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東?朱曉敏
[摘 要]教師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所在,他既是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班級是如一臺大戲,教師是這場戲的總導演,要根據(jù)每個演員,每個場景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我認為,教師對待學生,要扮演好四種角色,即:嚴父、慈母、良師、益友。
[關鍵詞]教師;學生;班級管理;角色
“一個好的教師就有一個好的班集體”此話一點不假,教師每時每刻都和學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臨班級發(fā)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教師所做的工作,既繁重又復雜,作為一個班級的靈魂人物,怎樣管理好班級呢?我想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管理。
一、像“嚴”父
父愛是神圣的,更是嚴厲的,在家里對子女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不允許有半點的差錯,面對自己孩子的那些壞習慣和不順心、不順眼的地方,說服教育沒有成效,不是拳腳相加、就是怒目以視,或者干脆一打了之。我們班級的學生,也有那么一些不自覺,有缺點管不住自己的。教師心中有數(shù),也知道毛病出在哪里,通過說服教育,怎么就不見好轉,屢教不改呢?想來想去,琢磨著,有些學生是可以靠愛、靠溝通、靠談心來達到幫助他們糾正差錯,有的就不行,這里就想到教育不是萬能,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還是要給點顏色看看,還是拿出父親的威嚴吧!進行必要的懲罰。我班有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再婚的家長,平時對孩子管教不嚴,經(jīng)常一天三餐兩餐在外面吃飯。社會上的一些壞習慣基本上在他身上都有,遲到是家常便飯,作業(yè)不交天天榜上有名,上課調皮、搗亂,影響老師上課。我多次找他談心教育,一次次家訪,一回回的交談,無濟于事,沒辦法,只有另找門徑——罰,罰什么,作為教師我確實為難,于是找到他說:“張某某,你又犯錯誤了,怎么辦?”他說:“罰我抄作業(yè)。”我說:“不行,你又敷衍。”他又說:“罰我站。”我說:“那也不行。”“那就罰我監(jiān)督班上紀律吧!”我覺得這個辦法可以,于是實施了。這樣他自己管理自己,過了一段時間,他還真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壞行為習慣有了收斂.紀律也管的不錯,雖然這種做法不足稱道,但學生心悅誠服,這也算是我管班級一種策略吧。
二、似“慈”母
母親對待孩子,就像陽光雨露滋潤萬物生長,母親一生含辛茹苦,只求孩子成人成才,將來超過自己,比自己更好,就是最大的欣慰了。我作為一個母親,一個教師,對待學生,有如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慈愛,把自己的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增添一種責任.增添一份抓好班級工作的動力。于是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學生教育成人,培養(yǎng)成才。當他們進步時,我為他們欣慰,當他們得獎時,我為他們祝賀,當他們過生日時,我為他們祝福,當他們犯錯時,我用母親那顆慈愛的心,給予鼓勵、包容,用愛的眼神提醒,用溫暖善意鼓勵。
三、是“良”師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首先就應以身作則,做好言教與身教的表率,要有淵博的知識,高雅的風范,高尚的人格,這樣才能作為學生的楷模,要做到傳道、授業(yè)、解惑,自己就不斷補充能量,汲取知識的源泉.用淵博的知識去教育學生。同時,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更應加強自己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教師的作風直接影響學生的班風。如果教師對教學不負責任,應付了事,對學生漠不關心,必然誤導學生。因此,教師更應具備敬業(yè)愛崗的奉獻精神,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第一己任。教師要求學生上課不講小話,不作小動作,自己上課打手機,自己不批改學生作業(yè),不去輔導學生;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自己卻經(jīng)常遲到早退,不勤下班、勤查崗。這樣學生會信任你嗎?會把你作為學習的楷模嗎?有時,你對學生要求嚴格,期望值極高,非常迫切希望他們成人成才,取得進步,但學生聽你的話,正在努力,就是不見起色,你悲觀、失望、消沉,覺得白己的一番心血付之東流,于是大動肝火,往日的慈祥沒有.變成鄙視學生,挖苦學生。處理問題不公正、不公平,談得上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嗎?讓學生覺得你可敬、可親、可信嗎?學生不能把你當良師,反而把你當老虎,抵觸情緒、反抗情緒更加明顯,師生關系越來越疏遠。面對這種情況你應有足夠的耐心,委屈自己的性格、裝璜自己,表現(xiàn)出大將風度,給學生熱情鼓勵,一句‘相信你一定行”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打心眼里佩服你,崇敬你。
四、如“益”友
教師要扮演好“益友的角色,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我們經(jīng)常接觸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相互體貼.不偏愛某個學生,不袒護某個學生.對待每個學生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慕權貴,成為學生的益友亦不難。我進學生付某某,由于來自鄉(xiāng)村,寄宿舅舅家,覺得低人一等,平時孤僻.不愿和同學說話,哪個學生欺負他.他也只是默默流淚,從不對老師講。我得知這一情況后,找他談心,給他做思想工作,“城市鄉(xiāng)村都一樣,我們都是為了一個‘學習目標走到一起,哪有什么差別,你看老師不是特別關心你嗎?經(jīng)常詢問你的生活、學習情況。上次上體育課你不慎摔跤,老師把你弄到醫(yī)院就診,你不能去打飯,老師不是給你端,同學們也樂意為你服務啊!”經(jīng)過開導,包袱放開了,負擔沒有了,話匣子也打開了,這次月考成績不大理想,雖情緒低落,但還是主動找到老師說明自己的情況,認為對不住老師,給老師丟臉。知道情況后,我多次找他談心,告訴他:“天生我才必有用。”你應對自己充滿信心,千萬不必為一次考試不好就自慚形穢。古希臘大演說家小時犯口吃毛病,不敢同陌生人說話,終成聞名遐邇的演說雄才。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老師相信你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一席話打消他厭學的念頭。他說:“老師真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沒有您的理解和幫助,我早就與書無緣了。”我想只要將心比心,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成為學生益友,有何難哉!
因此,教師處理自己與班級.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時,有度地把握好自己扮演的這四種角色,時時捕捉正確教育契機,一個好的班集體必然會形成。
作者簡介:夏安東,湖北省南漳縣第二中學教師,南漳縣教師基本功“大比武“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南漳縣優(yōu)秀教師,自2009年以來,在《神州》等國家級、省級核心報刊上發(fā)表教育教學與管理論文50多篇,其中5篇文章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他采取“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的情感激發(fā)策略,主動接近學生,疏通感謝情傳遞渠道,用積極情感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