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萌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是信息化技術趨于成熟的一個標志,它的發展對會計信息化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了在以物聯網時代為背景的情況下,會計信息化將如何發展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如何對其產生影響。
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產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所謂的物聯網技術指的就是將任何物體通過一些先進的傳感設備來對信息進行介質的轉換,再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進行通信交流,從而實現對信息的識別、定位以及管理。而對于會計人員來說,作為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第三次浪潮”的物聯網的發展必將影響到財務工作領域,尤其是會計信息化工作,將需要借助更多的物聯網技術。
一、會計信息化的歷史發展
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我國的會計信息工作開始出現。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手段來對傳統的會計模式進行重新構造,然后在新的會計模式上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從而構造出具有現代氣息的會計信息系統,從而使得會計信息在資源處理方面更具可靠性,實現經濟與社會共同進步的局面。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會計信息化發展了30多年,經歷了兩次變革,從簡單的手工記賬到會計電算化、再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這兩次變革讓會計信息化工作從純手工逐漸地向運用計算機技術發展。在計算機剛開始發展的最初階段,微型計算機技術被運用到了記賬工作中,使得會計工作過渡到了會計電算化階段,一些會計軟件被得到廣泛使用,使得會計工作的核算水平以及核算準確率得到很大的提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大多數財務軟件都進行升級,漸漸地使得會計電算化向會計信息化工作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對信息質量的提升,優化企業已有的經營管理決策,完成一體化經營,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它與信息技術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利共生的關系。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一種新的信息智能網絡——物聯網出現在會計工作當中,它是繼前兩次革命只后的第三次革命。物聯網出現后,會計信息化將步入以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互聯化、云化、社會化、產業化為主要標志的會計信息化第三次浪潮的變革時代。
二、以物聯網為背景發展的會計信息化
(一)會計信息來源將發生改變
企業購進的原材料在生產時候就帶有電子標簽,這就使得無論在運輸、入庫、銷售等環節都可以利用這個RFID電子標簽來對原材料進行識別,明確每一個產品的編碼,最終將采集到的數據輸送到數據倉庫中。在這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工的參與,只是通過傳感器與物品進行核對、驗證。以智能方式來更加快速的獲取原始數據,使得會計信息的采集更加準確,大大提升了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可靠性。其次,在以物聯網時代為背景下,會計信息系統在工作中能夠采用實時處理的方式來對信息進行進一步地加工,這種做法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及時性,使獲得的數據能夠最大化地實現它的時間價值,提高決策的及時型以及準確性。隨著電算化程度的加深,手工填制原始憑證的方式逐漸被取代,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原始憑證還是必須要填制的,如:銀行票據、手工發票等等。而原始憑證是作為一種實際的財務資料需要長期妥善的保存,所以也可以借助物聯網技術完善管理,并便于隨時調取。
(二)減少生產成本的支出
企業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地將可分散風險分散掉,做到合理地降低管理風險,提高邊際效益率。由于物聯網技術能夠對企業的整個生產流程進行追蹤,將成本分布具體化,按實際情況歸集到各個生產環節當中,使得產品的生產成本更加科學、合理、透明,也能減少材料浪費的情況發生。會計人員可實現對成本的動態管理,對會計信息進行加以分析,從而得出更為可信的財務報告。
(三)建立實時會計信息系統
企業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據過去的經濟業務來核算企業的收益與支出。每一個經濟業務都需要原始憑證作為經濟業務實際發生的證據并最終形成證據鏈,會計人員將得到的原始憑證來記賬,轉化為完整的會計信息。但是自從物聯網出現之后,會計人員就無需在重復如此繁雜的記賬步驟,只要根據rnd來標記各個半成品或者原材料。根據rnd來收集入庫信息,當材料信息被收集完成之后被傳送到系統中,然后自動生成記賬憑證,會計人員只要對記賬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之后在登記入賬即可,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實時信息系統。除此之外,實時憑證的生成是根據入庫單的單號來完成的。這個過程可以從會計記錄追溯到業務行為,讓業務的發生與會計系統的記賬憑證的生成保持一致性,使得財務的處理跟得上業務的發生。并且業務信息與會計信息之間可以通過憑證來進行對比,從而實現對會計系統中的信息進行有效管理。
