍(1981-),女,山西河津人,講師,博士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43
A
1674-5884(2016)08-01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