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強 梁基南 梁雅超 劉泳珊 陳霞玲
?
2014年門急診兒科處方用藥評價
何仕強 梁基南 梁雅超 劉泳珊 陳霞玲
【摘要】目的 對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2014年門急診兒科處方用藥進行評價。方法 隨機抽取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2014年7—9月門急診兒科處方700張,分析基本用藥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結果 700張處方中,抗生素使用率為80.3%;給藥途徑主要以口服為主,占61.7%,其中口服+靜脈滴注占29.0%,口服+肌內注射占3.4%,口服+滴鼻占4.6%;700張處方中,不合理處方41張(5.9%),其中書寫不規范28張(68.3%),藥物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3張(7.3%),藥物用法用量不適宜3張(7.3%)。結論 門急診兒科處方用藥基本合理,但抗菌藥物存在濫用現象,需加強用藥質量管理干預,尤其是抗菌藥物的使用,改進給藥方案,從而提高合理用藥水平。
【關鍵詞】門急診兒科處方;用藥評分;抗菌藥物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廣東佛山 528000
目前,國內兒童使用藥物中92%以上為非兒童專用藥物[1]。由于兒童年齡較小,其生理特點、藥物耐受性與成人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不合理用藥會給兒童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為探討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門急診兒科的用藥情況,本研究就2014年7—9月門急診兒科處方700張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7—9月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門急診兒科處方中,隨機抽取5 d的門診兒科處方,共700張,分析基本用藥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1.2 研究方法 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2]《處方管理辦法》[3]及《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等,對處方基本用藥、抗生素使用、給藥途徑等用藥合理性進行分析。
2.1 抗生素使用情況 700張處方中,使用抗生素(含口服)562張,使用率為80.3%。
2.2 給藥途徑分析 700張處方中,靜脈滴注所占比例較高,肌內注射及滴鼻比例偏低,其中口服432張(61.7%),口服+靜脈滴注203張(29.0%),口服+肌內注射24張(3.4%),口服+滴鼻32張(4.6%),其他9張(1.3%)。
2.3 不合理用藥分布 共有不合理處方41張,占5.9%,其中書寫不規范所占比例最大,為68.3%,其次為藥物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用法用量不適宜,均占7.3%。見表1。
經本調查結果發現,我院門急診兒科處方藥中存在用藥不合理現象,需加強處方質量管理和干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表1 41張不合理用藥分布情況
3.1 抗生素使用情況 抗生素使用情況分析結果顯示,抗生素使用率為80.3%,表明我院門急診兒科處方中使用抗生素較為普遍。根據“兒童醫院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比例不超過50%”的規定,本調查結果顯示,我院門急診兒科處方存在抗生素濫用現象。例如:1例確診為手足口病患兒,其處方信息顯示: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和頭孢硫脒0.5 g,均治療1 d;適量外涂爐甘石洗劑,適量給予金喉健噴劑,采取噴喉的方式,該患兒經診斷為腸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經血常規檢查顯示無細菌感染指征,應選用抗病毒類藥物,而使用第一代頭孢硫脒不合理。因此,在抗生素使用上應合理選擇用藥[3]。
3.2 給藥途徑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700張處方給藥途徑主要以口服為主,占61.7%,其中口服+靜脈滴注占29.0%,口服+肌內注射占3.4%,口服+滴鼻占4.6%。從不合理處方中分析,藥物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占7.3%,表明我院門急診兒科處方中采用靜脈滴注給藥途徑較多,為保證用藥安全,應合理改變給藥途徑。在我院門急診兒科處方中,大多數就診患兒以發熱為主,發熱原因主要是由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輪狀病毒感染及手足口病等引起,需進行降溫治療。在退熱治療方面,除口服藥物外,注射藥品主要有賴氨匹林、精氨酸阿司匹林等阿司匹林復鹽類藥物。陳樹新和陳翠環[4]報道,對高熱患兒采取靜脈滴注和肌內注射賴氨匹林進行降溫治療,兩種給藥途徑的療效相當。因此,在臨床用藥中,可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給藥途徑,適當減少靜脈滴注,以保證用藥安全。
