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靄玲
佛山市中醫院手術室 廣東佛山 528203
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朱靄玲
佛山市中醫院手術室 廣東佛山 528203
目的 討論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擇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進行腫瘤手術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患者54例,一組為參考組患者54例。參考組患者進行傳統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參考組的護理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統計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血壓、SAS、 SDS評分狀況,以及兩組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并將統計分析的兩組數據進行組間對比。結果 根據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率、血壓、SAS、 SDS評分狀況均顯著高于參考組患者(P<0.05);并且實驗組54例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率為94.44%,參考組54例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率為77.78%;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顯著,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對于傳統常規護理而言,在傳統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壓、SAS、 SDS各項指標情況,并且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手術室護理干預;腫瘤手術;應激反應
一般而言,患有腫瘤病癥的患者往往病情比較嚴重,并且一些腫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因此腫瘤患者不僅僅在生理上較常人更為脆弱,并且心理狀況也存在著問題[1]。而患者入院進行治療后,醫院環境以及手術治療對患者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而應激反應往往又會對患者手術時的麻醉以及手術過程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降低患者術前的應激反應是非常有必要的[2]。就此,本文選擇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進行腫瘤手術的患者108例進行護理對其應激反應的影響的進行研究與觀察,具體資料如下所示: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進行腫瘤手術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患者54例,一組為參考組患者54例。其中實驗組患者54例中,男患者與女患者的比例為29:25,年齡分布在 24-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2±3.3)歲;參考組患者54例中,男患者與女患者的比例為28:24,年齡分布在 25-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0±3.5)歲。根據以上基礎資料對比可知,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參考組患者進行傳統常規護理,主要指導患者進行術前常規檢查、術后用藥指導等等。實驗組患者在參考組的護理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護理內容有以下幾點:其中,術前護理主要護理內容為:第一,對患者的基本資料以及具體患病情況進行了解,然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其所患病癥的相關知識以及與手術相關的知識;第二,與患者積極進行溝通與交流,轉變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第三,指導患者在手術前進行各項檢查,對患者進行思想工作,樹立患者的信心,并幫助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護理主要護理內容為: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幫助患者擺放體位,在對患者進行麻醉前再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平復患者的興趣,告知患者麻醉的重要性,減輕患者的壓力。術后護理主要護理內容為:在患者進行手術后,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其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患者手術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以及禁忌事項等等。其次,護理人員應當針對患者極易出現的不良癥狀實施預防措施等等。再者,在患者出院后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并對患者定期進行電話回訪。
1.3 評分標準
并在患者治療前后,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狀況與抑郁狀況進行評分。,評分內容主要是對患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20個生活細節進行評分,如患者的手腳是否手腳發抖打顫、患者是否經常會因一些小事而煩惱 等等。而每個生活細節評分有1分、2分、3分、4分四個分值進行評價,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得分具體情況以及總得分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運用SPSS 13.0數據包開展數據分析,計量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過t檢測;通過χ2檢驗,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血壓、SAS、SDS評分狀況對比
根據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前的心率、血壓、SAS、SDS評分狀況與參考組患無明顯差異者(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率、血壓、SAS、 SDS評分狀況均顯著高于參考組患者(P<0.05)。具體對比結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血壓、SAS、 SDS評分狀況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對比
根據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54例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率為94.44%,參考組54例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率為77.78%;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顯著,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對比結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對比
一般而言,患有腫瘤病癥的患者往往存在著患病類型不同、患病周期不同、患病年齡存在差異性等等,而一系列綜合因素導致患者對腫瘤病癥存在著認知不同[3]。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腫瘤患者對其患病的情況并不了解,并且對其患病的類型以及手術方式等存在著認知不足的狀況,甚至部分患者對醫院的醫護人員存在著不信任的狀況,因此大部分腫瘤患者都具有不良情緒,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對患者的術前麻醉以及手術過程影響較大[5]。而在患者的圍手術期進行手術室護理卻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出現的應激反應。而根據本文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率、血壓、SAS、SDS評分狀況均顯著高于參考組患者(P<0.05);并且實驗組54例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率為94.44%,參考組54例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率為 77.78%;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顯著,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相對于傳統常規護理而言,在傳統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壓、SAS、 SDS各項指標情況,并且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1]李倩,婦科腫瘤手術患者術前訪視護理對其心理狀況、生理應激及滿意度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0):1356-1357.
[2]趙金鳳.術前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對婦科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8):113-115.
[3]金文仙.應用整體護理干預手術室中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歡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0),590-591.
[4]薛澄琳,袁淑卿,姜華,等.護理干預對甲狀腺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宋醫學,2012,13(5),80-83
[5]李玉蘭.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15):124-125.
R473.73
A
1672-5018(2016)10-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