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街區制”的城市發展路線圖連日來引起民眾的極大關注。那么,成熟的“街區制”到底啥樣?這里以美國芝加哥來舉例。
在美國芝加哥等大城市市區,封閉住宅小區很少。芝加哥市區基本是“街區制”,初來者根據街區門牌號基本能縱橫定位找到地址。在郊區才有一些高檔社區是封閉的。這些社區里的道路不對外開放,保安和門衛都由小區物業負擔,因此物業管理費比一般小區高很多。
為居民區內部交通安全考慮,芝加哥政府對過路車輛使用小區內道路有嚴格限制,比如非高速的干道限速一般每小時60公里,而在小區內部,無論是封閉還是開放小區,一般限速每小時40公里。很多開放社區會采取措施限制外部車輛流量或讓司機減速,如用小型環島取代十字路口,減少干線和小區道路的進出口。
美國封閉小區的社區物業委員會由業主選舉產生,管理小區的物業財務和各種計劃,業主可以投票決定要開放小區還是封閉小區。至于安全支出,如果當地居民比較富裕,房地產稅比較多,警力就強一些,治安也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