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芹
“小”事情中的“大”學問
李瑞芹
小學生公民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通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發掘其中的教育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人和諧相處、誠實守信、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等基本素養,讓孩子們懂得道理,收獲進步,體驗成功,在潛移默化中成長為具有公民素養的好少年。
公民素養;小事情;潛移默化
在班級這個“微型社會”中,每天都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小事,班主任的工作就是通過一件件的小事去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快樂成長,成長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好少年、好公民。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1]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做好引導、點撥、調控工作,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充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對班級的責任感、榮譽感,盡情表達他們的意愿,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之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責任心的培養要以實踐為基礎,在活動中鍛煉成長,小崗位制正好能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小崗位”是學生成長的“大舞臺”。李家成博士在他的《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一文中說:“班級建設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生活的自我維護中,而設立班級中的各種 ‘崗位’,不僅有助于班級生活的自我維護,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社會角色,在崗位建設中促進學生成長,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2]
班級崗位設定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因人設崗,班主任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訂制崗位。如我們班的“文具管理員”崗,就是一個學生在看到班上的公共文具每次都是亂七八糟的擺放在講臺上后,要求設立的崗位,并且她還主動請纓,擔任班級的“文具管理員”,自帶工具將各種文具進行歸類管理,每天都把筆筒里的鉛筆刨得尖尖,排得整整齊齊,并督促同學文明使用。“小小領讀員”崗則是因為我們班有一個特別拖拉的學生,幾乎每天早上都是在上課的鈴聲中氣喘吁吁地跑進班級,家長非常無奈,多次向我求助。我發現,這個學生雖然性格慢一些,但是學習很認真,尤其是朗讀很好,針對這個學生的情況,我為她設立“小小領讀員”崗位,告訴她,“小小領讀員”責任重大,關系到整個班級同學的早讀。崗位設立后,學生的變化連家長都覺得不可思議:早上一喊就起床,迅速完成刷牙、洗臉、吃飯,抓緊時間將當天領讀的內容先讀一遍。爸爸媽媽問她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時,學生說,我不能讓老師和同學失望,不能影響了我們班的晨讀。我想學生的大擔當已經在這個小崗位上生根了。
班主任用自己獨特、幽默的話語征服和感染學生,遠比強制和怒吼更能展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樹立在學生心中的位置。幽默的教學方式和幽默含蓄的話語不但能展現班主任獨特的魅力,使師生關系更和諧融洽,而且這個人際處理方式也會影響到學生,讓學生學會用幽默的方式處理和同學之間的矛盾,減少沖突,讓和諧之花開滿校園。
記得在剛學過《歡樂的潑水節》的課文后不久,學生課間游戲時,一個學生不小心把水杯里的水撒到了另外兩個學生身上,其中一個裙子被弄濕的小姑娘非常生氣,哭著表示要告訴老師,另一個學生安慰著說:“沒關系,就當是過潑水節了,書上不是說‘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嗎?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著誰得到的幸福多’,我們倆多幸福呀。”一句話化解了尷尬的局面,三個學生的不開心立刻煙消云散,簡單幽默的幾句話,化解了學生之間的小矛盾。
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3]教師自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班級工作中注重言教的同時,應該格外重視教師個人行為對學生的巨大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做到。之前我対班級里衛生情況的處理方式是,看到有不清潔的地方就請個別學生整理一下,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每次都是互相推諉,班主任不說就當沒看到。于是,我開始自己整理,不多說一句話,發現不衛生的情況就親自處理掉。慢慢的我發現,每當我在教室里撿起一張廢紙時,許多學生都會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旁邊是否有垃圾,并主動撿起來。教師的示范作用是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先決條件。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教師期待效應”,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提出的。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尤其是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對學生的發展影響重大。因此教師不妨有意識地與學生進行約定,建立共同的小秘密,讓學生在教師的暗示下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我和學生的約定有很多,每一個約定都只有我們兩人知道,是我們之間的小秘密。我和挑食的琪琪約定,如果能堅持每天都把飯吃完,就可以和我坐一桌吃飯;和調皮的陽陽約定,如果今天吃飯不講話,水果就給他拎;和內向的小月約定,上課積極舉手發言,就可以代表我們班上國旗臺,領流動紅旗……一個個小約定,成了我們之間獨一無二的小秘密;一個個小約定,拉近我和學生心靈的距離;一個個小約定,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引導學生成為誠實守信的好少年。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既要尊重學生的天性,也要教會學生遵守規則。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愛玩愛鬧,常常在玩鬧中忘記了規則和紀律,其實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在游戲中教會學生遵守規則和紀律。有一段時間,班級很流行“隱藏的圖畫”游戲,很多學生上課也忍不住躲在抽屜玩,不遵守課堂紀律。我通過課間觀察了解到,《隱藏的圖畫》是一本書,每頁有圖,找到圖上的一些小東西就獲勝了。我覺得這是一款可以培養學生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以及耐心和自信心的趣味性極強的視覺智力游戲。于是,在一次課間活動時,我主動要求加入學生的游戲,游戲中我故意違反游戲規則,學生多次制止并強調,違反游戲規則的人不能參加游戲。上課鈴響后,我裝作意猶未盡的樣子,學生們反過來安慰我:“上課了,不能玩了。不過沒關系,我們下課再玩!”課上,我結合課間的游戲,和學生聊天:“其實學習和玩游戲是一個道理,我們玩游戲有規則和方法,課堂學習也有規則和方法,遵守規則才能玩得開心,遵守課堂紀律,才能學到方法,學得更多、更好。”學生聽了連連點頭。走進學生的游戲中,教師不僅能分享學生的快樂,還能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適時的點撥教育,真是小游戲,大規則呀!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是個漫長的過程,正是這一件件充滿真情和智慧的小事,才讓我走進了學生的心中,也讓學生占據了我的內心。正是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讓學生懂得道理、收獲進步、體驗成功,慢慢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成長為一名具有公民素養的好少年。我相信這些充滿智慧和情感的小故事還會繼續下去,我和我的學生將在這“微型社會”中,在這團結和諧的大家庭中一起進步,共同成長,時間也終將會給我們留下更多彩色的回憶。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2]李家成.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當代中國班級建設改革的新可能[J].河南教育,2007(5):4-8.
[3]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G417
A
1005-6009(2016)42-0015-02
李瑞芹,江蘇省淮安市實驗小學(江蘇淮安,223001)教師,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