3.3 不合理用藥 不合理處方分析顯示,700張處方中不合理處方41張,占5.9%,其中處方書寫不規范占68.3%,其次為藥物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藥物用法用量不適宜,均占7.3%;適應證不適宜、重復給藥、有配伍禁忌均占4.9%,用藥選擇不合理占2.4%。為保證用藥安全,應針對我院的實際用藥情況做出相應的處理,包括:①處方書寫規范:在不合理處方中所占比例較大,主要表現為臨床診斷不明確、患兒體重不明確、臨床診斷結果用英文縮寫代替等,若處方中不注明患兒體重、缺少臨床診斷結果,將無法對用藥處方的合理性進行審核。②用法用量不適宜,主要體現在抗生素使用劑量偏大,例如:經診斷為支氣管炎的3歲患兒,體重21 kg,靜脈滴注頭孢替唑3 g,1次/d[5]。由于頭孢替唑說明書標示兒童劑量為20~60 mg,1~2次/d,提示該患兒為超大劑量用藥。③藥物選擇不適宜,該類處方占不合理處方的2.4%,例如:1例8個月患兒經檢查確診為腮腺炎,臨床處方用藥選擇復方頭孢克洛干混懸劑。腮腺炎主要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其他病毒引起,傳染性強,臨床主要以抗病毒治療為主,而抗菌藥物對本病治療不起作用,無常規使用指征。④適應證不適宜,如診斷為消化不良,處方用藥選擇頭孢地尼分散片。⑤重復給藥,如重復使用精氨酸阿司匹林、賴氨匹林散、氨酚美沙糖精,重復應用抗生素,不僅造成藥物濫用,也極易導致患兒出現不良反應。⑥配伍禁忌,該類處方占不合理處方的4.9%,如抗菌藥物和活菌苗合用,可降低其抗菌作用[6]。若確定需配伍,可先口服活菌抑制劑,治療3~4 h后服用抗菌藥物。
綜上所述,藥物作為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抗生素的應用,使用不當將導致細菌耐藥性的發生。本次調查發現,我院門急診兒科處方中存在抗菌藥物濫用、用法用量不適宜、給藥途徑不合理、處方書寫不規范、適應證不適宜、重復給藥、有配伍禁忌等現象。為保證用藥安全,應加強處方質量管理干預,特別是抗生素使用、給藥途徑及處方書寫等方面,在給藥途徑方面,應遵從用藥安全為根本原則,能口服給藥則不應肌內注射給藥,能肌內注射給藥則不應靜脈滴注給藥。在處方用藥中,藥師要充分發揮作用,做好本職工作,并積極與臨床醫師溝通,共同把好質量關,定期對處方進行審核,并將結果及時反饋,從而提高處方用藥質量。
參考文獻
[1] 肖志剛.太康縣人民醫院2011年兒科門急診不合理處方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8):34-36.
[2] 林郁,黃富宏,李明珍,等.某院兒科門急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分析[J].中國藥業,2009,18(8):44-44.
[3] 肖昌瓊,林杰.我院2010年兒科門急診處方調查與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1):36-38.
[4] 陳樹新,陳翠環.門急診兒科1297例患兒輸液用藥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4,4(11):1175-1176.
[5] 陳健苗,周慧萍,吳明東,等.我院兒科門急診處方中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J].海峽藥學,2009,21(9):140-141.
[6] 武迎磊,崔向麗,袁耀輝,等.邢臺市第三醫院門急診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12(9):803-806.
歡迎郵購《中國藥物經濟學》雜志
《中國藥物經濟學》(ISSN1673-5846,CN11-5482/R)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創刊,由農工民主黨中央主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主辦的全國性學術類醫學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我刊系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大16開,月刊,每月25日出版,郵發代號:80-929,定價26.80元/本,歡迎郵購訂購。
郵局匯款: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外新中街11號2號樓401《中國藥物經濟學》雜志社收
聯系電話:+86-10-64159362/64170523
投稿信箱:zgywjjx@163.com
作者簡介:何仕強(1982.1-),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西藥研究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