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的客觀條件使得繪畫創作成為其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通過學習藝術治療的方法而對其進行藝術教育,有充分的實際意義和深遠的研究價值。對該人群而言,這種安全的治療方式不僅能夠有助于提升自主性、成就感,改善機能水平,而且能減少用藥量。本文結合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際課堂進行闡述,為進一步改善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的藝術教育現狀,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 青春期 藝術治療 自閉癥 智力障礙 善工家園助殘中心
一、引言
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法》規定了所有學齡的人群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國現階段的特殊學校,主要以聾啞盲的學齡兒童服務為主,對于智力障礙、自閉癥人群的教育與疏導機構非常稀少。另外,此類終生性疾病,相對于其他特殊人群,其自身的交流障礙導致其成為弱勢中的弱勢群體。我與金磊磊、張少博從2014年3月起在成都市武侯區善工家園助殘中心做義工,從事蘋果班(善工家園輕度智力障礙和自閉癥人群)和部分藍莓班(善工家園偏中度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的繪畫教育工作,在此期間結合課堂積累了大量實操經驗。選擇藝術治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是出于該人群的患病特征。我結合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際課堂進行闡述,為進一步改善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的藝術教育現狀,提供可靠依據。
二、藝術治療概述
廣義的藝術治療包括音樂治療、話劇治療、舞蹈治療等藝術形式,狹義的藝術治療主要指以繪畫類等視覺藝術為手段的治療。本次研究的藝術治療實踐主要以狹義的美術治療為主。藝術治療是在一位訓練有素的美術治療師的陪伴下,在一個安靜安全的環境下,運用美術材料通過非語言的方式實現情緒表達及自身的改變與成長,并享受美術作品帶來美感、積極向上的心理治療。藝術治療不同于一般形式的心理治療與藝術教育,是一種專業性的服務,確切來說,是心理治療與藝術教育的結合。其表現在藝術治療的過程中,主要媒介為繪畫創作并非語言,而且目的更多以治療心理健康而非藝術鑒賞。
三、針對性介入干預
(一)診斷。智力障礙與自閉癥的人群有以下三個共同特征:感知速度比較慢,對視覺的感知大于聽覺;先天或者后天身體條件有限,語言方式表達單一或者溝通障礙;情緒不穩定,專注力差。現主要治療方式為機械式干預訓練與藥物輔助治療。在對此人群的生活背景進行一定了解后,發現該人群溝通能力有所欠缺,為了之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所以決定通過集體治療的方式培養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如分組共同完成一幅畫,各組選一個代表進行作品闡述;或者限定工具的使用,每個人只有用自己的工具與別人交換才能夠進行下一步創作等。
(二)過程。通過與善工家園協商,決定每周五(除節假日)上午十點到十一點,治療主要圍繞蘋果班與藍莓班的美術作品創作與展示展開。該人群的學生本身缺乏對線條與色彩的把控能力,所以在頭幾個月一直是繪畫基礎的訓練(如構圖、黑白灰、色彩關系、線條的運用等);為了引導學生通過繪畫表現方式表達情感,接下來的課程是延續性的故事敘述與繪畫相結合(如國內外優秀兒童繪本的故事敘述,通過性格描述使得主角性格特征飽滿,讓學生更好地發揮想象力進行人物創作);然后為了增強幾何化聯想方式與空間關系理解,課程增添了寫生訓練(如花瓶、椅子、衣服、褲子、裙子、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并結合簡單的幾何形體進行加減法組合,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歸納復雜形體);最后由二維平面向三維立體轉換,增添多種材料與表現手法(如增添了超輕黏土手工、雜志拼貼畫、水墨畫、丙烯畫、黑白馬克畫等)。在作品完成后,治療師與學生圍繞當天所繪制的作品進行互動,鼓勵其用語言表述自己的繪畫的作品,收集存檔或制作手工后贈與想感謝的人。
(三)結束。雖然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的病理特征,導致其終生都會受此影響,但是通過機械式訓練與繪畫的藝術教育結合,能夠緩解這種不可抗因素。在課堂上,他們通過對材料的操作(如繪畫、手工制作)表達情緒;通過抽象的圖像與顏色表達現實感受;通過從零到有的創作過程中得到自我價值的肯定。如L同學是蘋果班的一位學生,從外表看就像是一個正常的“壞”學生,但是在跟人溝通上與反應上明顯能感受到與正常學生有很大不同。為了掩飾心中的不安,平時表現出吊兒郎當的樣子,并抱有一定的排他性和攻擊性。在幾次會面之后,通過學習制作新年賀卡學習后,主動寫感謝的話并贈與別的同學。
四、結語
藝術治療在最初的醫學延伸到教育學等領域,在實驗報告中發現,其能夠有效減少攻擊性行為和不良情緒的累加。但是由于是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因此要有針對性地提出注意事項。首先,要構建一個相對于安靜舒適的環境,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其次,對材料的選擇,避免尖銳的利器,以免在創作過程中傷害到自己或者他人。再次,給予充分的鼓勵但是不要輕易承諾,避免感到自我差距后所產生的焦慮。最后,激勵其對自己作品的解釋但是并不強迫。智力障礙與自閉癥人群的客觀條件使得繪畫創作成為其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通過學習藝術治療的方法而對其進行藝術教育,有充分的實際意義和深遠的研究價值。雖然藝術治療與教育并不能像魔法一樣使之康復,但是起碼在這段創作美術作品的時間里,他們能很安靜、專注地學習與表達。另外,對該人群而言,這種安全的治療方式不僅能夠有助于提升自主性、成就感,改善機能水平,而且能減少用藥量,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創造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龔鉥.藝術心理治療[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
[2]周紅.美術治療及其在特殊兒童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7.
[3][英]卡洛琳·凱斯,苔薩·達利,著.黃水嬰,譯.藝術治療手冊——藝術教育前沿論叢[J].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4][英]蘇珊·布查爾特,著.孟沛欣,韓斌,譯.藝術治療實踐方案[J].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
[5]劉淑霞.藝術治療對提升智障兒童交往能力的研究[D].山東:山東藝術學院,2011-06-20.
[6]Lusebrink VB.Imagery and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r-apy.New York:Plenum Press,1990.11
立項課題:
四川師范大學第十一批科研創新校級學生科研重點創新項目《青春期智力障礙和自閉癥人群的繪畫藝術干預研究》
立項人:曹杰
本文受“四川師范大學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