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月
摘 要:從角色扮演,潛移默化;故事浸染,激活共鳴;師生同歌,盡享快樂三方面研究,指出巧設情境可以讓幼兒禮樂教育春風化雨,收獲良好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巧設情境;幼兒;禮樂;快樂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1;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9-0015-01
幼兒禮樂的教育應該是活潑、主動的,學生可以自由地領略課程的魅力。不在于全盤托出和授予,而在于相機啟迪和誘導,使學生進入一種自己尋究、辨析和歷練的境界,不被知識捆綁,快樂學習,此為“教是為了不教”的真正核心。幼兒的教育對學生初期價值觀的影響十分重要,教師要學會牽手并保證安全的同時做好放手的準備。而通過巧設情境,可以把禮樂知識生動化、柔性化,讓學生們用積極的心態去沐浴禮樂春風。
一、角色扮演,潛移默化
角色扮演是讓學生融入課堂的有效途徑,利用他們的想象力和傳統的“過家家”結合,教師再涂添一點教育色彩,他們學習起來會更深刻。角色的選擇要適當,既要考慮教育意義又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在不斷地角色轉換和交流中,禮儀之根就會潛移默化地種植在他們的心里。
比如,在一次禮貌用語的教課當中,教師發現學生們對于“謝謝”“對不起”“您好”等基本的待人禮儀理解并不深入。于是,教師在課上安排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動,對學生們說:“小朋友們,大家好,接下來咱們來一起做個游戲,老師來扮演警察叔叔,然后其他小朋友扮演一個迷路的孩子,現在大家要逐一向警察叔叔尋求幫助找到媽媽,誰最有禮貌我就給他一個大紅花作為獎勵。大家趕緊開動腦筋,想想怎么問吧?”學生們對于此類游戲的興趣非常高,有個小男孩跑過來說:“老師,不,警察叔叔,我迷路了,需要您的幫助。”教師給出了路線后,他就興沖沖地跑了……經過全班學生的挨個詢問,教師卻一朵紅花都沒有給出。在學生們非常詫異時,教師告訴他們:“小朋友們,讓人幫忙先問‘您好,人家幫完要說‘謝謝,這些能夠體現一個人的修養,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幫助你們。”大家默許地點點頭。接著,教師又讓他們兩兩一組再次扮演,果然效果好了很多。適當的角色扮演可以讓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有靈氣,如果教師如果一味地平鋪直敘,硬灌禮樂文明,不僅達不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還會與學生之間產生代溝。
二、故事浸染,激活共鳴
幼兒對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并不是特別強,很容易分心,有趣的故事則能夠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抓住他們的注意點,效果非常好。
故事的選擇要契合學生們的心靈需要,不能太深奧也不宜過分泛泛。《弟子規》《三字經》是非常有利于學生心靈發展的書目,但是此類圖書大多是難懂的古文,較為生硬,并不適合直接誦讀給他們。因此,教師在教課中可選擇把古文中的教育內容二次創作成生動的白話故事。比如,三字經里有“昔孟母,擇鄰處”還有“竇燕山,有義方”等很多名句,教師可以和其他老師一起再編輯成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這樣,在學習《三字經》時,學生們就輕松了很多。除此之外,教師還會把現代的人物加以編纂再次輸送到課堂上,如劉翔、郎平等名人,旨在教育學生們要有堅強的意念和品質面對困難。有教育意義的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灌輸,效果要比直接講述好得多。故事不在多精明,而在于學生能夠接受多少,反饋多少。
三、師生同歌,盡享快樂
動聽的歌曲是師生溝通的橋梁,通過兒歌教唱互動,可以讓學生們在動聽的旋律和每一個音符中體會禮樂之美。陶行知在其著作中曾表示:“老師與學生共同踐行,師生平等的教學往往可以拉近距離。”幼兒的感性認知很強,共同歌唱可以讓他們有種“家”的幸福感,才能更好地發展自我。
比如,在第一堂課時,學生們會因為互相都不認識,對同學和老師會有些排斥。教師在進行完自我介紹后告訴學生們:“接下來的時間,同學們都要和老師一起和諧相處了,看大家都有些膽怯,不如這樣,我們一起來唱首歌,會唱的跟著老師一起唱,不會唱的認真學。”教師特意選擇了一首可能學生們都會哼唱的歌曲——《小白兔》,隨著鋼琴聲的響起,他們顯然放松了很多,很多學生都不由自主地拍著手附和著老師清唱。可能《小白兔》這首歌是大多數同學的啟蒙歌曲,歌詞易懂且朗朗上口,他們很容易融入進來。三遍過后,學生們的聲音洪亮了很多,而且對于歌曲的認知程度也好了不少。貝多芬有言:“音樂是最無害的語言。”動聽的兒歌是打開學生心鎖的鑰匙,師生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可以很好地在旋律中相互交流和溝通,從而完成禮樂熏陶的目的。兒歌的學習是幼兒禮樂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對于音樂的感知,教師可在課堂交流中充分實現和發揮,這是兒歌所帶給幼兒教學的最大財富。
四、結束語
俗語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于幼兒禮樂之培養應該重在日常,強調習慣養成。幼兒時期的禮儀教育對于個人的成長及品性的培養具有啟蒙的重大意義。因此,教師要依靠學校的創新教育,并借助家庭和社會的共生力量,將校園里的禮儀知識與生活中的實踐禮儀相融合,在多方的配合和支持下,運用“教是為了不教”的理念,通過有效的情境滲透,讓幼兒在角色扮演、故事浸染和兒歌教唱等諸多教育模式下,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邵小英.創設體驗式閱讀空間,讓閱讀成為“悅讀”[J].山西教育,2015(12).
[2]孫錫霞.“體驗式”家委活動助推家園互動[J].山東教育,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