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岷
青年教師專業個性發展中校長調適價值探微
黃玉岷
青年教師的專業個性發展既是推動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當下課程改革的現實需要。在青年教師專業個性發展過程中,校長潛心研究,協調發展,用足策略,尋找青年教師個性發展的坐標點,打造專業發展平臺;瞄準青年教師個性發展的主攻點,優化專業成長環境,對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青年教師;專業個性發展;校長;調適
教師是學校發展之基,競爭之本,提高之源。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是學校教育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教育教學成效的重要保障。而青年教師的專業個性發展則是教育創新的前提和基礎,直接影響課程改革的進程和效度。讓生命朝向幸福,讓成長充滿智慧,讓專業化彰顯個性,在“互聯網+”“e學習”和“云教育”中,實現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統一,是青年教師健康發展的價值追求。幫助青年教師健康成長,加快其專業個性發展的步伐,是校長不可推卸的責任。立足實踐,作為學校管理者,本人有以下幾點拙見。
萬事德為首,成才先成人。人才,是以人為基礎的才,始于正心,立于壯志,成于德能。成功,歸根結底是做人的成功。把握教師與學校同步成長、共同發展的脈搏,提升學校的教育品位,深挖教育內涵,促進學生、教師、社會、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應是校長之理想。
實踐證明,青年教師的發展與成功,需要自主的空間和失敗后的反思,這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兩個坐標點。校長應有效調動青年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青年教師不怕失敗,在失敗中成長,一起經營學校,共筑一個目標,構建和諧的教師生活文化,創設兼容并包的工作生活氛圍。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搭建“剛性文化”和“柔性管理”兩個平臺是校長針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兩大要務。
“剛性文化”是以規章制度為中心,憑借制度約束、紀律監督、獎懲條例等規定對教師進行有效管理。在現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針對校情,不斷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獎懲條例,人才培養不斷引入標準化管理體系和科學評價方式。核算教育成本,促使教育不斷增值,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發展質量的根本保障。因此,學校管理必須從教師個性出發,注重教育教學的效率和效益。
人文素養的提升是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必備基礎。“柔性管理”則是“以人為中心”,依據柔性的校園文化價值觀、精神氛圍進行的人格化管理。多引領指導,多肯定鼓勵,多垂范立標。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讓理解、支持與共鳴在教師中產生一種潛在的感召力和說服力,讓組織意志變為個人自覺行為。
學校的發展必須依靠教師群體去實現,而教師的個性差異鮮明,在管理和引導過程中,分工協作、協調發展、形成合力是有效完成共同教育任務的關鍵。校長要特別重視引導青年教師具有兼容并包的寬廣胸懷,努力賦予他們個性成長的空間。用“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的價值取向,把培養目標與追求,滲透于每個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和教學實踐中;以“激勵”“引導”“凝聚”“創新”為關鍵詞,千方百計地促使他們以動態的正螺旋方式向上發展;認真分析和研究青年教師的個性特點,在實踐與反思中張揚個性,實現提升。經過長期的實踐反思,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明晰青年教師的成長軌跡,針對個性特長制定策略,取長補短,對當下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梳理,讓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及多元價值取向適應教育教學的需求。學校應在展現自我、進修充電、鼓勵創新等諸方面給青年教師提供寬闊的平臺。讓自主張揚個性,用失敗成熟自我,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以青年教師的成長促進學校的發展,通過青年教師的進步實現教育的提升。
1.強化管理,在規范過程中有效行走
教師是一個每天都行走在路上的職業。“它是一個沒有研究態度就會陷入重復性勞動誤區的職業,只有在鼓勵和扶持之下,教師的思想、經驗才會不斷地技術化和藝術化,教師的創造欲望和工作激情才會不斷噴涌。”校長要引導青年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促進同事之間的交流和分享,體會自己見解被采納的喜悅,找尋與學校共同發展的歸屬感。鼓勵青年教師之間形成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共同提高的團隊關系,激發青年教師主動要求進步和提高的內在動機和愿望,則是校長應盡的職責。
