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琴
隨著中央“四個全面”重大戰略布局的提出,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的方針政策,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國家“走出去”、“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實施,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肩負著巨大的歷史重任。適應經濟新常態,抓住轉型發展新機遇,給我們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國有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明確專業化、差異化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全面加強從嚴管理,不斷提高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增強國有企業的影響力、活力和控制力做貢獻。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關系人心向背,關系企業發展的興衰,圍繞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培養選拔職業道德良好、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精核算的綜合型優秀管理人才,突出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擔當意識的培養,教育領導干部帶頭守紀律、講規矩,不觸碰底線,不逾越紅線,依法合規經營,選拔年輕干部,加強青年人才和后備干部隊伍的培養,優化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十分緊迫。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選拔培養年輕干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真查找當前選撥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存在的問題,深刻剖析原因,加大對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力度,明確選拔標準和要求,制定選拔程序和措施,落實管理目標和責任,為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選撥培養優秀年輕干部存在的問題
(一)選拔年輕干部的視野不寬,渠道不暢
閉關自守,畫地為牢是影響年輕干部培養選拔的主要障礙。過去在選拔干部上,習慣于在熟悉的人中選人,在領導身邊選人,在本單位、本系統選人,選人的范圍窄小,甚至有時覺得無人可選。
(二)用人觀念陳舊,缺乏膽識和氣魄
具體表現為:“不放心、不放手、不放寬”這三種心態。不放心,就是擔心年輕干部缺少經驗,怕一旦用人失誤,會造成影響和損失;不放手,就是不敢給年輕干部壓重擔,客觀上束縛了年輕干部的手腳,壓制了年輕干部創造性的發揮;不放寬,就是對年輕干部求全責備,同樣的缺點,對老同志往往就能原諒,而對年輕干部就要求的非常嚴,嚴格要求并沒有錯,但是給年輕干部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也使他們不敢放開手腳大膽闖、大膽試。
(三)備而不用,備用脫節
客觀上,由于受領導干部職數的限制,不能超編配備,該下的下不去,該上的也就上不來,關鍵是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還沒有形成。在主觀上,還是沒有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真正重視起來,后備是一回事,使用又是一回事,缺乏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四)培養選拔的制度不健全
培養選拔干部多采用計劃經濟時期的方法,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特別是職業經理人等現代管理思維普及的今天,我們的干部選拔培養制度還沒有完全符合實際需要。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觀念認識差異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我們傳統的一種論人標準。長期以來,許多領導干部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類似這樣的論人標準支配下看待和選拔干部的,認為年輕人“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用了年輕人總覺得不可靠,不放心,從而形成總也走不出去的心理上的“怪圈”。 論資排輩的思想在一些人看來是不可打破的傳統用人模式。一旦年輕干部被重用,往往流言蜚語隨之而來,甚至認為用人者沒按標準和原則辦事。于是,一些領導干部感到用年輕干部會招致許多麻煩,倒不如論資排輩用干部,四平八穩,年輕干部提拔不提拔任其自然。
(二)選人用人機制差異
當前,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尚處在探索階段,推出的職位有限,并大多是副職崗位,況且本身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干部競聘上崗,也僅局限于小范圍,且這些做法還留有較大的人為因素,年輕干部脫穎而出的氛圍尚未真正形成。群眾參與度不高。群眾在選人用人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拔權和監督權沒有得以履行和發揮。推薦后備干部面不寬,真正優秀的年輕干部沒有完全進入組織視野;考核范圍不廣,考核深度不夠,聽不到知情者的真知灼言。由少數人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的現象仍十分嚴重地存在著。
(三)個體素質上的差異
年輕干部素質上的差異。各企業對后備干部的培養比較重視,但普遍忽視了后備干部之外的年輕干部的培養,后備干部之外的年輕干部很多能力也比較強,素質比較高,只因為沒有進入后備干部序列,錯過被提撥和培養的機會;進入后備干部序列或者“少年得志”的年輕干部,因為較早獲得認可和表揚,缺少一些鍛煉,從而產生了一些驕傲自滿情緒,進而工作水平下降,工作態度消極,甚至出現倒退現象。
三、把握選拔干部的標準及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二十字標準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作為國有企業的一員,必須深刻理解“二十字”標準的內涵,準確把握選拔干部的標準和要求,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管理,按照中國交建“靠得住、能干事、在狀態、善合作”的標準建設領導班子隊伍,以增強能力為主線,著力提升領導干部戰略決策、改革改制、管理創新、資本營運和防范應對風險的能力;以改進作風為重點,著力弘揚講政治、重大局,講擔當、重奉獻,講實干,重實效,講廉潔、重自律的工作作風;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著力完善領導班子選配和考核激勵等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各級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要用廉潔的干部,要用有本事的干部,要用正派的干部,年輕干部都要到基層、到項目接受實際鍛煉,經歷工作磨練,參與實踐學習,積累管理經驗。
