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生,石 超
(1、六盤水市師范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2、云南大學 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6)
基于AHP模型的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績效評價
——以甘肅省為個案的研究
劉培生1,石 超2
(1、六盤水市師范學院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2、云南大學 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6)
本文基于AHP模型,以甘肅省為例,對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績效進行評價。首先對甘肅省優勢產業發展狀況進行說明,其次確定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標準化并且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再次對甘肅省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績效進行綜合評價,最后提出加快甘肅省優勢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甘肅省;優勢產業;層次分析法;政策績效
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省份而言,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可以極大地促進本區域優勢產業以及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自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以來,一些西部地區省份就實施了加快區域優勢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以此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從相關研究文獻資料來看,大部分研究成果集中于區域優勢產業判別方面,但是針對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績效評價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極少見的。如果能夠客觀得出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績效評價結果,就有助于地方政府制定出合理的區域優勢產業發展政策,將極大地促進區域優勢產業發展。
甘肅省的產業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并且建成了蘭州、白銀、嘉峪關、天水以及金昌等重要的工業城市。按照目前學術界基本統一的看法,甘肅省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業、有色業、冶金業和食品業為主的四大優勢產業。這四大優勢產業都是依托甘肅省較為豐富的資源優勢而發展起來的,目前都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業體系。
1、石油化工業發展狀況
甘肅省是中國最早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有著中國石化工業“搖籃”之稱。不僅提供了大量石油化工產品,還為全國輸送了一大批石油化工技術人才。甘肅省政府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加大對劉化集團、金昌化工集團、西北永新、中核集團404廠、甘肅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甘肅亞盛鹽業集團等大型化工企業的結構調整,形成了一批規模比較大、行業優勢明顯以及知名度較高的大型企業集團。此外,還積極支持一批地方民營、產權結構多樣化的地方中小石化企業,拾遺補缺,安置就業,增加地方財源。
2、有色冶金工業發展狀況
甘肅有色金屬冶金工業在省內比較具有競爭力,在全國也占據重要的地位。甘肅省是中國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銅、鉛、鎳、鋁、鋅等從采選、冶煉到加工一條龍生產體系,并形成了以蘭州地區等幾個各具特色的有色冶金生產基地。針對目前國內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現狀,甘肅省在發展有色冶金產業的戰略中,一是堅持扶優扶強原則。重點扶持一些優勢企業,使之生產出更多更優質的產品;二是實施有色礦產資源的合理科學開發戰略。鼓勵和支持有色業和冶金業深加工,新材料工業發展,努力調整現有的采選冶煉加工體系“兩頭小、中間大”的不合理結構,特別是加快金川鎳鈷新材料的產業化;三是“十一五”期間,甘肅有色工業及冶金工業以金川集團、白銀有色、蘭鋁和連鋁等企業集團公司為主干,圍繞節能降耗、改善環境,提高資源利用及產品結構等內容,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實施冶煉系統改造,提高生產規模和加工深度,進一步增強有色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3、食品工業發展狀況
甘肅省具有豐富的農副土特產原料資源及獨特的生態資源環境。近些年來食品工業發展迅速,食品行業門類較為齊全,初步形成了具有甘肅品牌的食品工業集群。甘肅省對食品工業堅持可持續發展思路:一是重點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群,通過地方特色產品的帶動,發展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二是要在治散、治弱上下功夫。以拓展特色品牌為實破口,提升食品工業的規模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另外,食品業的發展離不開特色農業的發展,甘肅省政府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因素,發展高效特色農業。
1、政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選擇
從理論上講,在政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選擇中需要做到:必須能夠反映政策績效的典型特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關鍵指標;指標之間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取得官方統計數據;指標數量要適中。按照上述要求,我們選取的甘肅省優勢產業政策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包括:產業增加值;產業總產值;從業人員;利潤總額;利稅總額。數據來源于2001-2015年甘肅省統計年鑒(數據略)。