(1)抓制度獎懲,兌現短、平、快。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應立足于“無功就是過”的管理理念,修訂各種獎懲條例;立足于組配資源,整體推進,提升績效;立足于用心經營隊伍,強化自我修煉,培養成就感;立足于師徒結對幫扶,跟蹤分析完善;立足于“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構建教育網絡。讓教師的責、權、利相結合,堅持公正、透明的基本原則,在制度層面加以保障。
(2)用“兩制”實踐,注重長、寬、高。“兩制”即教師成長導師制和學生成長伙伴制。教師的頭腦,是一個被思想點燃的火把,只有教師的思想被點燃,學生的個性思想才能綻放,教師的知識技能之柴才能充分燃燒。學校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價值多元的今天,內化本性的回歸,學會感激學校,感激社會,感激自然和諧;讓教師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平淡,擁有一顆平常心,專注于自身的專業成長。大力推行“兩制”實踐,培養青年教師的責任意識、合作精神、助人品質。鼓勵和保護青年教師的思維創新,在寬容和幫助的前提下,細致打磨每一課,有效引領每一天,在內化職業道德、提高教學藝術、改善教學質量和提升核心素養中凸顯學校教育的魅力。讓師生每天的工作與學習都成為一種享受;讓每一個員工都成為規范的、可流動的自由人;讓學校教育在科學的框架下自由運轉;讓師生共同進步,推動成長一往無前。
(3)樹品牌意識,把控嚴、細、實。美國著名教育學者伯爾凱曾說:“一個學校品牌的確立,需要校長憑借其獨具特色的創新意識,帶領大家精雕細琢,深挖細磨,精心打造。”校長在學校教育運營中的謀劃目標應定位于“用心經營團隊,理念統領行動”,崇尚厚德載物,天人合一,讓生命和心靈在這里一起健康和諧地成長。經營學校,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自主經營和校情方略,離不開“把大事做小,把小事做好”的品牌意識。教師成長,離不開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和反復打磨,離不開失敗和缺憾后的認真總結和理性反思。在“嚴細實”上下足工夫,讓每個人都在成長,夯實學校發展的基礎。讓教師的專業提升樹立高雅亮麗的學校品牌,成為學校發展的不竭資源。
2.注重質量,在課堂實踐中不斷提升
教育發展到今天,教無定法,成長多元。校長要多為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創造機會,通過課堂教學創新,實現個性張揚,引領專業提升。對于“洋思模式”“蘇派教育”等成功的教學模式進行智慧選擇,讓學習與探索相結合,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完善。讓教學理念在實踐中碰撞,讓知識結構在學習中更新,讓專業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提升。
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養,校長必須做好引領,提出要求,創設平臺。讓教師的專業素養魅力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提高教學藝術,必須經歷實踐的錘煉。名優教師的示范課引領,青年教師的展示課剖析,不同層次的公開課和評優課鍛煉,教學設計的比賽,教學反思的交流等等系列活動,都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成長的集中體現。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結合,讓學生的“學”與學生的“教”有效結合,讓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整體提升有效結合,讓傳統習慣與課程改革有效結合。時刻把握教學發展的主攻方向,挖掘師生的創新潛力,積極探索優質課堂模式,打造一流的青年教師專業團隊。
對教育的熱愛,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學科知識、技藝知識、領導知識,教師應該是一個“雜家”。校長要幫助青年教師認真分析個性,通過個性發展實現教學理念的前瞻,讓個性發展推進課堂教學精致化,讓個性發展彰顯教學實踐創新,讓個性發展彌補整體團隊缺憾。
3.樹立典型,在梯隊培養中分層發展
整體規劃,分層培訓,錯位發展,引領青年教師找到專業個性發展的基點和方向,有效進行職業規劃,有步驟地實現專業提升,應成為學校規劃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內容。青年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發展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動力。如何讓教師在陽光下詩意地生活,如何讓青年教師做一個明白人、趕路者,是管理者必須思考并力行實踐的任務。校長個人的垂范和引領,名優教師的帶動和領跑,青年教師的努力與堅持,三者缺一不可。名優教師培養規劃、師徒結對發展策略、名師工作室效應、教壇新秀和學科帶頭人評選、“請進來,送出去”的進修學習活動、青年教師成長沙龍等都可以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方向,提供機會。學校應廣開路徑,創設教師自主發展的空間,激發自我發展的潛能,最大限度地幫助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享受教育教學成就,召喚教師職業的使命感。
為了明天的需要,必須著眼于今天的準備。只有尊重、關心、相信教師,滿足教師的合理需求,珍惜教師的創新創造,創設和諧的成長環境,讓青年教師快速、健康、幸福地成長,學校才能備足發展的后勁,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
G451.2
A
1005-6009(2016)49-0027-03
黃玉岷,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鄭集鎮中心中學(江蘇徐州,221143)校長,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