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
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作為鏈接各類要素市場的重要紐帶,應積極構建資金鏈、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培育新的產業發展動能。
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成為發展新動能
科技創新是長期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但科技創新成為發展新動能必須要獲得金融支持。正如馬克思所言,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通過股份公司轉瞬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新的技術革命總是會激發金融體系推陳出新,涌現出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需要的金融創新,如新的金融制度、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等,引導資本、人才、土地等要素流入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領域。
在先前的技術革命進程中,股份制、上市公司、股票市場,引導資金、人才、科技等要素集聚,進入到鐵路、石油化工、電力、汽車等科技成果產業化領域,推動人類社會實現工業化。在當前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中,天使風投金融、科技型企業、創業板股票市場等科技金融創新,支持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興產業,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新一輪的技術革命與此前的技術革命具有顯著區別,就是實驗室研發條件和工業化生產條件越來越接近,即科技創新和工業化的界限日益模糊,一些重要的研發成果直接就能形成新的生產力。因此,當前的技術成果轉化具有顯著不同的兩大特征:一是技術成果轉化以發明人(團隊)創辦的科技型小微企業來實現產業化的第一步,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對產業化成果轉化至為關鍵;二是這些小微企業是擁有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輕資產”企業,難以用傳統的金融技術來評價、投資這些企業。因此,商業銀行應當構建新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加快把以信息、生物為核心的新技術成果轉化為發展新動能。
西安銀行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
設立專營機構,組建新的團隊,采用新的專項政策
商業銀行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在信貸審批機制、風險容忍政策、科技金融服務團隊、風險定價機制、考核與約束機制等方面賦予特殊安排,不僅有利于緩解信貸準入門檻高、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為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和差異化的金融服務,還有利于商業銀行以專營機構為支撐點,發揮連接各要素市場的紐帶作用,推動整合分散在社會各部門的資源,提高整體資源利用效率。
西安銀行堅持“打造絲路經濟帶科技金融引擎”的戰略定位,積極開展科技金融體制機制創新工作,一是推進事業部制改革,成立了小微金融專營部門,強化小微業務的專業化、集群化運作,構建“扁平化、批量化、流程化”的信貸工廠經營模式;二是在創新資源聚集的第9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西安高新區核心地帶設立科技專營支行,組建年輕化、專業化的服務團隊;三是建立分級授權授信制度,優化審批流程,大幅提高審批效率和專業性;四是制定科技信貸專項優惠政策,為廣大科技企業提供更為便捷的專業服務。
創新信貸風險管理新技術,服務小微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
科技企業發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即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特征不同,技術創新風險的差異使其對融資需求存在較大差異,所需要的資金規模、資金性質是動態演進的。商業銀行需要結合科技企業生命周期特征,一方面對科技企業創新鏈各個環節提供融資支持,幫助其實現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對科技企業產業鏈各個環節提供融資支持,幫助其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的協同耦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西安銀行推出了金融服務品牌“盈動力”,包括創易通、融易通和展易通三大核心產品系列,共計30多款特色產品,充分發揮金融工具協同效應,不斷完善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服務產品體系。其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大學生創業貸款、科技金融貸是服務科技企業的拳頭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合作創造共贏
科技金融由需求方、供給方、中介機構、政府和其他參與主體組成。需求方主要是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供應方主要是銀行、證券公司、風險投資公司;中介機構包括信用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各類交易中心;政府是科技金融系統的特殊主體,監管市場導向。只有堅持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合力推進的原則,充分調動市場積極性,加大資源的整合集成力度,才能更好地促進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效對接。
西安銀行發揮銀行融資機構和渠道信息的優勢,積極探索科技金融業務聯動模式,聯合政府、擔保、保險、證券、小貸、風投、投資公司等渠道資源,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收益共贏,構建科技金融生態圈,提升區域科技金融活力,為科技企業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貼心金融服務。
西安銀行的特色實踐
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興產業
陜西省科教優勢、文化優勢突出,大量的企業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部分企業還擁有國內知名、馳名商標,但因缺少不動產抵押、難覓信用擔保,普遍存在融資受限的現象。西安銀行通過創新擔保方式,發放了西北地區法人機構首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同時也是陜西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總量最大的金融機構,占全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總量的30%。通過金融資源激活專利資源,推進專利成果、科研機構、研發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推動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業、新業態。
大力開辦大學生創業貸款,助力莘莘學子圓夢青春
大學生是科技創業的生力軍。陜西高校云集,每年都有大批高校畢業生懷揣創業夢想,卻因缺乏啟動資金而無法施展。西安銀行專門開發了大學生創業貸款,采取政府增信、商業化運作的模式,把大學生引入到西安高新區、經開區等創新創業熱土,推動大學生創業和科技園區轉型升級緊密結合,從創業支持環境、產品銷售市場、金融服務等多方面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至今已支持大學生創辦的800多家企業,累計發放3.24億元,涉及節能環保、先進制造和現代醫療等領域,包括全國首筆支持3D打印科技貸款。
積極嘗試“投-貸”聯動,助推科技企業做強做大
科技金融貸是向符合產業政策且主導產品技術含量高的中小企業發放的專項貸款,通過建立風險共擔利益補償機制,創新科技金融服務,降低融資門檻,讓諸多中小科技企業切實受益,推動了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例如,習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校園云”等APP的開發和推廣,成立之初實收資本不足50萬元,是典型的“互聯網+”輕資產、高成長型企業。2014年西安銀行向其授信150萬元科技金融貸,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促使企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并在同年被高額溢價收購100%股權,股權收購作價8000萬元。
未來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服務的方向
每一次的技術革命,作為“金融之母”的商業銀行既向新興科技金融體系提供資金支持,把儲蓄資金轉化為科技金融投資,增強科技金融體系活力;又向科技金融體系提供交易結算清算等技術服務,保障新興科技金融體系穩定運行;此外,商業銀行還不斷派生出新興的科技金融機構,向科技金融體系輸送大量人才,不斷增強科技金融實力。商業銀行把儲蓄資金轉化科技金融投資,推動科技金融資金鏈條持續延長,支持高風險、高收益特性的技術創新轉化為新的產業,形成新的發展動能。
針對新一輪的科技金融創新,商業銀行還需要在三個方面作出重大變革,以更好地適應新技術革命的金融支持需要:一是設立天使金融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引導儲蓄基金轉化為天使風投資金,投資綜合素質高、有前景的發明人(團隊),形成面向人的投資的金融服務慣例,改變面向物的投資的傳統。二是開發科技型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管理技術,研發科技貸款產品,減少信用配給行為,讓更多科技型小微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三是大量培養復合型科技金融人才,形成一支懂產業技術、懂科技金融、懂小微企業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支撐天使金融投資服務、科技貸款風險管理、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等科技金融核心業務的快速發展。
(作者系西安銀行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