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操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檔案開放利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這一過程中存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隱私問題,要想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對檔案信息的需求,就要做好對隱私權的保護工作,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不僅會影響檔案的開放利用,還會損害人們的切身利益。筆者通過對檔案開放利用過程中隱私的保護進行分析,提出幾點解決的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檔案開放利用;隱私權;保護
由于廣大群眾對檔案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檔案的開放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由于檔案資源的特殊性,一些涉及到個人隱私的信息是不可以公開利用的,但是并沒有明確的相關規定,使得很多檔案的隱私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針對這種現象必須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有效的處理。
1 隱私權的相關概念
在檔案開發和利用中所說到的隱私權應該屬于民法當中所指的隱私權的一部分,檔案隱私權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實際上,檔案隱私權在主體的特定性和客體的多樣性和內容的隱蔽性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表現,而且也有其自己的特點,但是它和傳統意義上的隱私權還是有比較相通的地方,所以它也是隱私權在檔案工作中的一種展現。通常情況下,隱私權是和其他工種沒有關系而當事人又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的信息,所以對隱私權予以保護是對一個人最為基本的尊重。
隱私權的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而不斷變化的,當今我們將隱私權主要分成四種,一種是資料隱私權,這種隱私權通常就是指對收集和處理的個人資料或者是信息進行處置和控制的權利,第二類是通訊隱私權,它是指郵件、電話或者是其他通訊形式的隱私安全,第三類是身體隱私權,它通常就是指對個人的身體予以保護,保證其不會受到各種形式的侵害,舉例來說就是非法拘禁或者是非法對個人進行搜身,最后一類就是領域隱私權,這種隱私權就是指對妨礙家庭抑或工作或者是其他生活領域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的權利,綜上所述,隱私權在形態上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個人信息,第二種是個人私事,第三種是個人領域,公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充分享有隱私不受侵害的權利。
2 檔案利用中隱私權保護現狀
無論什么情況,個人的隱私都不能和國家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發生沖突,而且我國的法律規定,個人利益必須要服從國家利益,而在檔案開放利用的過程中,對檔案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都極有可能成為侵權者,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工作人員的失誤,也有可能是工作人員利用自己工作便利的故意行為,這嚴重損害了公民的正當利益,但是這種做法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是無法進行解釋的,而且這種情況在實際的工作中又經常會有意無意的出現,這對公民切身利益的保護造成極大的威脅。
在檔案開放利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維護隱私權和知情權的問題,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二者是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問題,就人事檔案管理來說,理論上公民是享有對自己檔案信息的知情權,但是實際上,公民要想查看自己的檔案信息,卻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就無法對檔案中一些不準確的信息進行修改,這些問題都是我國在檔案管理事業中不足的體現,特別是在透明度方面更是存在極大的不足,人事檔案記錄的內容主要是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成長過程,但事實上,公民自身對自己的人事檔案是沒有支配權力的,這一權利規人事管理部門所有,所以公民的知情權并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這種現象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關注,但是不管是傳統的檔案隱私保護方法還是信息時代下的隱私保護,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過程中,對公民隱私權保護的這一問題還是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把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作為工作的重點,先關的部門也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3 檔案開放利用中隱私權的保護對策
檔案資源的開放利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需要通過現代化手段的利用,來加強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對隱私權的保護。檔案資源的公開利用過程中,會有一些檔案信息是不適合公開的,對于這部分內容,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保護,以免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就要針對隱私權的保護問題開展深入的研究,處理好公民的知情權和隱私權之間的關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無論是從知情權的角度出發,還是從隱私權的角度出發,都要在法律的層面上進行明確的規定,這才能體現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從隱私權的角度來說,通過法律制度的完善,才能保護一些具有隱私性質的檔案信息,以免被惡意公開,損害當事人的切身利益,這也是對公民隱私權的一種保護。同時檔案資源的開放利用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滿足大眾需求的必然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檔案管理事業的進步,但是在公開利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要對相關的工作內容進行明確,要知道哪些檔案信息可以公開利用,哪些是具有隱私性質不可以公開的,以及對什么樣的人可以公開等,這些都是需要檔案管理人員需要明確的工作內容,這樣才能保證檔案公開利用工作的正常進行。上述這些問題也應該是立法中明確規定的問題。除此之外,當檔案隱私權人,并沒有享受到其應有的權利,或者其權利受到了不法分子的侵害,這些人應該如何進行維權,有關部門又應該如何幫助他們,針對哪些侵權行為,又如何懲罰等,這些都應是法律中明確規定。只有健全的法律,檔案開放利用才能夠有序進行,人們的利益也才能獲得保證。因此,在檔案開放利用已經被提上日程之后,相關部門就應該抓緊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各種的利害關系,以此保證檔案開放利用順利進行。
在此基礎上研究出臺具體的、詳盡的、可供操作的含有隱私的檔案的開放利用期限制度,最好在法律的層面上,通過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明確,明確規定個人檔案信息的使用權限和保存期限,除常規使用或法律特許的情況外,沒有經過檔案信息的主體允許公開的,都是屬于個人隱私的檔案信息,這些都是不可以公開利用的,并按法定的保管期限保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伴隨著檔案開放利用問題的出現,隱私權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兩者看似是一對矛盾,但是只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能夠讓人們有法可依,有關部門能夠違法必究,相信在一段時間之后,我國的檔案開發利用的隱私權問題會得到很好解決,檔案信息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人們的知情權以及隱私權能夠得到制衡,使得我國檔案事業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烈.大數據時代檔案用戶信息隱私權保護研究[J].蘭臺世界,2015(26).
[2]鐘立紅.試論檔案工作中的隱私權保護策略[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