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旦
如何設計一堂“好”課
袁旦
明確目標是教學設計的基礎,內容組織是教學設計的實質,展示評價是教學設計的檢測,做好這三個方面的工作,才能設計一堂“好”課。
教學設計;明確目標;內容組織;展示評價
可以說從小學時代起,我就立志當一名教師。我在學習生涯中也有幸碰到許多位人品端正、學識厚實、教藝精湛的好教師。至今,他們漂亮的板書、氣定神閑的神態(tài)常在我腦海中浮現,嚴密的邏輯推理、精煉的語言表達使我記憶深刻,全身心的投入、情景交融的講解使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當教師的念頭就這樣越來越堅定,并把做一名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作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一晃12年過去了,我從剛剛走上講臺的懵懂、教育教學理論缺乏、課堂經驗不足,到積極主動去聽課、模仿,去探索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再到思考如何將課堂演繹得更加輕松精彩,怎樣才能修煉自己的魅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且這個過程還在不斷地延續(xù)著。12年的課堂歷練,也讓我對職業(yè)教育的課堂教學尤其是教學設計有了一些感觸和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預設應結合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從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出發(fā),立足于“實惠”,著眼于“高效”。教師面對一課題時不要馬上關注本節(jié)課上什么內容,怎樣上課,而是應基于課程標準,關注本節(jié)課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節(jié)課與前次課、后續(xù)課的關系,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也就是說這節(jié)課要教什么,最后要達到什么目的,教師必須心中有數。
當然,我認為在明確目標之前有兩件事情是可以提前做好的。
第一,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課堂教學除知識交流外,還有情感交流,這也是教學藝術的魅力所在。無論是教授哪類課程,教師微笑的面容,愛撫的目光,鼓勵的手勢,落落大方的儀表,都能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甚至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態(tài)度。
第二,關注學生的學情。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普遍對實物感興趣,比較喜歡動手操作,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且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另外,不同的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不一。這些情況教師在進入課堂前必須了然于胸。教師還要根據上課時可能產生的問題或課堂發(fā)生的異常情況對原有設計隨時進行修正,這也是檢驗教師學科功底的機會。
設計好一堂課,在內容組織上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職業(yè)教育教學規(guī)律,研究課程標準,收集、查閱相關資料,科學、合理地安排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突出重、難點,準備教具,選擇教法、學法,優(yōu)化整個教學過程。主要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一)內容充實
教師在進行內容組織的時候要把控好知識含量。一節(jié)課的內容太難,學生接受不了;內容太易,學生就不聽;內容太少,學生受益不多;內容太多,學生又消化不了。總之,內容不當,教學效果一定打折扣。因此,一堂課一定要詳略得當地選取一個或幾個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結合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的職業(yè)教育特色,對這些內容進行科學的資源整合。若理論性內容居多,需要就此聯系實際;若是實踐性、操作性內容占主流,反過來要有理論指導。
(二)教法、學法適當
教師要善于判斷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如何進行突破,可以借助適當的教法與學法。就一堂課而言,往往需要根據課題綜合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教學方法,這樣既適合教材和學生心理的需要,又可以調整課堂氣氛,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任務驅動法就是在教學中利用任務驅動(情境導入、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習任務為核心,讓學生在完成相關任務的同時,學會獨立運用有關知識,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比如,在“倉儲實務”課程教學中,按照職業(yè)導向的思路設計入庫、在庫以及出庫作業(yè)任務,進而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完成相關學習。談話法、情境教學法、引導探究法的運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并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授之以漁,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實踐操作法等,盡量提供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教”,真正做到做學一體,并在整個教學中貫穿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構建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三)節(jié)奏把握合理
對課堂教學進行組織、管理和監(jiān)控,并不僅僅是管好學生的課堂紀律,更重要的是根據課堂的不同情況調節(jié)教學節(jié)奏,合理安排時間。教師上課時需要注意學生的表情變化,一低頭,一皺眉,或沉思,或雀躍,哪個問題適合哪個同學回答,應該怎么去引導、鼓勵學生“開口”,采用何種激勵方式等,都要心里有數。激勵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提高平時分,還可以采取免做一次作業(yè)、積分換取書籍等同學們感興趣的方式。或者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合理的獎勵方式。曾經就有一個學生向我提出想去教工餐廳吃一次午飯,感受下與學生餐廳有何不同。這一次午餐經歷后來成為他向其他學生“炫耀”的資本。
(四)語言表達生動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教師語言的要求首先是表達清楚,每一句話,特別是重要的話,都能送到學生的耳朵里,必要的時候要進行重復。其次要注意語言的精確、生動、幽默、風趣、親切,語速把握恰當,但在關鍵時刻要有激情,抑揚頓挫,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勵和鼓舞。當然,適當使用身體語言、微表情等,同樣也能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
(五)現代化教學手段適用
網絡資源的完善,為教學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技術支持平臺。教師不僅要學會制作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也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資源來輔助教學,比如建立班級微信群、“藍墨云班課”,采用“同屏鏡像”等。也就是說教師的能力必須與時俱進,才能教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學生。
當然,有時候傳統(tǒng)的板書也能為一節(jié)課增色。尤其是好的板書,應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比如,講到“市場營銷觀念的演變”課題,我就喜歡用寫板書的形式層層遞進,與學生共同歸納,最后呈現在黑板上的就是用不同顏色粉筆標注的演變過程,一目了然。現代化教學手段必須注意其適用性,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為了用而用,搞形式主義,使學生只顧熱鬧,而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拋在腦后。
無論教學理念如何更新,教學內容如何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教學效果與評價上。如果教學預設的目標沒有達成或達成很少,那么這種課就不可能成為一堂好課。
在完成相關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并且展開相應的探討、總結。比如,對于市場調研任務,可以讓學生使用幻燈片進行調研報告的展示;對于營銷合同訂立等任務,可以使用角色模擬的形式進行展示;對于倉儲驗收作業(yè)等操作性任務,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拍成視頻進行展示。在展示時最好保證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多種觀點碰撞,取長補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運用能力,培養(yǎng)其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體現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在對學生成果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給予相應的點評,讓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身問題,對相關知識點與技能進行明確。其次,各小組開展自評互評,分別填寫評價表,評選優(yōu)秀組員和優(yōu)秀小組,通過表揚和成績的雙重激勵來驅動學生投入課堂學習的興趣、熱情,同時也能反映出學生的階段學習成果。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評價,結合教師提出的任務要求與評價標準,對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向教師提出一些自己不熟悉、沒有掌握的知識,教師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后輔導,力爭所有學生受益度達到最大化。
最后,教師還需對自己進行評價,也就是進行課后的反思與總結,我認為這也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一堂課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沒有做到位,下一節(jié)課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改進,只有反思與總結好這些問題才有利于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
當然,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并不單單只是做到上述這些要求,更多的還在于平時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我始終認為要堅持聽評課活動,并且每次都要以審美者的角色,學習老教師的長處與閃光點,學習新教師的與時俱進與創(chuàng)新,為我所用,讓自己不斷進步;重視集體備課活動,多聽多問多學習,取長補短;積極參與培訓活動,更新教育理念,廣泛涉獵,不斷充實自己,這是夯實基本功的重要途徑。
“傳道、授業(yè)、解惑”,教職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教師肩上挑的都是千斤重擔,要盡力,更要盡心,可不能有絲毫松懈。
G712
A
1005-6009(2016)39-0009-03
袁旦,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無錫,214153)物流教研室主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物流專業(yè)課程體系、物流倉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