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摘 要]水資源在近幾年來變得非常的寶貴,人們在采取各式各樣的方案進行問題的解決。節水灌溉技術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很大的程度上面節約了資源,這將是很長一個階段將要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 節水灌激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TV4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5-0201-01
1 導言
節水灌溉是我國農田發展的技術途徑,在節水降耗理念的要求下,要想大規模、大面積發展農業,必須實行節水灌溉,同時,高效推進節水灌溉的應用,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性,充分體現農業對資源節約的響應,以完成技術層面與生產層面的和諧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領域的廣泛應用,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及質量,保證農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2 分析節水灌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1 技術的應用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
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需要完善的監管機制進行監管,確保獲得良好的灌溉效果。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也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管理方式不夠細化、調度的應用也缺乏靈活性等。
2.2 技術的推廣不夠廣泛
技術的推廣不夠廣泛是影響農田節水灌溉技術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節水灌溉技術有別于傳統的灌溉技術,成本投資方面也較傳統灌溉方式高,實際應用事例并不廣泛,技術的推廣遠遠不夠廣泛。所以在今后的節水農業灌溉工作中,要加強對這些技術的推廣,促進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在大型的農田中的應用。
2.3 設備更新與維護不及時
這種技術的實現需要各種設備有序的運轉才能實現,但是缺乏相應的技術人員的指導和操作,因而在實際的運用中會造成設備故障等不利的現象,同時還會極大的降低既定的使用年限,致使后期的維護工作很難開展,不得不進行設備的更換,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資金的需求,對于新設備的研究工作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
3 節水灌溉的應用實踐
3.1 重視引水渠道的修建
渠道修建質量的好壞是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重要前提,相較于傳統的灌溉渠道的修建,當前的引水渠道對于綜合性能的提高是十分重視的,盡可能的確保表面的光滑,同時在養護工作上也是十分的謹慎,對于節水灌溉工程的設計也更加的科學,這樣可以極大的發揮出節水灌溉渠道的作用,實現減少該項開支的目的。
3.2 對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時間與灌溉量予以不斷優化與改進
我們通常將農業農作物生長期進行四個階段的劃分,即:成熟期、孕育期、拔節期以及苗期。為便于計算,可將作物在各階段蒸發蒸騰量視為定值。農田水利灌溉時,只對兩種損失加以考慮,其中一種為輸送灌溉水時因為水面蒸發與渠道滲漏導致的損失;第二種為因土壤水下滲導致的損失量。把因下滲土壤水導致的損失量與輸送灌溉水時因水面蒸發與渠道滲漏導致的損失總和視為定值,再依照實際情況構建模型,將農作物生長需水量假定為一個定值,再在兩種損失設成定值的基礎上對農田最優灌水周期與最佳灌水量予以明確,將灌溉水損失降至最低點。
3.3 統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
在進行抗旱保豐收及提高糧食產量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工作者不僅建造了更多、更深的井,又在利用剩余的水來加大灌溉的總面積,這便于最初的資源型節水理念背道而馳,沒有真正的發揮其作用。農業生產的節水與農民的自身權益及種糧獲得的經濟效益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工作人員一定要綜合的考慮影響農業節水發展進步的諸多因素,設計出一套最科學、合理的農業節水技術規范。
3.4 灌溉渠道防滲技術
灌溉防滲技術屬于農田水利體系中一大重點措施,農業生產過程中運用渠道防滲技術能夠獲得良好的節水效果。在施工建設中,通過土料、水泥土、石料和埋輔式膜等防滲材料的綜合運用,可以防止渠道滲漏。該技術主要用于水庫灌溉的農田水利中,在農田中加入防滲薄膜,避免灌溉時水滲漏到無須灌溉區域,造成浪費。灌溉防滲技術設備穩定性較高,可長期使用,既可以實現水的外部貯存,還可以避免水的蒸發及滲透。另外,該技術還可以節約用水,防止地下水位上升,有效減少渠道沖淤,進而提高渠道的輸水能力。
3.5 制定合理化的農田灌溉方案
對于農業發展而言,在種植的過程中為了節省農作物的水量,不同的地區應該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節水灌溉的指標,由于不同地區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其基本的比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用水量也就應該及時調整,因此,整個農田灌溉的方案就應該根據農作物的基本結構進行及時性的調整。與此同時,各個地區在農作物種植的同時,也應該逐漸增加農作物水量低的作物種植面積,合理種植用水量高的農作物,通過合理化制度內容的建立,提高農業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術,從而提高農民節約用水的思維模式。
3.6 節水灌溉技術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重視對客觀環境的分析和不利因素的處理這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需要根據實際的區域環境和作物的灌溉需求進行全面的分析,對于已建造的農田水利工程的周邊地塊可以進行種植方案的調整。通過對現有技術的綜合利用,盡可能的提高農業工作的效率。重視農業發展中農民的主體地位,政府可以通過適當的政策調整來更好的幫助農民快速的實現大范圍內的機械化。可以通過對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地區進行凈化處理,采用滴灌或噴灌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極大的發揮出灌溉的功效,減少水蒸發的問題。
3.7 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是噴灑灌溉技術的簡稱,該技術是目前農田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它通過水泵、動力機等動力設備將水加壓,并通過具有一定高度的噴灌設備利用自然落差將水灌溉到其所覆蓋的區域地段。噴頭將水噴灑到空中,使水在空中分散成細小的水滴落到所灌溉的地面上,其不僅能夠實現節約水資源,還能夠使灌溉變的更加均勻,從而使農作物都能夠得到灌溉。根據噴灌設備的靈活性程度可以將噴灌技術分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動式三個類型。其類型不同應用的范圍也不盡相同。固定式噴灌設備除噴頭以外,其余部分都不能動,該設備適用于農田范圍較大的地區;半固定式噴灌設備除噴頭可以移動以外,噴頭支管也可以移動,相對于固定式噴灌設備而言,其機動性相對較好,適用于灌溉范圍較大的農田區域;移動式噴灌設備所有部分均能夠移動,三者之中其機動性最好,更適用于山區或灌溉環境相對惡劣的農田地區。
4 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新農村經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強化建設國內農田水利工程,明晰高效節水灌溉農業發展思路,對我國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極為有利。雖然我國屬于農業大國,然而我國具有極為匱乏的水資源,這就造成國內水資源匱乏和農業生產之間的沖突與矛盾,所以,對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可謂勢在必行。現代節水灌溉技術一方面能夠使我國水資源短缺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國農產品增產增收,有利于農田單位面積產量的提升,為發展我國農業具有極為突出的作用。在生產與耕作農作物過程中,可選擇滴灌技術與噴灌技術,在對這些技術予以使用時,必須依照農作物產業結構對其實施合理調整,保證能夠最大限度利用我國水資源。對農作物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水資源在單位面積內的利用率,因地制宜,對最優技術方案予以選擇,以此實現水資源節約利用。
參考文獻:
[1] 高靜萍,姚萍.對農業節水灌溉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1):259-260.
[2] 陳芝鍵.水利工程灌區節水技術思考[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8(5):404-405.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