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義 梁桂好 龍超懷
?
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規范化治療與管理
王武義 梁桂好 龍超懷
【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糖尿病患者的規范化治療與管理方法。方法 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鎮安堂社區衛生站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與管理,試驗組患者實施社區規范化治療與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及生命質量評分。結果 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生理指標、心理指標、社會指標及環境指標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規范化治療與管理具有重要價值,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關鍵詞】糖尿病;規范化治療;社區管理
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醫院,廣東中山 528476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式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其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疾病[1]。對于這一疾病,現代治療方法包括運動療法、飲食控制、服用藥物等,但是,社區居民對糖尿病的認知程度較低,不能獨立完成血糖自我監測,使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治療與管理,對降低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就社區糖尿病規范化治療與管理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我社區衛生站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試驗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35~57歲,平均(43.4±2.7)歲,病程2~10年,平均(6.6±1.8)年;初治患者28例,復治患者2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8例,高中及以上2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35~57歲,平均(43.1±2.3)歲,病程3~10年,平均(6.7±1.2)年;初治患者30例,復治患者2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18例,高中及以上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與管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與管理,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嚴格控制糖攝取量,同時囑患者嚴格按醫囑服用降糖藥物,不得擅自停藥。試驗組患者實施社區規范化治療與管理,具體如下。
1.2.1 社區規范化治療 阿卡波糖膠囊初始劑量為每次50 mg,3次/d,逐漸增加藥物劑量,直至每次0.1 g;酒石酸羅格列酮分散片初始劑量為每次4 mg,1次/d,根據患者血糖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格列齊特片初始劑量為每次40~80 mg,1~2次/d,可根據血糖水平調整為每天80~240 mg,分3次服用,血糖得到控制后,減少藥物服用量為每天40~80 mg;鹽酸二甲雙胍片初始劑量為每次0.25 g,3次/d,根據病情對藥物進行調整,但每日用藥劑量不超過2 g。
1.2.2 社區規范化管理 為患者建立糖尿病檔案,詳細記錄患者的基本資料、家族史、過敏史、生育史以及體檢結果等,及時對其進行隨訪,詳細詢問其用藥情況、并發癥情況、血糖情況,掌握患者病情,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生命質量評分。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進行評估,包括環境指標、生理指標、心理指標以及社會指標,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生命質量越高[2]。
1.4 療效判定標準 優:空腹血糖為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4.4~8.0 mmol/L;良:空腹血糖為6.2~7.0 mmol/L,餐后2 h血糖8.0~10.0 mmol/L;差:空腹血糖7.0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10.0 mmol/L以上[3]。總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糖控制情況 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比較[例(%)]
2.2 生命質量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生理指標、心理指標、社會指標及環境指標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生命質量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生理指標 心理指標 社會指標 環境指標對照組 50 22.2±2.1 23.4±2.5 23.4±2.1 22.0±2.1試驗組 50 13.0±1.2*14.8±1.2*16.2±1.2*13.2±1.4*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蛋白質、脂肪以及糖代謝發生異常。糖尿病不僅對患者的生活造成較大影響,還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4]。因此,糖尿病是目前醫學研究工作者重點關注的疾病,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有效控制血糖是亟待解決的臨床問題。
實施社區規范化治療與管理糖尿病主要是通過以下方面:在社區進行規范性治療糖尿病知識教育,使社區居民有效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用藥知識及并發癥知識,藥物治療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合理用藥可有效控制病情;掌握并發癥知識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生命質量[5];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及時的體檢,掌握患者的病情,并根據患者檢查結果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法,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及時對患者進行隨訪,以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對于疾病高危人群,及時進行篩檢,以便盡早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生理指標、心理指標、社會指標及環境指標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實施規范化管理與治療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的生命質量得以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規范化治療與管理具有重要價值,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管淑琴,曲藝,張麗艷,等.社區糖尿病規范化治療與管理的臨床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3,35(14):2156-2157.
[2] 于睿超,湯曦,付平,等.糖尿病腎病臨床規范化治療——指南解析[J].西部醫學,2015,27(2):161-163,166.
[3] 李琦,馬彥彥.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6):3009-3011.
[4] 黃麗君,王彩芳.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及時診斷和規范化治療與母嬰結局的關系[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22):3482-3483. [5] 吳廣.探討社區2型糖尿病規范化治療的有效方法[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4):241-242.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