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曹文星,童述明
(湖南科技大學 瀟湘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獨立學院“四師型”輔導員促學團隊建設的幾點思考
劉婷,曹文星,童述明
(湖南科技大學 瀟湘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在獨立學院的教學與管理中,大學生學習困難問題日益凸顯。以促進良好學風形成為目標,以獨立學院學習困難群體為服務對象,建設一支以團隊協作為基礎,以新媒體為平臺,具備心理咨詢、職業規劃、習慣培育、素質拓展等專業技能的新型大學生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團隊,為學習困難學生群體的轉化積累經驗,探索人才培養的新途徑,顯得尤為重要。
獨立學院;學習困難群體;輔導員;促學;團隊建設
在獨立學院的教學與管理中,大學生學習困難問題日益凸顯,具體表現為:學習態度消極、學習興趣低下、不思進取、沉迷網絡、日常違紀次數多、學習方法差、自主性差、學習盲目、眼光短淺等等。根據學習困難現狀,可將學習困難學生群體分為學習心理困難型、學習習慣困難型、學習能力困難型、學習目標困難型。學習困難學生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與難點,他們影響班級整體學風,降低課堂教學質量,不利于獨立學院的發展與人才的培養。培養和建設一支以心理咨詢師、職業規劃師、習慣培養師和素質拓展師為目標的“四師”型輔導員促學團隊,探尋一套針對性強、實效性強的分類教育引導模式,優化不同類型學習困難群體的引導和幫扶模式,解決學習困難學生的實際問題,改善獨立學院學風現狀已刻不容緩。同時努力幫助青年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創新學習方法,豐富學習內容,將科學精神、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教育培養結合起來,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與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1]。
2.1創建破解學習心理困難的"三個一"學習心理引導模式
學習心理問題表現形式多樣,主要有:學習動力危機、學習情緒危機、學習意志危機。學習動力危機主要表現為學習態度消極,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情緒危機則表現為厭煩學習而產生的各類不良情緒;學習意志危機主要指自我意志的失落,體現為自我現實矛盾、自信心喪失等。尤其是高校就業體制改革后,大學生在享受自主擇業的同時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2]。學習心理問題屬于非智力因素的學習困難,是影響學習主體的內因,真正關系著學習的內在質量。團隊通過“三個一” (一套啟迪的方法、一套疏導的方法、一套激勵的方法)的學習心理引導模式,幫助學生排除焦躁等不良學習情緒,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自信,提升學習興趣,將自我最大程度地融入學習。三套方法各有所指又互相配合、共成系統,構建起一個全方位的學習心理引導模式。
2.2創建破解學習習慣困難的“十二個重復式”學習習慣養成模式
學習習慣困難學生群體往往指因意志力薄弱出現曠課、早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沉迷網絡、考試違紀等現象,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學生群體。基于該類學生群體特點,團隊提出“十二個重復式”學習習慣養成模式,總結出十二個學習習慣,即參加早晚自習、堅持晨跑、堅持創建學習計劃單、堅持聽完一節課、堅持上課做筆記、堅持每天發問、堅持每天整理與總結所學知識、堅持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堅持養成時刻記錄和積累知識的好習慣、堅持思考、堅持尋找學習上的同盟軍、堅持每天隨身攜帶一本書,為廣大學生提供很好的借鑒。學習習慣具有生成性、固定性、依賴性等特點,所以是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抓手。因此,團隊抓住學生習慣具有生成性的特點,從源頭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3創建破解學習目標困難的“一課二賽”學習目標引導模式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當前,部分學生學習盲目、眼光短淺、人生態度消極,已然從學生學習困難問題上升到學生人生的根本性問題。針對學習目標困難學生群體,團隊通過“一課二賽”模式引導該類學生進行目標定位?!耙徽n二賽”,是指通過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這一課程,以課程涵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大學生夢想與目標展示兩項比賽為平臺,促進學生對自我人生進行科學規劃,創造最大化的人生價值。

2.4創建破解學習能力困難的“六項拓展”學習能力培養模式
學習能力的問題應該說是學習困難的核心內容。學習能力涵蓋范圍廣,究其要旨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自我知識結構、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強化知識的能力。團隊采取“六項拓展”學習能力培養模式,即“自我積累拓展訓練、時間掌控拓展訓練、注重實踐拓展訓練、興趣培養拓展訓練、積極自主拓展訓練、思維思考拓展訓練”六項拓展內容,構建學習能力體系的空間結構,培養學習能力困難學生群體的學習力。
