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榮
[摘要]近年來,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但隨著世情、國情、黨情、校情等不斷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從現實和制度的角度看,我國高校基層黨組織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具體的運行制度。本研究試圖以高校基層組織運行機制為切入點,堅持基本標準與特色創新相結合,以工作上的創新帶動組織上的創新,最終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關鍵詞]高校;基層黨組織;創新;運行機制
高校基層黨組織一般是指按上級黨委批準設立的總支部委員會和直屬黨支部委員會,一般在二級院系設立教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多年來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豐碩成績,隨著世情、國情、黨情、校情等的新發展和改革進入深入區的新形勢,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矛盾,這對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對高校基層黨組織在領導機制、組織機制、保障和考評機制等創新顯得極其必要與緊迫。
一、高校基層黨組織運行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領導機制不健全。一是存在黨建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一些基層組織的委員以忙于日常專業事務為由,未能全面落實新常態下的從嚴治黨要求,忽視理論學習,存在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視的現象。二是黨政聯席會貫徹不徹底。存在行政、黨建相對獨立現象,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溝通,未能通過黨政聯席會等方式,做到科學民主決策、形成合力。三是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能力上存在不足。基層黨組織書記多是由專任教師、管理干部等擔任,既肩負黨建工作、也肩負學生日常管理、授課等工作,由于個人工作經歷、服務對象、職責范圍等因素,基層黨組織書記在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履行黨建主體責任不夠,政治敏銳性不強,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的發揮。
2、組織機制不完善。一是基層黨組織的體制改革還沒有完全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隨著高校對學科方向和專業結構進行調整,深化了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基層黨組織設置、職能、權責的配置等雖然也在不斷調整優化之中,但仍然與實際對接不夠。二是基層黨組織規章制度存在不健全、管理體制相對松散、缺乏有效考評監督等問題。有的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流于形式,黨內組織生活匱乏,不能定期進行黨員黨性分析,黨員教育服務堅持不夠經常,致使黨員的先進意識不強,基層組織缺乏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3、保障和考評監督機制不到位。一是在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方面仍存在形式化、口號化,缺乏具體制度保障。二是尚未形成具有推廣性的科學合理考評體系,在結合學校黨建要點的基礎上對基層黨組織工作成績進行合理評價,細化和量化標準,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配套工作仍需進一步完善。有的高校雖然對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黨員教育管理和發展等進行了工作量化考核,但仍存在考評不全面、不規范等問題,造成了一些基層黨組織工作做了很多,但考核評價分值偏低。
4、基層黨組活動載體不豐富。基層黨組織存在活動固化、單一,缺乏有效載體和創新機制的問題。面對新形勢和新變化,開展黨建活動單調、固定、形式化,過于傳統,缺乏新意,組織水平不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黨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高,使黨建工作缺乏吸引力和滲透力。
二、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運行機制的實現途徑
1、建立健全黨政分工、密切合作、共同負責的領導機制。一是要明確職責。集體領導是我們黨一貫的最高領導體制,是民主集中制原則化在領導制度上的重要體現和運用。作為高校基層部門負責人要進一步明確黨政職責和任務,擺正位置,科學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如鼓勵具有專業特長的基層黨組織書記擔任學科帶頭人,在教學行政中擔任職務;支持行政負責人擔任教工支部書記。二是要豐富黨政合作形式。認真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一崗雙責”,落實“兩個主體責任”,黨政同責,形成齊抓共管良好局面。嚴格按照議事程序,充分利用黨政聯席會、支委會、黨員大會、民主座談會等形式,做好班子成員之間的溝通、群眾民主意見的征求等工作,提升科學決策能力。三是要加強領導班子政治理論學習。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要以嚴肅的政治態度,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高度的政治自覺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大政方針,通過中心組學習、黨建講壇、黨課培訓等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政治理論水平。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配齊選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定期開展集中培訓和輪訓,在政策、人員和經費上給予充分支持,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建水平。
2、完善和優化組織運行機制。一要進一步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要圍繞高校中心工作,建立與教育教學改革相適應的基層組織管理機制。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結構尤其是黨支部結構形式既要遵循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又要考慮高校基層黨組織本身的特殊要求和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立一種靈活創新的基層黨組織,在設置規模、形式等要多方考慮,優化設置,在強調適應性和靈活性的基礎上,要敢于嘗試新模式、新架構,如在支部組成上根據職能劃分,將行政、教學、教輔、后勤保障等進行合理布局,在系部合理配置教工支部和學生支部等,這些都有利于學校有關工作相互配合和整體發展。二要加強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使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要堅持經常開展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增強講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自覺性。要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的教育管理,教育黨員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建立和完善責任落實機制,要與時俱進,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實施目標管理,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3、改革創新保障和考評機制。創新是發展的源泉,考核監督機制則是創新的有力保障。一要進一步強化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多措并舉促進不同基層黨組織依據自身優勢合理發展。二要形成一套基層黨建工作的考核評價的科學體系。結合學校發展大局,突出品行和工作實績,制定考核內容與考核標準,細化評審考核辦法,加強獎懲力度,提高黨建工作水平。要把平時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的內容納入考評制度之中。建立定期考核制度、黨組織書記年度述職制度等,按照年初制定的黨建工作要點,針對不同對象分層分級進行考評,考評時要注重上級考核、平時考察和民意測評相結合。三要加強考評結果運用。增加相關考評結果在“兩先兩優”表彰、專業技術職稱評聘、干部考核及選撥任用等方面的參考比重,充分發揮考評工作激勵先進、懲戒落后的作用。
4、豐富和創新基層黨組織教育活動載體。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要注重教育活動的主題、內容、形式等的創新,統籌安排,豐富載體,找準活動的著力點、切入點,擴大黨員參與范圍和層面,讓廣大黨員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啟迪。一要把新媒體技術“引進來”。發揮網絡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的優勢,加強正面引導,運用網絡學習平臺、qq群、微信平臺、主題網站、黨建微博等,有機融入教育內容,提升教育效果。二要讓主題實踐活動“走出去”。要結合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教育,開展主題黨日、“黨員模范崗”、黨員公開承諾,與社區和企業開展科技幫扶等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在本職崗位和為民服務中奉獻才智。三要讓典型模范“樹起來”。要加大對黨員進行爭一流、站排頭教育,宣傳教師黨員為人師表、以身立教的先進事跡,定期開展青年黨員教師拔尖人才選評、黨員名師和優秀共產黨員選樹表彰,真正發揮好典型導向和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基層黨組織履職盡責爭先進、黨員干部立足本職爭優秀,努力形成科學發展主題鮮明、方式手段靈活多樣、黨員個個爭光榮的美好場面。
結語
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內外環境,給高校基層黨組織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新的要求,需要我們堅持基本原則,不斷豐富完善、改革創新,不斷更新理念、完善機制,努力探索新時期高校基層黨組織運行機制的新思路、新構想和新途徑,進一步推進黨建工作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發水.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運行機制[J].教育求索,2011(11).
[2]江濱.創新高校院(系)黨組織工作運行機制[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4).
[3]鄭艷龍.改革開放以來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
[4]王建敏,張光磊.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