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肖莉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各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我國大部分的設計企業中,成本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成本管理觀念滯后,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無法在企業成本核算中得以體現,降低成本的方式比較單一等問題。設計企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的生產型服務企業,主要是對生產建設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在全社會的推廣與應用起著引領的作用。本文將就我國設計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探尋設計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的有效對策,以期為設計企業的成本管理和發展創新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設計企業 成本管理 問題創新 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雖然最近有放緩的趨勢,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已經基本確定。全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頗受影響。2008年的金融危機風暴一直從美國刮到亞洲,我國很多地區的企業深受其害,廣東、浙江這兩個重災區的企業紛紛關門、老板卷款外逃。最近兩年,我國的設計企業又進入了行業的“寒冬”,國外的一些企業紛紛涌入參與競爭。面對現代商業環境經歷的巨大變化,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以顧客為導向、如何建立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等核心問題。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立足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法寶。作為我國央企的大的專業設計院,主要是為各項生產建設項目提供全過程的技術支持和管理服務,這些設計企業在有效提高投資效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節能減排的實施、保證工程質量的安全等方面身負重任,是生產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的角色。設計企業將各項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這對于推進我國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并對帶動相關產品或裝備的制造、相關材料的創新應用等方面起著積極的先導作用,是社會生產與建設的靈魂。目前,我國有部分設計企業尚處于“事轉企”的階段,很多制度尚未完善,在國際化市場中缺乏核心競爭能力,很多設計企業重技術、輕管理,重設計、輕成本管理的現象十分普遍。
一、設計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很多設計企業很早就做出了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實施,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理論水平的提升,設計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形勢與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在成本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和差距十分明顯。
(一)成本預算的編制缺乏彈性
很多設計企業由于殘存著的陳舊的成本管理思想,在進行成本預算編制時總是根據以往年度的經驗,在結合各項歷史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編制,這種成本預算缺乏彈性,不能及時幫助企業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例如:某設計企業下屬的利比亞站點于2011年面臨戰爭爆發的危機,站點工作人員全部撤回國內,而利比亞的大量設備也隨之丟失,這對企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但是,在進行成本預算編制時企業依據的主要是往年的歷史數據,并已經在年初上報,而對于這種出現的困難又無法及時向上級單位提供科學的、真實的數據,最終導致該設計企業當年的整體經營指標無法順利實現。
(二)成本預算執行不到位
有的設計企業雖然已經進行了科學的成本預算編制,也制定了相關政策與制度,但是,在成本預算的執行中,經常出現執行不到位的問題,特別是那些正處于“事轉企”的設計企業,“想當然”的思想使得管理者失去了對成本預算執行的監督。還有的設計企業在執行成本預算時缺乏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考評,無法為企業的經營過程提供指揮棒,更無法約束、激勵企業的相關責任人,這種盲目執行預算的思想為設計企業的成本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不強
長期以來,受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設計企業的很多員工認為成本管理就是企業財務部門和領導考慮的問題,與自己無關,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降低成本只是為領導下的“緊箍咒”,自己不用費腦筋去研究。這些錯誤的思想意識和觀念使得成本管理工作不能深入基層,成本預算根本無法實現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科學、有效編制,使得成本控制缺乏科學、準確、合理的數據支持。
(四)成本管理體系滯后,成本核算對象較為籠統
隨著外界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和來自同行業的競爭壓力,設計企業中原有的成本管理體系已經無法再適應現代化的、信息化的、科學化的管理要求。例如:有的設計企業發展歷史悠久,存在于設計企業中的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在企業中使用多年,積重難返。企業成本核算的對象很籠統,就算分部門核算了,但也沒有具體細分到項目核算,無法考核項目成本和利潤。
二、設計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與創新
(一)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責任制
設計企業必須在企業內部建立嚴格的、科學的、規范化的成本核算機制,這是全面提高設計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核心內容。設計企業可以在內部建立以全體工作人員為基礎的成本管理責任制,將企業的成本目標與各生產經營部門的業績考核和員工的獎懲機制掛鉤。例如:設計企業應將生產經營指標層層分解到各經營部門,部門再將成本指標層層分解到個人,并切實落到實處,在企業不同的環節中建立不同級別的控制,實現環環相扣、相互制約的責任制度,年底按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獎懲。
(二)樹立全新的現代成本管理理念
設計企業屬于點多面廣、機構復雜的科研型生產單位,有的設計企業的業務波及全國不同的大中型城市,甚至還有國外業務。因此,要想在設計企業中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就必須在企業內部樹立全新的現代成本管理的理念,形成全員、全流程的管理。例如: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不斷提高全員成本管理意識。設計企業自2012年9月“營改增”以后,企業上繳增值稅,相應的采購成本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以進項稅額來抵扣銷項稅額,降低企業的成本和稅負,雖然“營改增”已經好幾年了,但在企業中大部分的設計人員還根本不知道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對企業有何區別。除了要加強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外,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必不可少。領導要充分調動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不同分支單位對成本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財務部門也要積極地與生產部門進行溝通,努力實現降低成本、增加企業效益的目的。
(三)從注重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轉變
商業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必須從傳統成本管理轉向以顧客為導向、著眼于競爭優勢的戰略成本管理。傳統意義的成本管理主要關注成本核算,這遠遠不能滿足戰略成本管理的要求。企業必須由注重成本核算向注重成本控制轉變,并從成本的經營性控制向成本的規劃性控制轉變,以提高競爭優勢為終極目標。
(四)實現彈性成本預算編制
彈性預算編制方法是一項較為科學的管理方法,它能夠系統、全面、動態化的反應出設計企業未來的經營目標,并將企業的經營成果進行層層分解和細化。設計企業的彈性成本預算編制中將成本按照其性態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其中,固定成本的預算編制方法與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一致,而變動成本預算的編制主要是在作業成本法理論基礎上,對傳統的彈性預算方法進行了合理改造,形成了建立在成本動因分析基礎上的彈性預算編制方法,設計企業可以在作業成本法的支撐下將成本核算細化到按項目(合同)核算,這種方法的運用進一步增強了設計企業成本預算的準確性、完整性。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實施,設計企業對進一步完善、強化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為了進一步提升設計企業的創新能力,設計企業紛紛采用新技術,對人才進行培養,對成本管理等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因此,設計企業必須將技術進步與管理創新作為自身發展的指導思想,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特別是在成本管理方面不斷探尋新的經驗和創新點,為設計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張穎.淺談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2
[2]李冬敏,胡增會.勘察設計單位實施項目成本管理的意義和途徑[J].經營管者,2013
[3]賀云龍.當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國外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