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杰
?
優化創業環境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支撐服務
李志杰
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體系。創新創業是實現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主要渠道。充分利用哈爾濱市成功躋身國家首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的重大機遇,扎實推進科技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營造全要素、全鏈條、全覆蓋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參與創新載體建設,積極利用國有閑置資產創建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辦好第六屆“哈科會”,加大對國外人才團隊及高端技術成果的引進,完善對俄科技合作中心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組建國際科技合作聯合創新中心,加快培育創新創業國際合作體系。持續加大種子資金投入,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投資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積極打造創新創業投融資體系。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重點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等專業科技服務,努力構建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進一步深化市校(所)科技合作。以哈工大為試點,加快推進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探索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著力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主體動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利益分配不清的問題。充分釋放學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東直路所形成的“校所一條街”的動能和活力,通過省、市、區三級聯動將其打造成集成果創造與承接、孵化與轉化、轉移與擴散功能于一體,校(所)區、社區和園區“三區”融合的“創新創業大街”和“校所經濟帶”,使校所經濟加快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
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和智力引進力度。以高層次科技人員、大學生和歸國人員為重點,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鼓勵其攜帶高技術成果來我市創新創業。充分發揮科技計劃的引導作用,吸引各類人才在我市創新創業。鼓勵科技人員以知識產權、專有技術、高新技術成果等注冊公司,進駐各類園區和孵化器創新創業。圍繞我市重點產業,通過實施杰出青年、優秀學科帶頭人、青年后備等科技人才基金計劃,培育一批優秀創新創業人才,預研和儲備一批戰略性自主創新成果,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進一步加速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哈爾濱市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偏小,大多處于成長階段,尚未形成規模和集群效應。為此,我們將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戰略,使科技創新從技術維度的單一創新向“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集成創新轉變。制定完善地方鼓勵高新技術企業能力提升的相關政策,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加計扣除政策”的落實力度,引導企業加速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鼓勵企業加強研發能力建設,引導其與大學大所聯合共建或自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開辟“中小微企業專利服務綠色通道”,持續開展專利優勢示范企業培育計劃和企業專利申請清零行動,加快推動傳統企業向科技企業轉型升級。加大高企認定的培訓工作力度,規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行為,實現全市高企數量和質量的逐步提升。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