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婷
【摘要】政府的績效評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因為關乎到發揮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社會與政府與之間關系等等重要的方面。各國政府對于政府的績效評估都越來越重視,西方國家對此也采取了相關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發展較慢。隨著改革開放之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在我國建立之后才逐漸引入到我國,但是由于發展較晚以及與傳統體制之間的沖突導致在我國發展遇到了困境。本文就對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導致困境的原因,再根據原因指出未來發展完善的建議,為我國未來政府績效評估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政府 績效評估 困境 原因 對策
政府績效管理是對政府管理模式的一種創新,通過減小相關政府管理人員的數量、完善行政管理系統、降低成本、提高政府的服務質量、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等措施來實現。此外,政府績效管理是由多個環節和要素所共同組成的有機整體,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要素。我國的政府績效管理起步較晚,自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才逐漸發展起來的,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政府績效管理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未來還需要不斷的改進,從而建立起更好的服務型政府。
一、績效評估的概念及特點
(1)概念。國內外學者對于政府績效管理都有著足夠的重視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對于政府績效管理的概念問題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定義。有的學者在對西方國家的政府績效評估深入研究后認為,政府的績效管理指的是評估政府工作人員的業績、服務、公平正義等重要方面。還有的認為政府績效管理是指采用科學的方法、規則以及程序,對政府的各方面的工作做出合理的評價,然后政府再根據這些評價來改善自身的績效管理,從而提高政府整體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2)特點。政府績效評估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政府績效管理具有目標性,因為只有具有明確的目標才能使得管理者更好的實施績效管理以促進目標的實現。第二,政府績效評估顯示出良好的溝通性,因為績效管理就需要管理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不斷增強溝通,然后促進提升溝通能力提高整體的管理與服務水平。第三,政府績效管理的整體性,因為整個政府績效管理的過程涉及到目標的制定、具體的實施指導以及控制協調等等方面。第四,政府績效管理的過程性,結果并不是最為重要的指標,而是在整個績效管理過程中的措施以及評價等。
二、我國政府績效評估面對的困境及原因
我國政府的績效評估大約開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受到傳統觀念的沖擊很大。這導致了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工作發展相對落后,還處于自發的階段,具體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發展落后。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相對于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是因為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工作起步晚,還沒有形成一套適應中國國情的管理系統和規范。導致了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往往偏重于對政府工作人員個人的評估,從而忽視了對政府的評估,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
(2)我國政府績效評估損害公平。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采取的是由上而下的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評估方式,這種評估方式會導致形式上的公平,而實際上確是損害了公平正義的實現。此外,評估的過程往往是隱蔽性的,沒有公眾對于評估監督的過程也會損害公平正義,長此以往我國的政府績效將很難提高水平。
(3)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結構不合理。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存在結構不合理是因為:第一,只重視短期內的效益從而忽視了長期發展的效益,導致績效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低下。第二,對于政府績效評估工作更加側重于實現經濟的增長,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以及群眾對于政府開展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不重視,公眾參與程度較低。
(4)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缺乏指導。我國的政府績效管理目前還處于自發的階段,與西方國家制定成熟完善的制度相比,我國還沒有相關政策以及法律的指導,這就加大了政府管理者的主觀性,在政府績效評估的相關指標上就會缺乏分析,而是盲目的衡量和制定指標,這樣的績效管理就可能會存在有錯誤。
三、未來完善的對策
(1)完善相關的制度和法律。我國需要制定專門的績效評估和績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因為制度和法律規范是提高政府績效服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可以從績效管理的意義、主體、過程、責任的承擔以及獎懲措施的制定等等方面制定法律和規則,使得績效評估在有法可依的情形下進行。
(2)提高績效評估信息的公開程度。需要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各級政府需要依法建立起有關政府績效評估的信息公開制度,可以利用互聯網,將有關的績效信息及時發布在網上,人民群眾可以通過瀏覽政府網站的方式及時了解到信息并提出自己的批評建議,更好的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建設服務型政府。
(3)建立績效管理機構。目前我國的績效管理工作還缺乏一個專門機構的指引導致結構的不合理。我國需要克服傳統觀念的影響,將績效管理的相關部門和學術機構以及社會公眾力量相互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績效管理機構,在方便開展工作的同時提高我國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的水平。
(4)轉變觀念。政府需要徹底轉變傳統的觀念,因為政府的利益是次要的,重在服務。績效水平的提升不僅僅是利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社會服務水平的提升。只有政府的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才能獲得廣泛的認可,促進績效管理和評估的水平。政府各級領導以及相關工作人員都需要貫徹落實服務型政府的觀念。
我國的政府績效評估工作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發展較晚,導致政府績效評估長期面對發展的困境。主要體現在缺乏相關的法律以及制度的指引、結構的不合理、重視利益而輕服務等等方面,未來我國需要從這些方面不斷努力,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轉變政府管理人員以及服務人員的觀念,增強我國政府的服務水平從而提高政府績效管理和績效評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彭國甫. 對政府績效評估幾個基本問題的反思[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
[2]張定安,譚功榮. 績效評估:政府行政改革和再造的新策略[J]. 中國行政管理,2004.
[3]崔述強,王紅,崔萍,閆明,陳明. 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探討[J]. 統計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