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智 王居芳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把水利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管理上來以后,水利工程基本上實現了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化,以及從適應計劃經濟到適應市揚經濟的轉化,初步建立了實現這兩個“轉化”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和現代化。本文針對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水利;管理;問題;方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但是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有些問題已成為該鎮水利事業發展的瓶頸性制約因素,筆者認為,加強該鎮水利丁程管理已迫在眉睫,在此筆者通過兩個部分進行研究探討,提出淺略看法。
1.水利工程管理現狀
縣級水利工程在“加強工程管理,講究經濟效益”的水利方針指引下,從改革人手,注重狠抓小型以上水庫的工程管理工作,促進各項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注意挖掘現有水利工程的內在潛力,狠抓管理,著重實效,已成為縣級水管工作的重點。目前縣級小型以上水庫基本上做到了“十有”,即有管理機構、有專管人員、有管理住房、有簡易公路、有照明和通迅線路、有財務管理制度、有綜合經營計劃、有民主管水制度、有魚種培育池、有工程檔案。在經營管理方面實行產權制度改革,采取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的方式,在水字上作文章,大力實施水面立體開發,逐步形成了以發展加工業,開拓旅游業的立體養殖模式,努力實現“一座水庫一庫魚、一群雞鴨、一欄豬、一片林”的構想。
2.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工程老化失修,病險隱患多
水利工程中有不少標準偏低,工程質量差,不能滿足防洪興利需要。縣級水利工程大多興建于60、70年代,標準均偏低,施工質量差,加之工程已運行了3O~4O年,隨著運行期的增長,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現老化和損壞,形成病險或隱患工程。如水庫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現滲漏、軟基、涵管斷裂、堵塞及白蟻危害現象,這些病險水庫有的需降低水位運行,嚴重影響了其效益的發揮;有的帶病運行,這樣勢必對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構成嚴重威脅,一旦失事,將會造成慘重損失。一些堤防工程存在著堤頂高程偏低、堤身斷面單薄、土質差、堤身堤基滲漏嚴重等問題,加之防汛備料不足,致使洪水期間不少堤段將產生管涌等滲透破壞,甚至有潰堤的危險
2.2資金投人不足,重建輕管,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缺乏維修資金,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特別是不少病險工程沒能得到及時除險加固,工程效益銳減。
2.3機械設備流失,老化現象嚴重。由于缺乏管理,使原有的機械設備有的流失,有的已經老化,還有些零部件已經損壞,無人修理,帶病運行。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排澇站、電灌站平時無人管理,導致變壓器、輸電線路等被盜,加之設備缺乏必要的維修,每到防汛抗旱季節,機器不能運轉或帶病運行,制約了工農業的發展。
2.4工程管理體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一些水利工程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素質較低,造成了在執法過程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一些小型水庫管理人員廣文化水平低,更換頻繁,缺乏水庫的管理經驗,造成工程管理不善,財務管理混亂。更有一些水庫無管理機構,無專管人員,造成水利工程毀損嚴重,亂扒、亂挖現象時有發生。
3.對于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與建議
3.1 進一步提高對水利基礎地位的認識,切實加強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刻理解水利工程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要把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作為振興農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推進脫貧致富的大事來抓,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扎實抓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推進水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3.2 多方籌措資金,搞好水利工程維修養護
為提高水利工程、提水能力,使其發揮正常的綜臺效益,必須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水利工程設施整治 一是積極爭取國家和I 級投資;二是各級財政安排一定資金;是按照“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由受益單位和受益群眾籌集部分資金;四是實施產權改革收取部分資金。
3.3機械設備老化現象嚴重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對于機械設備的保養、維護要加強,定期給機械設備做好維修,而且對于那些已經老化或是即將老化的機械設備、零部件要做好即時的更換,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絕不容許有帶病運行的設備。
3.4理順管理體制,實施有效管理
根據自治區、市縣《關于水利工程管琿體制改革實施意見》要求,建立權責明確、關系協調、人員精干、結構合理、辦事高效、行為規范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并按照縣里水利工程編制, 配備專管人員,杜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員“不落實、無人管”的現象。同時,深化水管單位內部改革,實行事企分開,管養分離,工效掛鉤,減員增效,全員勞動合同制。強化對工程管理的認識,切實加強工程管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因此,認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求各管理單位首先必須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做到有管理房屋、有辦公設備、有規章制度、有經濟實體和相對穩定的管理人員;其次加強財務的監管工作,管理單位必須有財務自主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同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對財務管理進行審計,對不當,違反財經紀律連年虧損的水管單位負責人給予清退。此外,按照柳州市政府關于水利工程管理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全縣水利工程規劃建沒、維護、供水、使用權轉讓等工作,實行全面有效行業管理,使水利工程管理正規化、專業化,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
4.結語
認真學習水法規,進一步落實工程管理措施。使縣水利工作在水法規的正確指引下,廣泛開展水利工程安全鑒定、大壩注冊登記、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項目社會經濟評價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規范化,確保工程安全運行,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