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敏 金 弢 劉軼鴻
?
組合式干預對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
常 敏 金 弢 劉軼鴻
【摘要】目的 探討組合式干預對臨床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采取明確職責及制度、定期進行手衛生教育、培訓及考核、不斷改善手衛生設施,增加快速手消毒劑設置點等措施對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干預,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在各病房、治療室、處置室等直接觀察醫務人員的日常診療活動中手衛生依從性,并客觀記錄。結果 干預后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在不同的操作時機均有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崗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在干預前后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多種干預措施使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明顯升高,減少了醫院內感染的發生,對醫務人員自身和患者是一種雙向保護。
【關鍵詞】組合式干預;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腎內科,遼寧沈陽 110013
手衛生是預防經手接觸傳播病原微生物導致醫院感染最重要、簡便、經濟和有效的方法,因此手衛生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1]。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了“多模式手衛生促進策略”,用于指導醫療機構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2]。為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依照此策略,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通過采取手衛生教育、培訓、考核、改善手衛生設施及增加快速手消毒劑設置點等措施對臨床醫務人員進行了多模式的手衛生干預管理,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現報道下。
1.1 研究對象 我科全體醫務人員,包括醫師、護士、實習生及護工。
1.2 觀察指標 參照WHO手衛生指南推薦的5個手衛生時刻(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設計表格[3],由專門經過培訓的人員進行單盲直接觀察,分別于2014年6月(干預前)和10月(干預后)各選取15個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在各病房、治療室、處置室、醫生辦公室等直接觀察醫務人員的日常診療活動中手衛生的依從性并客觀記錄。干預前、后總的觀察例數分別為1049例和999例。手衛生依從性計算方法:手衛生依從性(%)=實際執行的手衛生次數/應執行的手衛生次數×100%[3]。
1.3 組合式干預措施
1.3.1 明確職責及制度 科室成立醫院感染領導小組,科主任為第一責任人,護士長為具體管理負責人,制訂本科室手衛生的管理制度,設立專人為手衛生檢查員,定期進行手衛生檢查。
1.3.2 定期進行手衛生教育、培訓及考核 開展多種形式的手衛生教育,包括課件制作、科內授課,在病房內、走廊、辦公室等處張貼手衛生宣傳標語、宣傳畫和洗手圖,所有醫務人員(包括新上崗的人員)均須參加手衛生培訓及考試,考試采取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方式。
1.3.3 不斷改善手衛生設施,增加快速手消毒劑設置點 重點部位水龍頭改為非接觸式水龍頭,配備熱水器,配備一次性干手紙,在每輛處置車、病歷車、每個病房門口、重點病房每個床旁懸掛快速手消毒劑,醫務人員配備小劑量便攜式手消毒劑放在工作服口袋中,確保手衛生隨時進行。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操作前后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經過組合式干預后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在不同的操作時機均有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崗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干預前后,不同崗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009年12月1日原國家衛生部正式頒布了《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逐漸受到醫療系統各級各部門的重視,目前手衛生已成為“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行政部門對醫院進行各種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不注意手衛生,醫務人員的手就會成為病原菌的傳播媒介,從而導致住院患者罹患醫院內感染。本研究顯示,接受組合式干預前我科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為52.15%,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接觸患者前最低,為39.31%,接觸患者后手衛生依從性較高,為53.24%,與韓黎等[4]報道一致。干預前后,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的體液或血液后手衛生依從性均較高,說明醫務人員對自我的保護意識要強于對患者的保護意識。
表1 不同操作前后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表2 不同崗位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比較
根據此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結果,可以總結出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未經過系統的學習培訓,不能掌握標準的手衛生方法;②手衛生意識和氛圍不充分,不能時刻提醒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③缺少方便、快捷、足夠的手衛生設施及用品,影響了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緊急的情況下;④有些醫務人員害怕頻繁使用洗手液和免洗手消毒液會刺激皮膚,導致皮膚干裂,這與大樣本調查結果一致[5]。在組合式干預前,護士的手衛生依從性要高于醫師,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護士從學習、實習到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視無菌操作和標準預防原則,這也是護理操作考核的重點;另一方面是所有的處置車和治療室均配備了快速的手消毒劑[6],很方便護士使用,而醫師的多數操作如查房過程中的查體、測量血壓、聽診等均沒有這些條件。針對上述原因進行了組合式的干預,對醫務人員予以系統的手衛生知識培訓,尤其是實習醫師、護士和護工是培訓的重點,經過理論考試與操作考試均合格后才能上崗。加強手衛生知識的宣傳,強化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觀念,在病房重點部位配備感應式水龍頭,以減少二次污染,安裝熱水器、配備一次性干手紙改善洗手條件,同時在每個病房的門口或重點病房的每個床旁都放置快速手消毒劑,給醫務人員配備便攜式手消毒劑,在手消毒劑的選擇上與醫院感染管理科溝通更換為有護膚作用的手消毒劑。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提高了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尤其是醫師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多處安放的快速手消毒劑或便攜式手消毒劑,避免了每次操作后需要回到治療室或醫師辦公室進行手衛生的不方便,醫師的手衛生依從性從46.29%升高到81.36%,效果極其顯著。每床每日手消毒劑的使用量已成為各級醫療監督機構對醫院進行質控的一個硬性指標,實行組合式干預前本科室這個指標均不能及時完成,干預后提高了科室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手消毒劑使用量明顯增高,指標也能按要求完成。
通過多種干預措施的實施,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提升幅度較大,有以下心得:①科室主任和護士長重視,成立科室感染控制領導小組,制訂并督促執行科室的手衛生管理制度,設立專人負責手衛生工作,組織手衛生培訓、考核,力爭科室內的每名工作人員都能熟練掌握手衛生知識。②通過改進學習方法、營造手衛生氛圍,利用點滴機會進行手衛生宣傳等方式強化工作人員的手衛生觀念,讓醫務人員互相監督、互相促進。③為醫務人員提供便利的手衛生設施,提高主動手衛生的積極性。完善的手衛生設施是保證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的首要條件[7]。通過上述措施使科室的醫務人員對于手衛生的執行由被動變為主動,從而使手衛生的依從性明顯提高。
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是每名醫務人員的責任與義務。通過培訓使醫務人員認識到手衛生的目的不僅是加強醫務人員對自身的防護,對患者也是一種防護,這種防護是雙向的,也是雙贏的,不僅可以減少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還能提高醫院和科室的信譽。
參考文獻
[1] 梅衛玲,李楊,傅政,等.組合式干預在提高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應用[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5):296-298.
[2] 張翔,張衛紅,喻榮彬,等.WHO“多模式手衛生促進策略”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影響[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12):757-759.
[3] 王錦寧,王文權,陸蓮麗,等.快速手消毒劑設置點對臨床醫生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2(12):727-729.
[4] 韓黎,張高魁,朱士俊,等.醫務人員接觸患者前手衛生執行情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0): 1135-1137.
[5] 孫明潔,荊南,劉云紅,等.手衛生用品與手衛生依從性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5):390-391.
[6] 盧巖,張丹曄.醫院手衛生質量持續改進策略的成效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11(1):37-40.
[7] 劉素球,粟尤菊,趙雯奕.手衛生目標管理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5):2274-2276.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