三、在物聯網技術作用下會計信息系統的未來發展方向
(一)會計信息化思想融入到會計信息系統中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會計軟件都是以核算外層經濟業務的出發點而設計的,通常情況下,業務核算人員是它的主要使用者。為了構建一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必須將各個相關因素都考慮在其中,如:會計人員專業素養、內部控制是否完善、企業財務信息化程度等等。這些因素都是構建一個會計工作管理體系所不可缺少的,完善的企業信息系統的發展離不開會計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它需要一個完整的會計管理體系來支撐它,并最終完成整個企業信息系統的建立。
(二)以實時管理模式為基礎建立會計信息系統
由于在物聯網時代下,所有的物品都能夠通過平臺來完成與互聯網的連接。無論是體積多么小的零件都能夠被計入實時動態管理系統,將它的使用路徑記錄下來。從成本管理的角度對其使用狀態進行準確的監控及管理。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人工、原材料及存貨、甚至是物流的相關情況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會計系統被動態地呈現出來,及時發現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作出調整,并可以根據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并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三)構建具有多維核算特征的會計信息系統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當前單套會計科目的核算已逐漸難以滿足現在的市場經濟形勢。因此,多維度核算的是必然趨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某些數據被多種管理目的所需要的時候,就要將它們進行多維度的處理。而在物聯網環境下,物聯網技術為多維核算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作為支持。一個具有多維核算功能的會計信息系統能夠反映出處于原始狀態的數據,然后再將這些數據按一些管理目的來進行分類、匯總、分析來實現一部分財務分析工作。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它通常需要準備兩種財務報表,一種是外部報表,另一種是內部報表,這兩種報表所采用的原始數據相同,只是兩者披露信息的側重點與目的有所不同;對于合資企業來說,合資與投資方可能來自不同的地域,因此在提供報表時要采用合資方所在的某國會計準則來完成。不同的對象對于報表披露信息的要求及程度都各不相同,如能借助物聯網技術來不斷完善財務多維度核算功能,變能更好的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對財務信息披露的需求。
(四)會計信息系統的建立需要依賴于實際情景
現階段的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是作為數據處理系統來使用,它的功能比較局限,不能完整地反映出現實情況。然而在物聯網的情況下,可以借助會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來實現對場景的還原。從傳統的封閉式數據處理轉變成場景式的數據管理,有助于減少費用的支出,能夠大大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更好的防范信息舞弊。
(五)可隨時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更新
會計信息可以通過搜索的方式來獲取,假設現在要查詢某位經理的獎懲情況,這就需要搜索這位經理的履歷表以及在公司的檔案,從而來獲取相關信息。根據領導需要的信息指示,通過相應的業務信息系統查詢相應的資料。利用物聯網技術來記錄數據,將多種形式的載體都記錄到系統中,如:聲音、視頻、圖片等等,將它們轉化為相應的符號來完成儲存。信息系統的建立改變了傳統的信息記錄方式,使得數據存儲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化。對于競爭激烈的企業來說,節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是它的最終目標。因此,根據領導信息來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隨時隨地地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確公司的主要方向,有助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一些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職業判斷推測其合理性,再通過對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物聯網技術目前處于蓄勢待發的起步階段,會計領域對物聯網技術的運用程度還有很大的發掘空間,但是在會計信息化工作中,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已經逐步充當起不可缺少的輔助角色。我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被政府予以高度重視。政府部門通過制定頒布各種信息化發展的標準、法規和制度,確立了其推動我國會計信息化事業的領導地位。相信在這樣的大力推動下,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會計信息化應用程度會不斷加深,會計信息化應用事業的快速發展也將進一步推進信息化社會的進程。(作者單位為日立(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