要堅持“四用四不用”的用人導向,即:重用思想解放、勇于創新的干部,不用不思進取、不干實事的干部;重用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干部,不用不敢負責、不敢碰硬的干部;重用扎根基層、埋頭苦干的干部,不用沉迷做秀、熱衷逢迎的干部;重用具有全球化視野、積極“走出去”的好干部,不用固步自封、抱殘守缺的干部。
選好用對干部,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徹到干部隊伍建設之中,把“三嚴三實”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標準、教育培養干部的重要內容、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監督管理干部的重要要求。
四、明確選拔干部的原則及程序
培養選拔干部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就是要嚴格落實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拓寬干部培養鍛煉渠道,完善多領域、多層次、多崗位培養鍛煉干部的方法,健全來自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的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鏈,把年輕的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有計劃的開展競爭上崗工作,實行賽場選優,實現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民主、公開、競爭、擇優選拔干部的目標。要建立常態化的選拔工作機制,注重從工作作風和一貫表現上識別干部,重點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實施細則,明確組織人事和黨群部門對干部管理的職責,強化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建立后備干部動態管理臺賬,建設梯隊化、層級化和專業化的后備人才庫,加強對重點人員的關注和培養,每年年度工作會暨職代會、年中生產工作會期間,定期組織開展民主測評活動,及時掌握年輕后備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工作狀況,加強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組織策劃覆蓋中層干部的領導力培訓課程,適時開展與兄弟單位、相鄰標段的對標學習,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
要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中層干部管理辦法,細化管理流程和要求,推進干部交流,著力構建有序流動的干部交流格局,實現干部交流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遵照執行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落實增強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強化考核評價結果的合理利用,使年輕干部能夠充分理解作為管理人員的職責和義務,形成積極進取、綜合提升、自我約束、勇于奉獻和擔當的良好氛圍。
五、強化培養教育動態跟蹤管理
在“五商中交”戰略引領下,要著眼企業的轉型升級、長遠發展,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堅持選拔培養年輕干部的標準,堅持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堅持注重基層、注重實踐的導向,注重從一線、從基層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不斷優化結構,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敢于壓擔子,力爭在多崗位進行培養和鍛煉,使年輕干部都有基層工作的經歷和經驗,增強用世界眼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審視謀劃企業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建設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高素質領導人員隊伍。
要持續加強對干部的管理、培養和教育工作。嚴格教育培訓、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管理監督,立明規則、正風肅紀,把從嚴管理貫徹到領導班子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加大干部問責力度,著力解決領導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能力素質不高、精神狀態不振、工作落實不力、擔當意識不強、“四風”整改不實等問題,解決內部不團結、內耗嚴重、軟弱渙散的問題,解決干部管理不嚴、責任心不強、工作效率和質量不高的問題,以績效考核為基礎,形成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常態化,形成能者上、庸者讓、劣者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好機制,增強干部隊伍的活力。
要深刻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對領導班子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把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遵循從嚴治黨規律、領導班子建設規律和領導人員成長規律,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制度體系,增強制度執行力,全面提高領導班子建設科學化水平。
六、重視人才隊伍組織體系建設
我們要深刻理解企業提出的六個“牢記”,即:一要牢記企業盈利是目的,經營效益是生命,市場導向是根本,不講效益,不懂需求,不看趨勢,無視規則,就必敗無疑;二要牢記,誠實守信是底線,依法合規是紅線,經營管理、做人做事都要重德守法,實在亮堂;三要牢記,學習是竟爭力,創新是內動力,因循守舊、經驗主義都是死路;四要牢記,包容是改革需要,整合是必然趨勢,大局利益大于一切,消除文化梗阻才能減少內部消耗,協同作戰才有共同出路;五要牢記,實干是興企之本,求真務實、腳踏實地才能干出成績,形式主義、弄虛作假、敷衍塞責、不求實效只能貽害個人,貽害企業;六要牢記,人本是核心,人才是關鍵,要想方設法改善環境,提高待遇,創造機會,讓員工工作體面,生活幸福,事業出彩。
每個管理干部都要積極主動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責任意識、團隊意識和廉潔意識,起好模范帶頭作用,切實做到:靠得住、能干事、在狀態、善合作、敢擔當。企業要結合實際,堅持“六個牢記”,強化人才隊伍組織體系建設,加強干部追責問責力度,加強日常管理與監督,不斷完善民主推薦、民主評議、選拔任用、考核激勵、調整交流、追責問責、退出機制等配套制度,逐步引入競爭性人才選拔機制,選好、管好、用好干部。
只有堅持人才強企戰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核心能力支持,按照“補急需、調結構、提質量、激活力”的總體要求,著力解決好人力資源結構狀況與轉型升級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人力資源總量與生產經營規模不匹配的問題,以高素質優秀經營管理人才、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才能更好的為“做強做優”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