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冠瑞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和發展,我國會計制度也在不斷深入改革中。其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會計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我國財政部出臺的政策中,賦予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選擇權。本文主要分析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必要性,闡述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并針對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及改善措施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以期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計提折舊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如今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也較為快速,致使事業單位中的業務不屬于原有的會計核算范圍。2012年我國財政部相繼出臺了《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這些規定能夠使事業單位自主選擇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事業單位如何進行選擇,才能有助于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事業單位的主要考慮問題。本文主要思考了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必要性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能夠對事業單位實際產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從而讓事業單位更加明確會計結果。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其在最初獲得時,其價值較高,隨著固定資產的不斷投入使用,其價值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多而降低,通過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能夠準確反映該固定資產的真實性,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事業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時,需要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和統計,此時能夠有效幫助事業單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實現對資產的優化配置。事業單位具有公益屬性,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能夠實現其勤儉辦公,同時加強對資產的管理,確保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由于當前企業根據相關規定進行了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然而事業單位卻沒有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致使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會計政策存在差異,從而導致不同主體難以起到比較作用。因此如果事業單位也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就能夠滿足不同主體之間的可比較性,從而使國家實現對整體國有資產總量的統計。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
目前我國事業單位采用了一種虛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該方法是是指在進行折舊時,其是直接計入凈資產中的非流動資產,該種方式能夠實現事業單位進行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全面的需求,從而讓事業單位能夠明確固定資產在使用中,其價值所產生的變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通過引入虛提固定資產折舊,能夠有效使其進行實物與價值雙重管理,從而提高其內部成本核算的精確性。根據我國相關規定,事業單位主要能夠采取兩種固定資產計提方法:一是年限平均法,該種方法比較簡單直接,其主要是通過計算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然后平均計提折舊。該種方法對于固定資產經歷較長時期,但只出現較少變化的使用情況。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其中建筑物折舊最低年限為20年,機械生產設備折舊最低年限為10年,器具折舊最低年限為5年,普通運輸工具折舊最低年限為4年,電子設備折舊最低年限為3年。二是工作量法,其主要是利用固定資產的實際工作量,進行折舊額的計算。該種計算方法,主要適用于經濟效益不穩定,且使用負擔差異較大的固定資產。對于不同的固定資產,其有不同的計算公式,如行駛類固定資產,其計算公式為單位里程折舊額等于固定資產原值除以總行駛里程。
三、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的探討
(一)特殊行業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政策缺失
根據對我國特殊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調查,發現只有高等學校和醫院事業單位根據相應會計制度進行調整,然而其他特殊行業事業單位沒有根據新會計制度進行調整,其仍然采用原制度執行。然而在其他特殊行業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中,除了測繪與地質勘查存在計提折舊,其他都沒有關于計提折舊的內容。雖然測繪和地質勘查需要進行成本核算,才會出現計提折舊,但其仍然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夠明確,并沒有實現不同來源固定資產差異化折舊分配。因此,在當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如果不盡快進行計提折舊政策的完善,從而會影響新形勢下事業單位的管理。同時導致事業單位難以明確自身的資產使用,也就不能夠實現對財務的良好管理。
(二)事業單位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會計工作人員對計提折舊沒有清晰的認識,導致其對固定資產折舊不夠重視,致使出現計提不及時的問題。如會計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按照相關工作規范,對固定資產進行卡片折舊信息的更新,從而出現賬卡不一的問題。事業單位在根據新會計制度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中,會出現原有固定資產補提,從而出現大量的業務工作,如果工作出現疏忽問題,則會出現漏提問題,致使出現賬卡不一的問題。由于事業單位管理水平不高,致使工作中會出現較多的失誤,從而給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帶來影響。因此會計工作人員需要清晰認識到計提折舊的重要性,在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時,要認真負責,從而確保避免出現賬卡不一的問題。
(三)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方法靈活性較差
目前事業單位根據相關制度,主要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進行固定資產折舊計提,但這兩種折舊計提方法都難以實現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使用的衡量。一些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使用較為頻繁,從而致使其固定資產會加快淘汰的速度,如科研單位,針對這種情況,上述兩種方法都不能實現準確的衡量,因此需要注重對加速折舊方法的使用。年限平均法是運用比較普遍的方法,其具有簡單、直接等特點,但其在進行使用頻率高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計算時,采用年限估計縮短的方式,不能夠有效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也就難以進行收益與費用的配比。而工作量法在折舊計提中使用,比較復雜和繁瑣,難以進行實際操作,從而致使其難以科學衡量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
四、改善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思考
(一)注重對不同行業會計制度的統一
由于我國很多特殊行業事業單位沒有按照新會計制度進行調整,仍然采用原有制度執行。因此國家財政部門需要注重新會計制度在特殊行業事業單位的落實,從而確保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能夠統一。在我國事業單位中,還存在不同職能混合的情況,如經營與公共服務,其需要明確不同固定資產的來源,并針對相應的資金實現固定資產的折舊核算,從而能夠真實體現其經營成本水平。通過明確不同資金的來源實現固定資產的折舊核算,還能夠保證計提折舊成本與收入的正確配比,從而政府能夠通過統一的財務信息,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管理。
(二)注重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
事業單位需要注重讓會計工作人員認識到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重要性,因此其需要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素質培養。同時會計工作人員也需要注重自身業務素質的提升,明確計提折舊的思想意識,注重于固定資產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從而實現對于固定資產的價值進行明確,如固定資產的余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值,從而確保賬卡一致。另外財政部門還需要注重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進行監督,從而使事業單位能夠盡快落實相關工作,使其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三)注重對不同折舊計提方法的引用
由于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且都難以滿足實際情況,特別是對于科研單位對固定資產使用較為頻繁的情況,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都難以實現對固定資產價值的準確衡量。因此我國相關部門需要注重根據這一情況,研發出合理的折舊計提方法,從而推動事業單位會計政策的改革。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財政部在2012年出臺了關于多個事業單位財務相關條例,其中對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制度有相應的規定,要求事業單位可以自主選擇是否進行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注重對不同行業會計制度的統一、加強對這幾計提方法的研究等,促進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1:26-27
[2]劉雪梅.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影響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16:106+109
[3]倪麗影.論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改進[J].財經界(學術版),2015,19:122+283
[4]韓晨,李學峰,張宇.關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核算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4,04:82-83
[5]趙華.關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有關問題的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7:18-19
[6]劉冬梅.關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3,17:32-33
[7]路文秀.關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提折舊問題的幾點討論[J].現代商業,2011,15: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