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瑾
(1.長沙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2.武漢大學 歷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
獨立學院英語選修課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閻瑾1,2
(1.長沙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2.武漢大學 歷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依據需求分析基礎設置的英語選修課教學應受到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足夠的重視。獨立學院應根據英語選修課的自身定位,結合客觀需求,針對公共英語課程建設進行改革,以促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改善英語教學品質,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國際化人才。
“獨立潮”背景;獨立學院;英語選修課
獨立學院的辦學宗旨是強化學生實踐,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其英語教學也應更側重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長期以來,獨立學院英語教學缺乏針對獨立學院學生英語水平及特殊性的教學模式,英語教學效果很不理想[1]188。在獨立學院紛紛脫離母體走向獨立的背景下,科學設計符合獨立學院特色的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模式,以期有效地改善教學品質,全面提高獨立學院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就顯得十分必要。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英語的全球化,這種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依舊需要不斷的改革和調整。較之綜合性大學,獨立學院人文環境較差,從事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偏弱,加上學校對英語教學定位不明確,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懈怠心理。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將有利于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國家非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名單,截至2015年2月29日,全國獨立學院共有358所,在校生總數逾200萬人,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2015年4月14日,全國獨立學院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主題是貫徹落實《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教育部令第26號,以下簡稱《辦法》),促進獨立學院健康發展。《辦法》的出臺是教育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要求和國務院第135次常務會議把高等教育發展重點放在提高辦學質量上的決策部署,依法明確獨立學院的法律地位,切實規范獨立學院辦學活動,提高獨立學院辦學質量,引導和促進獨立學院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教育部部長周濟在講話中指出,新形勢下,獨立學院的主要任務不是增加學院數量和擴大辦學規模,而是穩定規模、規范管理和提高質量[2]。這意味著獨立學院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獨立意味著發展,同時也意味著新的挑戰。獨立學院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實現跨越式發展,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層次的多樣性、所需人才規格的多元性,在辦學上準確科學定位,即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兼顧專科層次教育;培養服務社會,面向全國,立足行業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建設具有自身辦學特色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英語的全球化。英語學習有助于人們參與全球活動。全球約3.75億人以英語作為母語,另有7.5億人使用英語為第二語言。2015年有20億人學習英語,大約30億人講這種語言。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都將是一種優勢。中國中央教科所外語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張連仲說,英語可以幫助人們進入全球社會,開展國際交流,促進個人發展;英語可以加強國家運行和在國際上進行商業活動的能力,促進其對于國際經濟和政治活動的參與。目前,世界英語已表現出既具有開放性、國際性,同時又具有本土性和身份性的特征。在全球化時代,每個國家都不敢怠慢英語的教育,世界上大多數的非英語國家都把英語作為本國的第一外語來進行教育。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在強調英語工具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人文性。大學英語作為一門文科類公共課程,其人文性應體現在教學內容可以潛移默化地傳輸正能量,促進人的健康、全面發展。大學英語教學應幫助學生樹立世界眼光,拓展國際視野,理解西方文明、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價值,熟悉中外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使其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教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英語這門語言工具,更要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傳統、西方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以及支撐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和視角,同時更強調了解中國文化,學習如何以西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在國外的工程實踐和交往中介紹中國文化,介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以及解釋當代中國社會。

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本質是為了獲取一門技能,以技能為導向的教學活動:實踐為主,理論為輔。語言學習離開了實踐將一事無成。獨立學院英語選修課課程的開設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新時期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個人學習、就業以及個人興趣發展的客觀需要,并使他們在大學期間盡可能豐富自己的英語知識結構,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與此同時,英語選修課課程的建設與完善將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確保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大學英語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的共性在于教學始于需求分析、大綱制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過程實施、教學評估考核,并及時將評估的信息反饋到上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以便對各環節做出相應的調整或整改。整個教學過程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響。這些基本原則既可體現在一門課程的總體設計上,也可體現在一節課的具體安排上。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的特殊性反映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雙方都是不定變量,個體間差異決定了教學活動因人而異,因時因地而異,其結果必然是各不相同。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既要考慮到兩種語言系統的差異、學習認知策略差異、學習者個體需求和學習風格與策略等一般規律;又要考慮到如何保證或有選擇地完成各項教學目標,譬如校本主義的教學大綱、分層次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3]。
