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強
【摘 要】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因此低碳經濟的理念被樹立起來,并開始運用到我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將低碳經濟的觀念運用到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中,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通過簡要介紹目前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及問題,進而提出了低碳經濟背景下,促進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農村;農民;土地資源;低碳經濟
引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人們開始提出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時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低碳經濟的主要內涵是指:通過對新能源的開發、資源利用技術的提高等手段減少對高碳能源的消耗,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在次前提和基礎下,確保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農村土地資源屬于稀缺資源,以低碳經濟的理念促進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一、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現狀及問題
(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我國農村人口的數量比較多,但是農村土地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隨著近幾年的調查和研究發現,目前農村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于農村土地資源來講,主要是用來種植農作物,隨著種植農作物的時間增加,土地的肥沃程度也在逐漸降低。但是,很多農民為了保證自己的收入,不允許土地進行休養生息,而是持續地進行農作物的種植,從而導致農作物的產量下降,土地資源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壞;第二,農村土地資源在一段時間內的總量是穩定的,不會有顯著的增加;但是,農村的人口卻可以增多這樣平均每個農民獲得的土地面積就會減少。這樣,當土地重新劃分的時候總會引起農民與村組織之間的矛盾,從而打擊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人地矛盾。
(二)其他用地需求量變大,土地資源更加稀少
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民的收入,不斷擴大農民的收入來源途徑,我國開始在農村進行城鎮化建設,使得一些農村人口可以轉變為城鎮人口。但是,在農村進行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有可能征用農村的耕地作為建筑用地和工業用地,土地的需求量變大,使得農村土地資源更加稀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隨著農村土地資源的不斷被開發和利用,目前農村生產力的逐漸平穩,土地資源的種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對于農民來講,農村土地資源帶來的收益是有限的。由于農村土地資源的其他用途比種植普通農作物帶來的收益更高,所以很多農民愿意將土地的使用權進行轉讓;第二,一些農村為了更好地帶動當地經濟增長,會采用招商引資、建廠或者是挖礦等途徑,占用一部分農村土地資源或者出租給他人。這樣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帶動當地的經濟增長,但是也使得農村土地資源更加稀少,所以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長久之計。
(三)土地污染比較嚴重
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加上缺少對工廠周圍環境的保護,對于農村土地資源的污染比較嚴重;同時一些生活污染物的隨意排放,對土地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從而使得可利用的農村土地資源變得更加稀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很多農村為了更好地追求經濟的增長,為農民帶來高收入,開始在農村土地資源附近修建工廠,但是這些工廠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沒有對排放的污染物進行相應的處理。從而使得土地被大量的工廠污染物污染和破壞,使得可利用的土地資源變得更加稀少;第二,農村生活垃圾的隨意排放,在生活垃圾中也會存在很多化學物品,對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的損壞,例如:一些含磷量比較高的洗衣粉、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等等,都會對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的影響。從而使得土地資源遭到污染和破壞,無法發揮其正常作用。
二、低碳經濟背景下農村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論述可知,目前我國農村土地資源在開發和利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人地矛盾更加激烈,從而最終會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對農村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需要樹立低碳經濟的理念,在低碳經濟的指導思想想,合理地對農村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一)提高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生產意識
在農村進行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要始終以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生產的意識為指導,提高農民和農村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為此可以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不斷推廣和提倡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生產的概念和內涵,使得人們充分認識到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幫助和鼓勵農民向著低碳農業和低碳經濟生產的方向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土地資源的利用,而且能夠更好地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第二,在提倡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農民的利益,不能為了達到低碳經濟和低碳農業生產的目的,就過分損壞農民的利益;第三,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發展低碳經濟促進土地資源的利用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目標,所以要注意按部就班地來,逐步地將傳統農業向低碳農業方向引導。
(二)確保發展低碳經濟和土地資源利用的技術
為了更好地發展低碳經濟,同時促進低碳農業生產的發展,從而實現對農村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必須要進一步研究與低碳經濟和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相關技術,為此可以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發展生態農業,盡量提高生態農業圈中各個環節資源的可利用率,生態農業是一個整體環節,相關的技術能夠使得各個環節緊密相關,確保前一個環節的資源能夠為下一個環節提供能源輸入,并且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同時可以產生一些促進作用的自調節功能,確保生態農業圈能夠穩定健康地發展;第二,提倡多種作物的混合種植生產模式,在傳統的農業中,農民往往會根據當地的氣候選擇農作物進行種植,但是農村土地資源和農作物的生產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可以鼓勵農民在種植傳統農作物的同時,選擇種植一些其他的蔬菜或者藥材等,不僅可以幫助土地恢復肥沃程度,而且還可以保證農民的收入,更好地提高土地的開發和利用效率。
(三)明確農村土地資源的發展方向
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低碳經濟背景下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根據當地農業生產自身的特點,明確農村土地資源的發展方向,打造當地農業生產和土地利用的特色,從而能夠發揮農村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優勢,帶動當地低碳經濟的發展;第二,要對農村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明確的規劃和布局,在進行開發和利用之前需要有明確的計劃,從而能夠更好地指導農村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向。
三、小結
雖然目前我國很多農村人口開始向著城市化或者城鎮化的方向遷移,但是我國的農民人口依然非常眾多,農村土地資源依然非常匱乏。在這一前提下,促進我國農業土地資源按照低碳經濟模式進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通過簡要分析目前我國農村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低碳經濟模式下,促進農村土地資源再利用的相關策略。相信,隨著低碳經濟在我國的不斷深入發展,能夠更好地解決我國土地資源的匱乏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江龍,曲福田,陳雯.農地非農化效率的空間差異及其對土地利用政策調整的啟示[J].管理世界,2004(8):37-42.
[2]張安錄.城鄉生態經濟交錯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管理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1999.
[3]Yan S U N.基于細碎化的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以江西分宜縣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10,25(5):80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