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兆楠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北京, 100026)
?
人性化護理措施在婦產科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蔣兆楠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北京, 100026)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人性化護理措施在婦產科手術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本院婦產科120名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實驗組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在護理干預后觀察2組患者各項指標,并對2組干預前后用護理質量評分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評價。結果實驗組干預后的各項指標如抑郁、焦慮等狀態優于對照組(P<0.05),且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對婦產科手術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有利于調節患者的心情,促進手術治療的成功,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借鑒。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 常規護理; 婦產科手術; 護理質量
隨著現代化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和醫療水平也在隨之增加,人們對就醫的標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治療身體疼痛,更多的人希望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在心理上也得到安慰。這就要求各個醫院開展更加人性化的綜合護理,針對婦產科女性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特殊性,要求護理的質量更高[1-2]。由此本院對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住本院婦產科的120名患者展開深入的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住本院婦產科的120名患者,手術之前全部接受常規的婦科檢查,化驗血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尿常規等均無異常。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實驗組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給與常規的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60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為(39.2±8.6)歲,其中卵巢和子宮切除術18例,刨宮產手術36例,子宮肌瘤切除術6例;對照組患者60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39.3±8.5)歲,其中卵巢和子宮切除術17例,刨宮產手術35例,子宮肌瘤切除術8例。2組患者的年齡、手術類型等各方面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包括:針對患者病情和恢復狀態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并由專人對護理方案進行臨床實施;積極地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與生命體征,及時發現患者的合理要求并做適當處理。
實驗組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包括:術前人性化溝通:專業護理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患者要熱情、有耐心并能做到及時與患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針對患者的不同要求,給予合理的解決方案,使患者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一定的安慰。如果患者有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專業護理員應當及時溝通,了解患者的心里,幫助患者克服恐懼心里,在此基礎上,向患者介紹之前的成功案例,讓患者對手術成功充滿信心,積極配合治療。針對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專業護理員應當詳細介紹手術的優點,讓患者易于接受。術中人性化護理:手術過程中始終以患者為中心,護理者的操作動作要輕柔,應該體會患者的身體和心理變化,照顧到患者的各個方面,如剛做完手術的患者容易受涼、出汗等癥狀。在進行麻醉之前,專業護理員應及時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恐懼感,同時患者的生命體征也要進行同步檢測。對于手術中的意外情況,護理者應當保持冷靜,并對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釋,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導致其情緒波動。對于患者的居住環境要另作安排,首先保證患者的居住地整潔明亮,室內可以裝修為暖色調,保持空氣暢通,濕度溫度要適宜。另外,允許患者在房間內擺放自己喜歡的物件,并支持患者家屬陪伴在患者身邊。
1.3評定標準
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狀態分別由抑郁自評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來評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愈加嚴重[3-4]。專業護理員的工作評價主要分為心理護理、服務態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四個方面,每項評分實行滿分制為10分的評價標準。護理質量評分表:由本院自行設計護理質量評分表來對護理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護理質量越好。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用此表來對患者的焦慮狀態進行評價,分值>14分表示有焦慮情緒,分值介于7~14分表示可能有焦慮情緒,分值<7分表示沒有焦慮情緒[5-6]。另外我院自擬調查問卷,對婦產科婦產科手術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滿意率進行調查分析,其主要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著裝與態度;入院的環境氛圍;基本的護理及護理技術;患者的心里健康等10個問題,每題1分。共發放問卷調查表120份,收回120份。評價結果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一般8~10分為滿意,4~7分為較滿意,1~3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2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進行人性化護理之后,其抑郁、焦慮狀態較對照組降低(P<0.05), 心理護理、服務態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四個方面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各項指標對比分析±s)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進行人性化護理之后,質量評分高于實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質量評分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32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分析
2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2.42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分析
