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國貨
現象
作為第一個將無人機應用在商業領域的企業,如今,它占據著全球70%的市場份額,客戶遍布100多個國家,估值高達80億美元。
崛起
動力
大疆依靠“創新”二字訣,通過技術、營銷思路、產品體驗的多方聯動,準確把握市場升級機會,讓無人機走下神壇。
提到大疆創新,或許有人還會有些陌生。但提到美國特勤局調查無人機闖入白宮事件,汪峰無人機求婚章子怡的頭條,猴年春晚多組裝有LED燈的無人機群驚艷亮相時,肯定都有所了解。這些事件中的主角,就是大疆無人機。
僅僅十年的時間,創辦于深圳的大疆已經占領了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的市場份額,以30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額成為該行業的領航者。這個團隊擯棄了中國企業的傳統標簽——價格戰、網點密鋪、海量出貨,專注產品,最終重新定義了“中國制造”。
大疆的成功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通過足夠的技術創新建立起了技術壁壘;二是,找準了市場的缺口,并快速切入。
技術方面,以GPS定位系統為例,作為支撐無人機安全飛行的關鍵技術,擁有這項技術的企業寥寥無幾,大疆就是其中之一。
此前,幾款Phantom無人機都不能在室內飛行,因為設備只能通過GPS定位其位置控制平穩飛行,傳統的GPS有一定的使用障礙。但大疆精靈3增加了室內定位系統這項技術,使飛行器能夠在室內平穩飛行。前段時間,新華網組建了國內首個無人機報道團隊,如果記者遇到突發情況需要報道,大疆精靈系列可以實現實時上傳信息,這將在新聞報道中發揮非常搶眼的作用。
再看飛行器的自動化程度。雖然總體技術水平跟軍用級別還有所差距,但對于其所針對的用戶群和所實現的低成本,已經是做到極致了。
以Phantom 4的遙控和圖傳系統為例,它能夠提供最大5千米的有效控制/圖傳距離。高清分辨率的圖傳畫面能為用戶提供優異的飛行體驗,增強用戶操作時的信心。而同級別的其他品牌產品,在控制距離上與其有很大差距。
其實在最開始,零度智控與大疆分食著國內的航模級別飛控市場,兩者都試圖往更專業的方向發展。但專業市場規模太小和條塊分割嚴重,利潤十分微薄。
這個時候,大疆做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營銷選擇:以出口為主,并且在國外航模論壇投放大量試用贈品給著名用戶。而同時代的其他競爭對手,要么過于專業、昂貴,要么不能穩定供貨,個人用戶體驗遠遜于大疆。這造就了大疆在國外市場優秀的品牌形象和很高的市場占有率,在航模飛控市場中取得了早期蘋果電腦的地位。
隨后GoPro運動攝像機風靡全球,人們開始天馬行空地把GoPro綁在帆船的桅桿上、自行車的把手上。大疆看到了其中的市場,快速做出反應,推出了自帶相機鏡頭的一體式無人機Phantom 2 Vision。
可以說,此時大疆的創新之處并非是產品的“高級化”“專業化”,而在于它讓無人機變得更加“普適”。通過用“一體機”取代“組裝機”,拓寬了整個產業的用戶范圍,將觸手伸到了普通消費用戶中。而同時代的其他無人機和航模公司對市場的認知都偏技術,缺乏用戶體驗的藝術概念,因此在品牌上難以和大疆抗衡。
目前有報道認為,大疆的市值有望在下一輪融資中突破100億美元,這是中國無人機編隊“飛”在最前面的“長機”。很多人把它比作無人機行業的“蘋果”,這是從對技術不懈追求和消費者的體驗角度說的。當無人機正在成為下一輪技術創新的國際熱點之時,大疆乘著自主研發的產品“沖”向了天空,俯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