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若利 郭靖
近年來,互聯網領域的科技在飛速發展,這也使得我國金融市場出現了一種以往沒有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平臺從2013年開始呈現大規模的增長,這一新型金融模式也逐漸被大眾所認可。然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野蠻式發展、監管缺位、風控缺失等特點也被暴露出來。為此,需要對風險進行防范,探索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合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一、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依托于互聯網的便捷性,互聯網金融模式朝著多樣化發展,不僅涵蓋了大部分目前線下的金融模式,也發展出新的模式。廣義上的互聯網金融涵蓋了所有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以及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而產生的第三方支付、P2P借貸、眾籌等。當前,在大眾認知及媒體報道中涉及的互聯網金融只包括P2P借貸。
社會各界業內也開始探索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多樣性,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包括傳統金融業對互聯網金融的探索、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創新和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實踐。其中,“銀行系”互聯網金融數量龐大,不可忽視。這些互聯網金融平臺均由傳統銀行建設,是傳統銀行將線下金融業務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嘗試,很多銀行由單純的網上銀行業務轉變成為“銀行自建線上信貸平臺”模式,嘗試利用互聯網提高資金配備效率。
二、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本質和風險
(一)互聯網金融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互聯網金融雖然披上了互聯網的外衣,可是其本質還是金融,互聯網金融只是將互聯網和金融有機結合在一起。當前,無論是正規金融還是非正規金融,都在發力互聯網金融領域。從實踐中可以發現,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尚處初期的當前,互聯網金融主要表現為對金融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工具性應用,這也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初級階段所體現出的特點。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發展,互聯網金融將表現為金融本身對互聯網商業環境的適應。
(二)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金融風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資金安全風險,其存在于所有金融活動中。信用風險是借款人在借貸合同到期時不能按照合約規定還本付息給貸款提供人所造成的風險。流動性風險則體現在高杠桿率、資金贖回等方面。資金安全風險是由于很多P2P平臺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在商業銀行開設備付金存款賬戶并存入備付金而造成的。現在發生的P2P平臺跑路事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平臺未在商業銀行開設備付金存款賬戶而導致的。法律合規風險則是由于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太快、相關法律法規未能及時跟上而造成的。在2015年,我國相關部門聯合出臺了《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不過,由于政策剛剛頒布,還在逐步推廣執行中,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法律合規風險依然不可忽視。信息技術風險指的是互聯網金融平臺系統面臨的內部威脅和外部威脅,這些威脅可能造成用戶信息的丟失、資產和負債情況混亂等,影響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正常運行。
三、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思路
(一)金融監管需以消費者為主體。相比傳統金融而言,互聯網金融進入的門檻更低,面對的消費者也越多。按照“二八定律”,互聯網金融挖掘了傳統金融中容易被忽視的那80%的消費者,以及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能夠吸引到的更多的消費者。
金融消費者,尤其是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不能充分掌握所有信息,在信息資源上處于劣勢,金融知識有限,易受信息泄露、內幕交易、金融欺詐的侵害。在傳統金融行業,金融監管是以金融機構為主體的,強調微觀上的金融安全,往往會忽略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時,則有必要以消費者為主體,保護這些金融市場中的弱勢群體。
(二)金融監管需以原則為導向。由于互聯網金融尚處發展初期,金融部門在對其進行監管時,應對出現的一些問題保持適當的容忍度和彈性,采取原則導向監管的方式,在保障金融系統性風險安全可控的情況下,支持金融創新,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有序發展。
原則導向監管雖然存在著不確定性、主觀性等缺點,不過對于互聯網金融這樣的新興事物而言,可以給其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加促進金融創新的監管。
(三)金融監管需以市場為基礎確立合作監督模式。互聯網金融是在市場的選擇下產生的,而市場則體現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各級政府之間的關系和私人與國家的關系。將市場納入金融監管,有利于市場形成公認的理論和制度體系。
目前來看,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的主體界定缺乏法律依據,致使主體權利義務不明晰,監管范圍和方式不明確。此外,市場的地位未能在金融監管中體現出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界定不明確。從合作監管的實施路徑來看,以市場為基礎的合作金融監管模式是政府與市場、政府與政府、公權與私權之間的合作,突出了事中和事后監管,是一種制度創新。這種監督模式是適應市場化需要的金融監管模式,已經在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廣泛利用,若能在我國得到應用,則有望為我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制度突破。
互聯網的開放性增加了很多行業的運營效率,金融和互聯網的結合則將金融的進入門檻大大降低,挖掘了很多潛在的消費者。互聯網金融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其面臨著傳統金融本身可能面臨的所有風險,主要包括金融風險和法律合規風險,同時也包括傳統金融沒有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信息技術風險。為了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事物進行更好的監管,有必要轉變監管思路,以消費者為主體、以原則為導向、與市場結合進行監管,從而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