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 徐賢平
摘 要:本文主要結合當前小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游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訓練中的應用。
關鍵詞:游戲情境教學法;小學;籃球訓練;應用
目前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民收入也隨之提高。從而越來越多的人民開始重視日常的生活質量,開始強調自身身體的健康狀況。開始講越來越多的注意力放在鍛煉身體以及一些體育項目中。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在孩子接收初級教育的時候,開始向學校要求給與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而同時,在小學進行新課改的過程中,體育課也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從而使得體育課要向著正規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籃球訓練課是很重要的課程。因此,為了保證籃球課的順利進行,需要對其進行一些新的勾畫。
1 游戲情境教學法的簡述
要想理解游戲情境教學法,就首先需要掌握情景教學法。所謂的情景教學法指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而選擇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從心理上放松下來,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而游戲情境教學法就是老師采用一些游戲的手段和方法用進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體育課中使用這一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籃球的樂趣,激發學生對學習籃球的興趣。這樣的方式不但豐富了校園的體育場,同時還讓原本無聊的籃球訓練課程充滿了興趣點。
2 如何在小學籃球訓練課中使用游戲情境教學法
2.1 針對不同的主角選擇不同的游戲情境
2.1.1 根據教學對象來選擇游戲內容
在籃球訓練的體育課中,老師需要根據自己所帶學生的年紀性別以及興趣愛好來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能夠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吸引力的游戲。就例如,五六年級這種高年級的學生,它們對身體的掌控能力比較強,對于自己的協調能力也有著很大的信心,因此,就可以選擇一些要求相對于高的游戲。諸如,群體之間的傳球等。
而一二年級,這些低年級的學生則沒有那么好的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時興趣分散性高,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這就需要老師在選擇游戲時,選擇一些難度低的,但能夠調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就例如讓孩子們不接觸身體的搶球等。既能鍛煉他們最初的籃球意識,同時也能調動他們整個身體的動態機能。
2.1.2 根據訓練內容來選擇游戲內容
老師在做任何選擇時最關鍵的依據都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保證做出的選擇能夠將它所具有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就例如,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能夠保持二十分鐘注意力是集中的,那么對于老師來說都是成功的。尤其是臨近下課的時候,學生更是開始心不在焉,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的體育活動課等。因此,老師可以在將要下課的幾分鐘內,選擇一些放松性的小游戲,讓學生在體育課的哪怕最后一分鐘內,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1.3 根據客觀因素來選擇游戲內容
很多游戲是有限制條件的,例如下雨天、下雪天或者操場面積狹小的時候,很多類型的游戲是無法進行選擇的。因此,這就需要老師根據課上的具體內容以及所面臨的具體情況而做出符合實際的選擇。就例如,不同身高的學生站在不同的場地圍繞著身體的協調性開展同手同腳的游戲,就可以在操場面積相對狹小的時候選擇。
2.1.4 在實際采用游戲情境教學法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老師最關心的,應該是采用了游戲情境教學方法,但能不能取到應有的效果。這就需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慮:第一,老師選擇了游戲之后,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沒有將游戲的整體情況跟學生一一表述清楚,讓學生理解在游戲背后的意義;第二,游戲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老師需要利用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之后,繼續停留在游戲中引導學生;第三,操作評價是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的關鍵環節,無論學習與否,只有多個學生存在就一定會出現相互比較的現象,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做好相互評價的工作,積極表揚做的好的,關心鼓勵表現不好的。
2.2 游戲情景教學法在小學籃球訓練中的應用
2.2.1 熱身準備部分的運用
傳統的籃球訓練課中,多數的熱身活動都是以慢跑為主,一些團體操為輔。久而久之,學生們對這種沉悶毫無新意的熱身方式感到極端的厭惡和反感,雖與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也很是困難。所以,這就要求老師們選擇一些新奇有趣的熱身活動在課上使用,例如“三步搶球”、“慢跑丟球”等,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身體狀況的好良好的調動,同時還能活躍學生群體之間的氣氛,吸引學生投入注意力。
2.2.2 在身體素質訓練部分的運用
籃球對于參與者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不僅要求彈跳能力好,同時還需要耐力、對抗性能力還有速度等。因此,在針對彈跳能力的訓練,老師可以將一些獎勵的物品提前在籃板上粘好,讓學生相互爭搶,看誰跳得高,誰摘得到,獎品就是誰的。還可以在速度的訓練方面,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圍繞著球進行爭搶和奔跑,強調學生在短時間內提起全身的速度,同時還要保證球在手里的安全性。另外,在對抗性上,這一方面需要身體的碰撞,一不留神極容易導致學生出現任何安全問題。因此,老師在這一塊內容的教學中,應該格外重視安全系數。最后,針對耐力的訓練,則是極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枯燥和乏味的。因此,老師可以提前進行好路線的安排和劃分,將不同的小組分開,從不同的路線經過往返跑,將手里的球運到下一個人手里。在整體全部完成的時候,哪一個組的用時最短,哪一個組可以得到獎勵等。
而這里需要老師注意的是,任何游戲都需要伴隨著一定的獎勵措施。因為,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來說,只有真正的獎勵措施,才是最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興趣的最合理的教學選擇。
2.2.3 在籃球技術訓練部分的應用
籃球是一個十分講求技術的運動項目,無論是投籃、運球還是控球,都需要技術作為做出動作的主要依靠。因此,這就需要老師在技術訓練的部分進行合理的分配和調度。例如在運球技術的訓練時,可以讓兩個、三個或者多個學生進行接力,看誰在足夠長的一段距離內沒有犯任何的錯誤。而在控球的時候,則可以讓其他幾個學生在場地內當障礙,讓學生控制著籃球始終在自己手里的能夠。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增強籃球技術,還能激發他們對籃球的興趣。
2.2.4 在放松結束部分的運用
運動結束,放松的環節必不可少,這樣可以減少肌肉的損傷和身體內的拉傷等。因此,在課程結束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放松性恢復性訓練,就例如“繞球散步”等,在放松性的游戲中使身心恢復到平靜的狀態。
結束語
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體育老師在籃球訓練課中使用游戲情境教學方法是有利于幫助學習的。因此,這就需要老師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宜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所使用的游戲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整體素質綜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華晨.談情景教學法在中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2012(1):61.
[2]顧守志.游戲情景教學法在小學籃球訓練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5(10):241.
[3]時人杰.游戲情景教學法在小學籃球訓練中的應用[J].吉林體育:綜合,2013(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