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雪鋒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中心小學,311121)
?
為師之道:崇尚立德樹人 共享職場情趣濃濃的親情 我的堅強后盾
盛雪鋒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中心小學,311121)
大千世界,情滿人間。但我認為沒有一種情能比親情更真、更純,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濃濃的親情。
浙江盛雪鋒
我出生在江南的一個農民家庭,從記事開始就知道父母幾乎天天要去田里干活:收完早稻要種晚稻,割了晚稻,就得播種麥子或種油菜,而等麥子或油菜成熟了,新一年的早稻又要開始插種了。不止這些,地上的菜要種,家里的雞鴨要喂,很長一段時間里,家里還養過母豬,每當母豬下崽,父親就整夜守在豬圈里,哪怕是炎炎夏日,臭氣熏天,蚊蟲亂飛,為的只是不讓母豬把剛生下的豬崽給壓壞了,而那時的我只是覺得剛生下的豬崽粉粉嫩嫩的,很好玩。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開始參與家里的勞動,深刻體會到了田間勞作的不易:夏天的太陽會透過草帽曬得你頭發發燙,汗水直流;螞蟥會在你插秧時叮住你的腿不放,讓你鮮血直流;割稻子時會累得你直不起腰……每當我停下休息時,總能看到一起勞作的父母依舊在忘我勞作,我所怕的事情他們卻一點都不在乎。父母總是在天沒有完全黑之前就讓我和弟弟先回家做飯,而他們則會在我們吃完飯后的許久,才會在濃濃夜色中歸來。父母的呵護和言傳身教讓我明白:勤勞的付出才能有豐厚的回報。求學時的我也和父母一樣的勤勉,終于我如愿拿到師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那一刻我看到了父母臉上最欣慰的笑容。
也正是從我考上師范那時起,他們變得更加勤勞,除了忙田里地里的活,父親還開著那老舊的手扶拖拉機去運渣土。那時沒有挖掘機,裝運時,父親得用鐵鍬把渣土一鏟一鏟地裝上車,然后開到目的地卸掉,就這樣父親每天要裝運十多車。拖拉機雖小,但一車渣土也有一噸多,十多車就是十幾噸的重量,全靠父親用雙手一鍬一鍬地進行裝運,辛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父親手上的繭子厚得驚人,還常常開裂出血,甚至連膝蓋上方也出現了繭子,那是每一次鏟土時鐵鍬柄不斷碰壓造成的,他膝蓋處的褲子往往是最先磨破的,母親就會給他補了又補。
父親是一個勤勞而又不乏聰明的人。父親不僅會開拖拉機,還會修拖拉機。簡單的修補輪胎那是小菜一碟。但凡拖拉機有故障,父親都會親手拆修。有時他會彎著腰把拖拉機拆得面目全非,把一個個零件攤在地上,用雙手沾滿黑色的油污拿起細細查看,額頭、后背流淌著汗水。這時我不免擔心,這么多的零件待會兒怎么裝回去?我的擔心總是多余的,父親總能把這么多的零件裝回去,把車修好,雖然有時他會從天亮一直忙到天黑。在父親精心的維護下,這輛老舊的拖拉機竟開了三十多年。或許我的父親也不知道,他專注修車的場景已經教會了他的孩子做事要專注,有毅力有恒心。
我的母親是一個只有小學文憑的農村婦女,雖身高不足一米五,但也是干農活的一把好手,割稻、插秧毫不輸給父親。直到今天,將近七十的她仍舊在種田種菜。
今天的我雖然已不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農村,但是他們勤勉、堅毅、細致的做事態度已經深深植入我的靈魂,深深地影響了我的職業態度。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覺得這是他們給我的最大財富。
成家之后,為人夫,為人父,我漸漸體會到了一種做父親的神圣使命感和責任感。家里因為孩子變得更溫馨,也因為孩子變得更忙碌。記得初為人父那段時間,既要忙學校的事,到家又要照顧尚在哺乳期的妻子以及年幼的孩子,真有點力不從心,應付不過來。不過此時,我又得到了另一個母親——岳母的鼎力幫助,她搬過來和我們住在一起。是她幫著我們同為教師的夫妻二人帶年幼的孩子,是她幫我們煮好了可口的飯菜,是她幫我們收拾房間……簡直無法想象若是沒有岳母的付出,我們夫妻倆該怎樣既帶著孩子,又不影響工作。正是岳母幫助我們承擔了幾乎全部的家務,我才能早上七點不到就到學校帶著學生早訓,下午五點多完成晚訓后再下班回家。彈指十三年過去了,直到今天,我仍舊享受著下班到家就有熱飯吃的幸福生活,回到家里那種干凈舒適的溫馨感覺,每一天都能幫助我洗去工作的疲勞。工作二十年,我已收獲了區優秀工作者、區骨干教師、市教壇新秀等諸多榮譽,并順利通過高級職稱的評審,成為一名具有副高職稱的小學體育教師。我知道如果沒有岳母的付出,我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工作上的成績也會大打折扣,雖然她只是為我們做著買菜、洗衣、做飯等瑣碎小事。
學校雖然與整個社會隔著一道墻,但在競爭日益激烈,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教師的工作壓力也在逐年遞增。每一名熱愛教學的體育教師背后,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在支撐著,正是這親情的力量,推動著我們享受工作的快樂!又是一年新春到,我提議每一位《中國學校體育》的讀者都向身邊一直默默支持您、關心您的每一位親人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校對老師的感言:
盛老師的文章讓人感受到親情的重要,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的,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我們,我們應該感謝父母默默的付出。同樣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中的言談舉止,也影響著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