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勇
貴州省余慶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貴州遵義 564499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對比
王治勇
貴州省余慶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貴州遵義 564499
目的:對比分析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從我院2014年10月ˉ2016年10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中選取147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3組,每組49例,A組采用異丙酚復合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B組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C組采用靜吸復合麻醉,比較3組患者的麻醉誘導情況以及麻醉效果。結果:經比較,A組、B組的HR、SBP、DBP、MAP等麻醉誘導情況和VAS評分、清醒時間、呼吸恢復時間以及拔管時間等麻醉效果指標均顯著優于C組,差異均有意義(P<0.05),但A組與B組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的效果顯著優于靜吸復合麻醉,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異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靜吸復合麻醉;對比
靶控靜脈麻醉在臨床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操作簡單和調節方便的優勢。該麻醉方式的主要理論依據為藥效動力學知識,通過調節給藥的濃度來把握麻醉的深度[1]。靜吸復合麻醉也是一種常用的麻醉方法,對于維持全身麻醉的效果具有閑雜作用。為了比較靶控靜脈麻醉和靜吸復合麻醉的效果,我院選取了147例患者進行了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手術患者中選取147例進行研究。入選者均為 ASAⅠ~Ⅱ期患者,且知情研究內容,自愿簽署同意書[2]。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3組。A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齡23~72歲,平均(38.54±6.24)歲。B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齡21~76歲,平均(37.93±7.12)歲。C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齡24~78歲,平均(38.51 ±7.05)歲。比較3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和年齡分布等資料,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麻醉方法
A組采用異丙酚復合芬太尼,B組采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均行靶控靜脈麻醉,麻醉誘導時期,異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的血漿靶濃度分別為3μg/ml、4μg/ml、6μg/ml。待患者意識消失,取0.1mg/kg維庫溴銨,協助插管,手術完成后停止麻醉。C組采用靜吸復合麻醉,取1~2mg/kg異丙酚、2~3μg/kg和0.05mg/kg維庫溴銨行麻醉誘導,術中采用氧氣和異氟烷維持麻醉,手術完成后停止麻醉。
1.3 觀察指標
觀察3組患者麻醉誘導時期的基本指標,具體包括HR(心率)、SBP(收縮壓)、DBP(舒張壓)和MAP(平均動脈壓);同時比較3組患者術后的VAS(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清醒時間、呼吸恢復時間以及拔管時間等麻醉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17.0軟件對本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x2檢驗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麻醉誘導情況比較
經比較,A組、B組的HR、SBP、DBP和MAP均顯著優于C組,差異均有意義(P<0.05),但A組與B組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3組手術患者的麻醉誘導情況對比(±s)

表1:3組手術患者的麻醉誘導情況對比(±s)
組別 HR(次/min) SBP(mmHg) DBP(mmHg) MAP(mmHg)A組(n=49) 98.96±11.94 109.52±17.88 57.45±12.35 74.03±12.27 B組(n=49) 69.37±12.23 110.49±18.31 56.24±12.86 72.58±11.72 C組(n=49) 61.24±12.66 90.63±17.27 44.49±11.71 60.42±10.58
2.2 麻醉效果比較
經比較,A組、B組的VAS評分、清醒時間、呼吸恢復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均顯著優于C組,差異均有意義(P<0.05),但A組與B組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
異丙酚是一種全身性的麻醉藥物,具有快速起效特點,可以縮短麻醉誘導時間和麻醉時間,促進術后蘇醒,而且不良反應較少[3]。靶控靜脈麻醉是建立在藥代動力學基礎之上,可以模仿藥物在體內的麻醉和起效過程,對麻醉藥物的注射泵進行有效控制,保證血藥濃度與效應部位濃度在靶濃度值周圍穩定[4]。
同時,靶控靜脈麻醉還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穩定靶控的濃度值,在麻醉誘導時期,還能夠保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主要優勢就是可以準確把握麻醉的深度,安全性較高,甚至還可以大概估計患者的清醒和恢復時間,在臨床應用中具有顯著優勢。
在本次研究中,A組、B組的HR、SBP、DBP、MAP、VAS評分、清醒時間、呼吸恢復時間以及拔管時間等麻醉效果指標均顯著優于C組,差異均有意義(P<0.05),但A組與B組無明顯差異(P>0.05)。這一結果充分說明,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的效果相似,且均顯著優于靜吸復合麻醉,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1]韓進.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效果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0(36):30-31.
[2]高學超,楊義,閆小強.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比較[J]. 中國醫藥指南,2013,27(26):353-354.
[3]昝小剛,杜增利.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比較[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14(03):46-47.
[4]郭曉飛. 異丙酚復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麻醉的比較[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2(20):114.
R614
A
1672-5018(2016)10-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