2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施行人性化護理的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4。

表3 2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分析[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4 2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分析[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工作,是一種以全新理念對待患者,有計劃、有個性的護理模式。這種新的護理模式不僅要求專業護理員具有豐富的心理知識,對其業務水平和責任感意識也是一種考驗[7-8]。在護理過程中,護理員要悉心地照顧患者的情緒和身體體征變化,對于患者的需求要給予有效的解答方案,作為患者的教育者和咨詢者,成為患者的健康顧問,使其積極地配合治療[9-10]。
研究[11-12]表明,人性化護理措施對于改善護理人員與患者的關系,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等多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本文通過對婦產科手術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在術前進行人性化溝通,專業護理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針對患者的不同要求,給予合理的解決方案,使患者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一定的安慰。在術中的人性化護理,在進行麻醉之前,專業護理員應及時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恐懼感,同時患者的生命體征也要進行同步檢測。對于手術中的意外情況,護理者應當保持冷靜,并對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釋,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導致其情緒波動。對于患者的居住環境,保證患者的居住地整潔明亮,室內可以裝修為暖色調,保持空氣暢通,濕度溫度要適宜。另外,允許患者在房間內擺放自己喜歡的物件,并支持患者家屬陪伴在患者身邊。結果表明施行人性化護理的患者抑郁與焦慮狀態明顯下降,另外患者的心理護理、服務態度、治療性護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明顯優于施行常規護理的患者。除此之外,本院對實施不同護理干預的患者分別進行了質量評分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結果顯示患者在施行人性化護理之后的狀態均優于施行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此結果跟以往研究經驗相似。人性化護理措施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了患者的身體變化和心理需求,使患者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改善了患者與護理人員的關系,增強了患者對護理員的信任程度,克服了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里,使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13]。
參考文獻
[1]王富蘭, 廖碧珍, 張厚玉, 等. 研究性學習在《婦產科護理學》本科教學中的實踐與效果[J]. 激光雜志, 2013, 13(5): 116-116.
[2]王彤, 劉玉梅. 護理干預在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7): 4191-4192.
[3]龔潤萍, 劉秀林, 洪燕, 等.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喉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廣東醫學, 2015, 12(9): 1464-1466.
[4]廖化敏. 人性化護理對老年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康復的影響[J]. 激光雜志, 2013, 34(2): 104-105.
[5]王秀云, 耿立軒, 張超, 等. 人性化護理在改善急診膽結石患者心理及疼痛中的應用價值[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5, 23(13): 2149-2153.
[6]王楠, 陳龍, 李霞, 等. 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 重慶醫學, 2013, 42(33): 4102-4104.
[7]王光麗, 吳小妹. 全程人性化服務對孕期及產后抑郁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6): 830-832.
[8]Jo KH, An GJ. Effect of end-of-life care education using humanistic approach in Korea. Collegian. 2015, 22(1): 91-7.
[9]Jouzi M, Vanaki Z, Mohammadi 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Iranian nursing stud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5, 7(16): 161.
[10]柯梅芳. 人性化服務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廣東醫學, 2014, 12(9): 1463-1464.
[11]劉艷蘭, 周佩如, 許萬萍, 等. 個案管理與常規護理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效果比較[J]. 廣東醫學, 2014, 35(2): 328-330.
[12]王富蘭, 廖碧珍, 張厚玉, 等. 研究性學習在《婦產科護理學》本科教學中的實踐與效果[J]. 激光雜志, 2013, (5): 116-116.
[13]李維宏, 牟曉玲, 李聰, 等. 婦產科學臨床實踐教學探索與思考[J]. 重慶醫學, 2014, 12(19): 2535-2536.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ing of patient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JIANG Zhaonan
(BeijingObstetricsandGynecologyHospital,Beijing, 100026)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in nursing of patient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Methods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humanistic care intervention, an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and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score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indicator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uch as depression, anxie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nursing quality score and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Human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gulate patient's mood, and promote the success of surger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learning in clinics.
KEYWORDS:humanistic care; routine care; gynecologic surgery; nursing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 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6-095-03
DOI:10.7619/jcmp.201606030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