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娜,陳媛玲,鄧穎慧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曲靖655000)
?
“雙證”培養與技能大賽模式下的藥學專業綜合實訓改革研究
蘇麗娜,陳媛玲,鄧穎慧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保障下,基于藥學相關國家職業工種考試標準與要求及云南省中藥傳統技能大賽、云南省高等學校學生藥學職業技能大賽評分標準,以任務驅動形式,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實施,改革藥學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內容及評分標準,以提高學生崗位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
關鍵詞:綜合實訓;技能大賽;藥學專業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推進職業學校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相銜接”。因此,高職高專實行“雙證書”制度是提高畢業生職業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實現職業教育與勞動就業對接的重要舉措。實行“雙證書”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是將國家職業標準內容納入課程體系,而職業技能競賽是依據國家職業標準,結合生產與工作實際開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有組織的群眾性競賽活動。技能大賽體現了行業內最新技術發展趨勢與企業對畢業生的最新要求,是促進職業教育與生產實際無縫對接的有效途徑之一[1]。因此,技能大賽應與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技術革新和生產工作緊密結合。傳統高職高專藥學實訓主要按各科目開設基于簡單操作的驗證性實驗,課程間銜接、融合不夠,不能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新性,達不到崗位對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本項目基于藥物制劑工、中藥固體制劑工、藥物檢驗工、中藥檢驗工、醫藥商品購銷員、醫藥商品儲運員等藥學相關國家職業工種考試標準與要求,以及云南省中藥傳統技能大賽、云南省高等學校學生藥學職業技能大賽評分標準,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通過典型工作任務的實施,改革藥學綜合實訓項目內容及評分標準,以提高學生崗位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
1.1“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雙師型”教師不是教師與工程師的簡單疊加,也不是通過考試擁有兩個資格證書的教師,其實質應該是能夠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技能等有機融合,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有效傳授給學生的合格教師[2]。目前我校專兼職教師比例為1.5∶1,教師在職培訓、進修、見習、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率達到100%,碩、博士學歷教師比例達到80%,主持省級以上課題項目教師比例達70%,職業資格證書獲得率為100%,包括國家執業藥師、西藥劑師、中藥劑師、藥物制劑工、藥物檢測工及醫藥商品購銷員資格證書。一支高起點、高素質、高水平、具有“雙師”素質、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隊伍已建立。
1.2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在校內建立各專業“理論實踐一體化”實驗室,建立GSP模擬藥房、GMP實訓基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醫院、社會藥房、醫院制劑室、藥廠等實地情景通過視頻傳輸到學校教室。加強院校合作,注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帶薪實習、頂崗實習,確保實習崗位與專業面向的職業崗位群完全一致,實現學生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實踐與職業崗位工作無縫對接。在校內設立藥物制劑工、藥物檢測工和醫藥商品購銷員職業資格鑒定站,方便學生考試。
1.3基礎技能培訓
我校從2011年開始開展藥物分析技能培訓、藥物制劑技能培訓、生藥鑒別技能培訓、醫院藥學技能培訓及藥品營銷技能培訓,已編寫相應的培訓大綱、教材及考核標準。
2.1實訓教學考核內容
為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工作經驗、崗位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結合藥物制劑工、藥物檢測工、醫藥商品購銷員等職業資格考試及云南省乃至全國藥學技能大賽,本項目圍繞藥物生產、流通、銷售及使用過程整合實訓考核內容(見圖1)。云南省被稱為“植物王國”,學生畢業后就業的藥廠以中藥、中成藥生產為主,故綜合實訓以板藍根為主要藥材,結合實際工作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確定實訓內容(見圖2)。參考《中國藥典》(2015年版),要求學生通過鑒定板藍根藥材,在制備板藍根顆粒的基礎上,查閱相關文獻,制備板藍根片劑,然后開展問病薦藥、藥品銷售模擬服務。
2.2實訓考核方案
針對高職高專藥學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就業導向原則,目前我校藥學專業已形成了“2+1”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校學習兩年、企業頂崗實習一年,形成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訓室一體化、技能與素質培養一體化、頂崗實習與就業一體化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本綜合實訓項目安排在大二第二學期15—17周。考核前,相關教師將實訓操作指導、報告及考核標準發給每位學生,要求學生明確考核要求、方式,提前查閱藥典和相關文獻,明確操作步驟及要點。考核時,以5個學生為一小組,按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流水線操作,監考教師按實訓操作考核標準,當場評判給出成績。

圖1 綜合實訓整合流程圖

圖2 藥學綜合實訓內容
2.3實訓考核標準
結合2015年云南省中藥傳統技能大賽、云南省高等學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評分標準,以及藥物制劑工、藥物檢測工、醫藥商品購銷員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標準和GMP認證、GSP認證相關內容,制定實訓操作考核標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板藍根藥材的鑒定檢查(見表1);按照實驗指導處方要求完成板藍根顆粒的制備檢查(見表2);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設計板藍根片劑的制備方法并進行相關檢查(見表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板藍根的功效及臨床應用設計問病薦藥情景,在校內GSP模擬藥房現場模擬操作(見表4)。上述4個考核模塊成績各占25%,滿分為100分。

表1 板藍根藥材鑒定考核標準(25%)

表2 板藍根顆粒制備考核標準(25%)

表3 板藍根片劑制備考核標準[3](25%)
為了掌握藥學綜合實訓改革實效,我們對2013級學生(參加基礎實訓考核和綜合實訓考核)和2011級學生(僅參加基礎實訓考核)展開調查。發放調查表419份,收回419份,全部有效,同時抽取10%的問卷復核。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數據庫,通過雙重錄入進行校驗。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α= 0.05為檢驗水準。調查發現,2013級學生認為綜合實訓考核培訓有助于提高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實驗操作技能、職業道德水平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助于提高團隊協作、溝通交流、語言表達、自主思考、隨機應變、自我管理、繼續學習能力以及職業發展能力(見表5)。

表4 問病薦藥考核標準(25%)

表5 2011級與2013級學生對實訓考核的評價比較[n(%)]
參考文獻:
[1]李強林,劉妙麗,黃方千,等.基于技能大賽平臺實現生、校、企三方共贏[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23):11-14.
[2]王春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構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2(30):254-255.
[3]卑占宇,谷存國,郭留城.基于校內實訓基地的藥物制劑技術實訓考核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7):93-94.
基金項目:2014年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能力導向的高職高專藥學專業‘雙證’培養教育教學研究”(GZYB201440)
中圖分類號:G4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5-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