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樣,田 莉*,李德釗
(1.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株洲421012;2.株洲市中心醫院,湖南株洲421012)
?
病例導入式教學在高職高專理療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劉樣1,田莉1*,李德釗2
(1.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株洲421012;2.株洲市中心醫院,湖南株洲421012)
摘要:目的探討病例導入式教學在理療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我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2012級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按傳統教學法授課,觀察組采取病例導入式教學法,通過問卷調查及理論考試進行教學效果評價。結果觀察組的理論考試成績及病例分析正確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對病例導入式教學的評價明顯高于對傳統教學的評價(P<0.05或P<0.01)。結論在高職高專理療技術教學中應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理療技術;病例導入式教學法;高職高專
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當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求,以病例作為切入點,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思維能力,使學生對病例產生興趣并帶著問題進入新內容的學習中,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達到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1]。理療技術又稱理療學,是指應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體,以提高健康水平,預防和治療疾病,恢復和改善身體功能結構、活動及參與能力,達到康復目的的治療方法。理療技術是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康復專業人才在從事康復工作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在康復治療技術人才的培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理療技術理論性強,原理深奧,涉及了物理、生物、化學等知識點,內容繁雜枯燥,要求掌握各種理療方法的操作原理及注意事項[2],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為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在高職康復治療專業理療技術中選用臨床常用的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中頻電療法中的干擾電療法、高頻電療法中的超短波療法、傳導熱療法中的蠟療法、超聲波療法,采用病例導入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2012級康復治療專業2個班的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2人,對照組50人。兩組學生年齡、性別、教育背景、基礎理論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1.2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均使用由林成杰主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治療技術》教材,授課教師相同。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授課。由于病例導入式教學所需的時間較多,為更好地安排教學時間,對于觀察組,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為臨床康復治療專業中較常用的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中頻電療法中的干擾電療法、高頻電療法中的超短波療法、傳導熱療法中的蠟療法、超聲波療法,進行病例導入式教學,其他內容觀察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授課。現以傳導熱療法中的蠟療法為例,將病例導入式教學設計介紹如下。
1.2.1設計病例(1)選擇合適的病例:選擇的教學病例應服務于教學目標,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加深的原則進行。(2)病例資料出處:病例資料可以來源于醫院的真實病例,也可以是網絡或是參考書上的以及自行編撰的符合要求的病例。(3)病例呈現方式:病例呈現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圖片、聲音、視頻、文字等,根據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形式。
1.2.2設計問題(1)體現教學重點及難點:針對教學重點及難點提出問題,學生如果能在學習過程中把握好重點及難點知識,對整體學習內容的理解會更深刻。(2)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問題難易程度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太過簡單的問題無法啟發思維,太難的問題則會使學生望而卻步。
1.2.3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通過播放視頻引出本節的學習內容。視頻的內容為一名年輕男子騎車不慎摔倒,致右肱骨干骨折,遂到當地醫院行內固定手術,術后一個月,肘關節不能伸直,且手臂有手術疤痕。(2)蠟療法概述:用18分鐘的時間講解傳導熱療法的定義、分類及傳導熱療法中最常用的蠟療的定義和作用。(3)展示問題及解決問題:給出根據教學重點、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求學生討論后回答。①對患者進行分析,患者手臂有手術疤痕,結合以往學習的理療方法,可以用哪些理療方法來軟化疤痕?繼而引出本次課所講的內容;②根據患者情況,蠟療應在手法操作前還是操作后進行?根據問題講解蠟療的原理;③根據原理對蠟療的治療作用進行總結;④講解不同的治療部位所用的不同蠟療法;⑤瘢痕有很多種,是不是所有的瘢痕都可以用進行蠟療?講解蠟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⑥蠟療操作的注意事項。(4)課堂小結:基于病例的問題都解決后,以教師提問、抽取學生或是學生集體回答的方式來總結本次課的重要知識點,如蠟療的作用、適應證和禁忌證、操作注意事項等,使知識系統化。
1.3評價
學期結束后采用理論考試的方式進行效果評價,并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學習興趣、病案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專業知識獲取能力6個方面進行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各項目均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描述統計和t檢驗分析。
2.1理論考試結果
結果顯示,理論成績、病例分析正確率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問卷調查結果
向觀察組發放調查問卷52份,回收有效問卷5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病例導入式教學后,學習興趣、病案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專業知識獲取能力均較運用傳統教學法時高(P<0.05),見表3。這說明病例導入式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病案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專業知識獲取能力。
3.1病例導入式教學在理療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效果
理療技術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掌握臨床常用各種理療方法的操作技術、注意事項、適應證、禁忌證等,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病例導入式教學中,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學習,通過查閱資料及相關文獻、討論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了學生專業知識的獲取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文獻報道相符[3]。將病例導入課堂,結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病例,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間相互配合,使學生團隊意識進一步加強[4],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問題的設計,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2實施病例導入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3.2.1教學實施過程難度較大病例導入式教學的開展需要學生主動積極地配合,成績較好的學生能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參與教學各個環節,其成績提高較快,但也有少部分學生積極性較低,不能配合教師完成作業,不愿融入教學過程中去,成績提高相對較慢,且病例導入式教學的開展需要占用較多的時間,開展教學的難度較大。
3.2.2學生學習壓力較大病例導入式教學需要學生花費時間去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由于學生的基礎薄弱,自學能力稍差,大部分學生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因此,學生覺得病例導入式教學使學習負擔加重,壓力較大。
3.2.3教師工作負擔增加病例導入式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這就使教師工作壓力增大,上課前要去查找資料,尋找合適的典型病例資料,設計合理的問題,并且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這要求教師不僅理論知識扎實,而且臨床實踐經驗豐富。在實施病例導入式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療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發展較快的學科,臨床理療設備和理療技術更新較快,要求學生對每種理療作用原理非常熟悉,能獨立完成病例的理療儀器操作,真正實現專業理論與實踐的對接[5],從而在將來理療設備不斷更新的情況下能更好地適應[6]。將病例導入式教學應用到理療技術教學中,有利于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及溝通能力,達到鞏固和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獲取能力的目的。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性別 運動學基礎成績(分)人數 生理學成績(分)男(人)年齡(歲)女(人)P觀察組對照組52 50 12 9 40 41 19.25±2.03 20.21±2.65 84.64±2.06 85.08±2.23 87.56±3.45 88.35±2.66>0.05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及病例分析正確率的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及病例分析正確率的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人數50 52理論成績79.52±4.55 87.10±5.61 P P <0.05病例分析正確率(%)75.3 86.5<0.05

表3 觀察組對不同教學方法的評價[n(%),人]
參考文獻:
[1]楊潔,孫楊.高校經濟管理專業案例教學方式[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4):72-74.
[2]林成杰.物理治療技術[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3]曾艷,王秀玲.案例教學法在精神科護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9):420-421.
[4]劉華,張通.案例教學法在臨床康復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9):897-898.
[5]詹玉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理療學帶教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5):111.
[6]王磊,王尊.康復治療學專業中理療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雜志,2010(11):114.
(*通訊作者:田莉)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HNJG-2013-633)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4-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