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冰玉
“轉作風、重品行、做表率”不僅是對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的要求,而且是對各級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工作作風的要求。開展“轉作風、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對于加強我們黨的自身建設,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對于順應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新期待,樹立黨的新形象,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一、作風是處事之基
作風是一個人素質、品格和修養的具體表現,決定一個人的作為,成就一個人的事業。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主題,是黨在各個時期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法寶。從1942年的延安整風運動、1999年的(“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三講”教育活動到2005年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無一不糾正了各種不良作風和現象,進一步實現黨在思想上、組織上的高度一致。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面對物欲橫流的物質利益,一些人的思想開始發生了變化,把物質當作了人生的唯一追求和愛好。究其根本,是我們對待金錢、名利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是我們勤儉樸素、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發生了變化!在當今社會,人們總會受到許多誘惑,面對金錢,面對名利,有人迷失了自己,忘了最初的目標及位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恰如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浪潮中,經受靈魂的檢驗和洗禮,回歸一個共產黨員的本源要求!
轉作風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為解決作風問題提出了基本遵循。轉變作風,我們要時刻以黨員的最高標準規范言行舉止,保證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體現黨員先進性,能夠滿足群眾的期望和需要;轉變作風,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通過每一天的積累,將群眾路線融入到工作、生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去;轉變作風,我們要不斷揚清激濁,勇敢和社會丑惡現象做斗爭,主動與社會不良習氣保持距離。只要每個黨員干部都能從自己做起,認真轉變作風,整個社會風氣將會煥然一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也就真正取得了實效!
二、品行是立身之本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說明良好的個人修養是成就事業的前提。
重品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共產黨人修身立德的價值目標。“平民英雄”吳斌被“從天而降”的一塊金屬片穿透擋風玻璃后砸中腹部,劇痛中的他用職業、標準和幾近完美的動作,挽救了24名乘客,保證了后車平安。他關鍵時刻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一種堅毅和一種社會責任感。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顆高尚的心!億元巨貪魏鵬遠被有關部門帶走時,執法人員調去16臺點鈔機清點其家中現金,當場燒壞了4臺。座座百元大鈔堆積的大山,張張來自百姓的口袋。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顆貪婪的心!
事實已經表明,一些黨員干部蛻化變質,一步步陷入違法亂紀的泥坑,往往都是從道德情操滑坡開始起步的。品行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素質修養,更關系到人民福祉、事業興衰。當然,品行不是建立在職位、權力的基礎之上,而是在德育的教化和熏陶、法紀的制約和束縛、工作的砥礪和打磨中逐步形成的。
重品行,需要我們“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以平常之心對“名”,以淡泊之心對“位”,以知足之心對“利”,以敬畏之心對“權”,切實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重品行,需要我們“一日三省吾身”,把個人的興趣、愛好、欲望,都嚴格控制在時代的道德范圍之中,自覺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樹立起共產黨人高尚的從政品格,才會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三、表率是成事之道
古語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電視連續劇《亮劍》,把一支部隊精神的形成,歸結為這支部隊首長的性格。正因為李云龍有愛憎分明,不怕犧牲,沖鋒在前的亮劍精神,他所帶領的部隊成為了一支敢打敢拼,所向無敵的精銳。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隊伍發揮帶頭和表率作用,往往會成為一種精神、一種風氣、一種凝聚力和號召力。在汶川抗震救災中,溫家寶總理身先士卒,冒著生命危險,在地震后兩小時就趕到了地震災區指揮抗震救災,在受客觀條件影響救災進程時甚至提出把自己空投到救災一線的要求。他的一言一行,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穩定了人心,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在那次抗震救災中,中國政府的快速反應與強烈的人文關懷;中國軍隊的不怕疲勞、不怕犧牲的英雄主義氣概;中國人民的萬眾一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友愛精神,使外國媒體普遍認為“所有中國人都站在了黨的身邊”,“中國人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表率,說到底就是發揮帶頭模范作用,把周圍的干部和群眾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每一個黨員都是楷模、都是表率,這樣黨員才成為令人景仰的對象,才能吸引優秀人才同黨一道前進,為共同的事業而努力。
“轉作風、重品行、作表率”,不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一種忘我的境界,一種無私的品格,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一種奉獻。只有長期堅持下去,才能在人民群眾中重新樹立起共產黨員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