從學習實踐的角度來說,學習能力的問題貫穿了學習的整個過程。從感知認同到內化運用,引導學生步步推進,最終找到最優的學習策略。同時,在學習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上,團隊始終明確一點:學習能力提升既要實現提升學習成效這一不變的目標,同時也要體現學生個性差異這一主體性,只有在兩者的平衡中,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學習策略的功效。
3.1構建“四師型”系統化培訓體系,提高團隊成員職業技能和專業水平
輔導員自身的發展需求是加強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內在要求[3]。團隊充分尊重成員的個人差異,通過專業性的培訓等形式,不斷提升成員個人的職業技能、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同時,以團隊成員個體的提升為基礎,整個團隊交流協作,上下一心,以四維互動新媒體平臺為推手,切實打造一支“四師”型專家型輔導員團隊,促使團隊發展職業化、專業化。鼓勵團隊成員考取相關資格證書,如心理咨詢師三級、心理咨詢師二級證書;組織團隊成員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師認證培訓、素質拓展師認證、“四師型”團隊建設宣講會;開設心理咨詢、習慣培育、職業規劃、素質拓展培訓課程,幫助團隊成員進行系統的理論化學習,提升其理論知識水平。通過以上建設,實現輔導員團隊向素質拓展師、心理咨詢師、習慣培育師、職業規劃師的專業化隊伍轉變。
3.2多層次科學化建立并完善輔導員團隊建設激勵機制
制定推動輔導員團隊建設長效發展的激勵機制,有利于推進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具體內容如下:1)通過建立明確輔導員崗位職責與團隊分工的管理辦法,提高輔導員職業聲望,消除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倦怠。2)制定團隊成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體系,根據團隊中個體的個人目標與個人專業、專長等特征,為團隊內每一位成員量身打造職業目標。3)開展多途徑、多角度、多層次的專業培訓,支持團隊成員考取心理咨詢師、職業規劃師等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證書,幫助團隊成員進行發展定位。4)優化分流機制,解決好輔導員的“出口”問題。鼓勵輔導員考取思想政治類的博士研究生,把輔導員作為各級部門管理崗位的后備干部的重要來源,挑選德才兼備的優秀輔導員進入各級領導崗位。更好地落實輔導員的“雙線晉升”政策[4]。5)傾聽輔導員的心聲,加強對輔導員的情感關懷;尊重輔導員的勞動成果,體察輔導員的個人需求,解決輔導員的實際困難。在溫馨和諧的人際環境中激發輔導員最大的工作熱情。
3.3搭建集學術、工作、情感為一體的內部交流平臺,打造實踐訓練模式
一個科學的輔導員團隊工作、運行機制,需要一個高效的溝通和交流平臺。通過學術研究論壇、經驗交流會、輔導員沙龍等載體,團隊成員之間進行學術和工作交流,可增進輔導員之間的情感,提升其實踐工作的能力。根據輔導員自身的專長和主攻方向,在團隊成員中實行分工和協作,有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重大科研難題的集體攻關、相關案例的研究。立足于教育主客體與教育環境,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模式,應用心理學、管理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模式促進團隊成員的個性化、專業化發展[5]。
“四師型”輔導員團隊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特點,注重思想引導,明確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信心,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嚴格日常管理,狠抓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條件;改進學生評價體系,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質量保證。在創建好這些引導、幫扶模式的基礎上,通過提高輔導員職業能力、完善輔導員激勵機制、搭建輔導員交流平臺等建設措施,促進“四師型”輔導員團隊健康、高效發展,可切實解決好學習困難群體的問題,從而實現促進獨立學院學風的長效建設和持續發展的目標。
[1] 杜玉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 提高輔導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4-6.
[2] 徐柏才.關于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探討[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165-169.
[3] 朱正昌.以專業化職業化為目標 建設高水平輔導員隊伍[J].中國高等教育,2006(10):19-20.
[4] 張增森.新形勢下地方高校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6):103-105.
[5] 馮剛.黨的十六大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2(18):8-11.
(責任校對晏小敏)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602
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輔導員團隊建設項目(13F06)
劉婷(1981-),女,河北秦皇島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管理工作。
G640
A
1674-5884(2016)10-0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