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隨著社會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微課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到教學中。采用微課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微課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推行,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微課起源于196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倡的終身學習的理念。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習不再僅限于傳統的課堂之上,衍生出一種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的教學模式——微課。微課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具有內容精煉、時間較短、知識點明確的特點,而且現代化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都可以應用到微課課堂上,實現移動化、零碎化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深化認識。
一、微課概述
(一)微課的特點
1.教學內容精煉。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內容集聚、主題較為突出,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大學生而言很適合,因為大學生學習內容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微課教學可以有針對性、由易及難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對于大學生的有效學習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2.教學情景化。微課教學內容集聚,所以,它的教學視頻主題的主線較為明確,通過教學視頻的案例分析,營造了一個較為真實的教學環境,實現實踐和理論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微課應用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可行性
首先,相對于其他教師而言,大學英語教師有較快接受新興事物的能力,創新意識較強,并且有較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給微課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次,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完成微課程的學習,另外,大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能夠基本實現課堂交流。以上兩種主要因素使微課應用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具有可行性。
二、微課應用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
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有效教學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教師要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傳授教學內容,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點式的教學模式,并沒有這樣的整體的學習過程,微課恰恰做到了傳統教學模式所做不到的。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沒有充分的授課準備條件,教師的知識來源于他們的教師,即使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和心思做教學準備,也不能像微課教學這樣有較高的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是影響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下午教課的教師都比較困乏,缺少教學的積極性,但是微課的教學時長比較短,而且是視頻授課,這樣就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教師有了教學熱情,就能傳授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教師的熱情講解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自身對某種教學理念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教學一直認為教學就是老師講、學生聽,采用微課必須要轉變這種教學觀念。
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之上,為了提高大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育界特別關注外語教學的學習效率,很多教育單位發起了微課大賽、微課講座等。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教育界的人士,那就是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普遍都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互融、共同提高。
(一)微課可以促進學生發展
傳統教學模式都是填鴨式,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學,很少有互動。而通常人集中精力的時長為十分鐘左右,因此,那種教學模式效率很低,且沒有重視學生的個性及能力發展。而微課能解決上述問題。
1.確立學生為主體。教學的對象就是學生,教師只是輔導學生的,即所謂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傳統教學理論主要從教師如何“教”的角度來探討教學,忽視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認識規律,必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發展。另外,還要因材施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2.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針對學生所學的文化知識,把學生當作一種知識的容器。而微課教育把學生看作是能力的主體,以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不僅教授學生文化知識,而且還培養學生在工作中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等,當然也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例如,可以通過視頻教學,結合當今的政治情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價值觀。
(二)微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對效率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中了解他們各自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上把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出來,并針對性地解決。還形成了一種反饋機制,通過反饋信息,可以進行適當的、及時的調整,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引領學生更好地學習。
1.嚴格執行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國家對各個教育教學的統一要求,因此,評價內容要按照大綱嚴格執行,才能使教師的教學達到國家標準。
2.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育界的共同出發點。教學目標并不是單一的,它包括很多組成部分,其中包括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學生價值觀的關注度。其中前者是保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學到在生活中有效的生存知識。后者是培養學生的精神素養,正確的價值觀可以引導學生走一個積極的道路,避免走過多的彎路。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是教學的重要關注點。
(三)教學內容科學合理
課堂教學不只是教師對教材的重復講述,而是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教師應該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科學的教學內容包括:
(1)教師對教材的正確解讀,并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水平,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劃分重點和難點;(2)選擇的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主動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3)加強對教學文化的內涵的理解,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富有社會性及人文性;(4)鼓勵創新,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疑難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挖掘學生自身的創造潛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精神,形成源源不斷的創造力。
三、教學中引入微課的利弊
(一)微課教學的優點
1.微課可以使各種教學技能綜合體現在課堂之上,主要解決學生的共同問題和難題,具有針對性,忽略掉大家都懂得的簡單問題,從而縮短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質量。微課的目的在于解決學生的難題,它要求教師對各種基本的教學技能逐項分析研究,并集中培訓,要使得復雜的教學技能得以簡化,在教學過程中知識點可由易到難、由淺及深循序漸進。
2.設置易于控制的簡化訓練環境,不是以全班學生為單位,而是幾個學生利用幾分鐘的時間進行學習。
3.跟隨時代潮流,運用現代設備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師生互動,建立有效的反饋系統。對學生而言,通過和其他同學比較,他們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實際水平,從而強化自身的薄弱環節。
(二)微課教學的缺點
(1)教學本身就是一項很復雜的人類表達行為,具有情節逼真性、整體概括性和個人表現等特點。所以,教師在應用過程中帶有感情色彩,有的教師并不能充分利用教學技巧。(2)錄像設備作為反饋手段,目的是減少人際評價壓力和主觀偏見,但是,缺點是缺少靈活性和輔導性。(3)微課教學替代不了真實直接的現場教學經驗。微課教學目標的完成并不是教師義務的盡頭,而是學習的開端。真正的教學是從實踐中完善的。
(長沙醫學院)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大學英語微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XJK015CGD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