高等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高級教育活動,它所傳授的是高度專門化的知識,而且應該是文化、教育、科學的最新動態及其最高成就,代表時代的最高水平,這就促使大學互相借鑒和互相學習,以實現自身的更好發展。國際化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空間,許多問題包括教育資金、資源問題、生源問題、師資問題、教育內容、教育管理經驗等,都可以通過教育國際化的方式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全球性信息一體化的趨勢,將現代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巨大地推動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網絡學習逐漸在各個國家興起,網絡大學、虛擬校園、無國界高等教育等逐漸流行,學生不出國就能學習其他國家的課程,并能取得學分或學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對現代化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等教育需要承擔起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意識、國際素養的各類專業人才的任務。
在高舉獨立大旗的視野之下,獨立學院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更需要重視和促進學生的個人全面發展,特別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適應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獨立學院應制訂國際化的培養目標:培養學生樹立為全球服務、向全球開放的意識,使之具有國際觀念和意識,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培養學生維護中國的民族尊嚴的同時具有國際交往能力,能與外國人和諧相處,了解并尊重外國的風俗和宗教信仰;培養學生至少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國際知識,了解外國的歷史、政治、地理、風土人情等。這樣才能樹立國際化的人才觀念,從而使獨立學院培養的高層次人才走向國際,立于世界而不敗。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培養國際化的工程人才是獨立學院本科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因此,大學英語這一課程越來越顯示出其突出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的英語學習應有一個特定的方向和范圍,即與自己工作或關心的領域有關的英語學習。英語選修課主要有職業英語、學術英語、教育英語和各行各業的科技英語。英語選修課目標明確,是針對性強、實用價值性高的教學途徑。英語選修課的特點是把英語作為手段或工具來學習,以便進一步進行專業學習或有效地完成各項工作。英語選修課仍將是今后一段時期內國內英語學習的主流。大學英語后階段的專業英語教學就是典型的英語選修課教學。需求分析即獲取對特定學習者需求信息的詳盡分析方法,是英語選修課課程設計的最顯著特點。需求分析從各種途徑獲取有關學習者使用語言的目的、學習者初始水平、預期達到目標等信息,從而為教學大綱的構件、課程設計、教材編寫等提供啟示。英語選修課課程與一般英語的區別不在于需求的存在,而是學習者意識到某種需求。學習者的這種需求會隨著學習的深入而進行變化,從初級階段的基礎知識輸入到高級階段的語言技能和交際文化的運用輸出而對整體范圍內的英語教學產生反撥作用。因此,英語選修課教學具有學習者需求信息的實踐支撐,研究英語選修課教學還是歸結于研究其需求分析的理論解釋。認真思考當前分級教學的現狀,針對學生的客觀需求進行分析,合理開設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構建和開發獨立學院英語選修課課程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實施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大學英語選修課課程改革方案,使獨立學院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逐步養成自覺自主的學習習慣;讓獨立學院學生全面掌握英語這一國際化語言工具,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熟練地進行交流的能力,實現國際化的目標之一;使獨立學院學生能將所學英語知識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全面適應國際化的需求和競爭的能力;培養獨立學院學生全球化的人文精神,提高國際化的文化內涵和素養。
獨立學院的改革與發展已進入后獨立學院時期,其目標應該著力于培養英語語言基礎扎實,運用技能強,了解西方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并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復合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4]245-248。英語選修課教學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續或擴展,是在基礎英語教學基礎上針對學生內在需求,進一步培養學生語言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在當今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之下,基于需求分析基礎設置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模式,無疑是語言學習的理想路徑,這種通過學習專業知識習得英語的做法已經得到國內語言學家的支持。依據需求分析基礎設置的英語選修課教學應當受到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足夠的重視。獨立學院應該根據英語選修課的自身定位,結合客觀需求理論,針對獨立學院公共英語的課程建設進行改革。在英語選修課理論和實踐與客觀需求原則相結合的基礎上,實現英語選修課程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有機融合,以此促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改善英語教學品質,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國際化人才。
[1] 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馬陸亭,范文曜.發展獨立學院發展的政策基礎及政策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5(8):32-35.
[3] 陳冰冰.國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2):45-47.
[4] Long M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責任編校王小飛)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40
20160413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XJK12YYB026);湖南省教改項目“基于檔案袋評價的大學英語多元評估體系研究與構建”(湘教通(2014)247號第158項);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XJK015BGD073)
閻瑾(1978-),女,山西平遙人,講師,博士生,主要從事二語習得及英語教學研究。
G64
A
1674-5884(2016)09-0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