2、評價指標體系的標準化
考慮到這些評價指標的量綱和數量級不一致,這樣會使績效評價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不僅有效消除了量綱與數量級的影響,還使得處理后的數據包含了原始數據的全部信息。其計算公式

Ci為被評價指標數據值,Cmin為該組指標值的最小值,Cmax為該組指標值的最大值,Pi為被評價方案指標得分值(即評定系數)。標準化以后的政府績效評價各指標數據消除了量綱和數量級的差別,便于進行比較分析(標準化后的數據略)。
3、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要遵循以下步驟:一是對政府績效評價各指標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排序,排序結果為:產業增加值、產業總產值、從業人員、實現利潤和利稅總額。二是構造指標比較判斷矩陣,對政府績效評價五個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因為這五個指標對于政府績效評價的重要性無法直接定量分析,而只能定性分析,其分析方法是兩兩比較法。在此基礎上可以構造出指標比較判斷矩陣(略)。三是計算矩陣每一列元素的的乘積,并且將乘積結果開n次方,再計算各指標的權重。按照此計算方法,可以得到政府績效評價指標,即產業增加值、產業總產值、從業人員、實現利潤和利稅總額的權重分別是:0.511、0.264、0.129、0.064、0.033。
4、產業政策績效的綜合評價
其中,API代表產業政策績效指數,mi為各指標的權重,pi為標準化值。在此基礎上可以得出2000—2014年甘肅省四大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總體績效數據。

表1 2000—2014年甘肅省四大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總體績效數據
從總體上看,2000—2014年甘肅省四大優勢產業發展政策總體績效都在上升,表明了西部大開發以來,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優勢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還可以發現,甘肅省四大優勢產業總體績效在2000—2003年間以及2008—2010年上升的速度比較慢,這表明了2003以后甘肅省對幾大優勢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并且受2008—2009年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比較大。
自從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甘肅省四大優勢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是在某些年份,這些優勢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為進一步加快甘肅省四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對策措施。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保護生態環境
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為一個資源輸出大省,甘肅省對基礎設施也有著較強的依賴,但是甘肅省基礎設施總體規模偏小,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甚至低于西部平均水平。因此,必須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在生態環境方面,由于近年來在自然資源開發中急功近利行為的大量存在,使得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因此,保護生態環境勢在必行。
2、增加投資資金,減少政府行政干預
甘肅省投資環境相對較差,優勢產業投資資金的來源渠道較窄。同時,政府對投資項目行政干預依然比較突出,存在著諸如項目審批環節繁瑣等問題,這就增加了企業籌集資金的難度。因此,必須減少政府行政干預,拓寬籌資渠道,以增加投資資金。
3、提高勞動力資源素質,增加科技人才供應
由于教育基礎薄弱以及人才培養環境比較差等原因,以致甘肅省勞動力素質比較低下,但是發展優勢產業需要較高素質的勞動力,甘肅省現有勞動力素質顯然無法滿足優勢產業發展需要。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原因,甘肅省科技人才外流的現象比較嚴重,這導致甘肅省大中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比較差,難以滿足優勢產業發展需要。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提高勞動力資源素質,并通過各種途徑增加科技人才供應。
4、提高特色產業內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完善特色產業鏈
目前,甘肅特色產業內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比較低,具體表現為企業間分工不明確、專業化程度不高以及企業重復投資現象較多等。同時,“生產——加工——銷售”的特色產業鏈銜接得不夠緊密,嚴重影響了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建立良性發展機制,優化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軟硬環境,提高特色產業內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另外,政府應采取措施完善“生產——加工——銷售”的特色產業鏈,以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
[1] 惠樹鵬、藺全錄、胡廣闊、王麗娟:甘肅省特色優勢產業的定量選擇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1).
[2] 魏立橋、鄭博文:甘肅省特色優勢產業定量選取研究[J].開發研究,2008(1).
[3] 王嵐:甘肅特色優勢產業的界定[J].甘肅農業,2009(10).
[4] 李琨:甘肅老工業基地改造中的集群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5] 杜承軍:確保甘肅有色金屬工業支柱產業定位——“十五”發展規劃闡述[J].有色金屬工業,2009(10).
[6] 徐英花:縣域經濟與特色農業[J].甘肅農業,2004(1).
[7] 向君、于倩:發展甘肅優勢產業集群的對策研究[J].甘肅科技,2006(4).
[8] 姬順玉、邱云慧:甘肅省新興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8(8).
(責任編輯:李桐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