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就是在養殖中把公司和農戶二者聯結起來。對于這種模式有兩種看法,其一就是公司和農戶按照合約形成互惠互利買賣關系,包含了合資、入股的緊密型聯合,同時還包含了脫離合同約束松散型聯合;其二就是以具有加工銷售實力的企業為主導,和農戶在自愿、平等及互利基礎上合作,通過合同形式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以及違約后的責任。但是采用這種養殖模式,對于農戶產生的效益體現在哪些方面,這種模式有哪些優勢,一直都是相關認識探究的重要課題。在這種形勢下,探析“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效益具有現實意義。
一、“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效益分析
(一) 案例分析。綿竹德康生豬養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金2000萬元,到目前共投入一個億。公司建立了400畝種豬養殖基地,經過五年多的發展,現有養殖農戶100余戶,建成現代化生豬養殖場75000平方米。從2015年5月開始和養殖戶正式合作,到目前共出欄2萬頭,現有1萬余頭還處于存欄中。公司和農戶之間形成了連接機制,就是由公司墊資統一提供豬苗,提供統一飼料,統一進行防疫,農戶負責飼養,農戶按照公司統一要求進行飼養,出欄后公司按照一定的生產成績進行代養費結算,目前養戶代養費平均水平為每頭180元。
(二) 養殖效益分析。2014年純公雞苗的平均價格是2.6元每羽,其每只(只均重5斤)飼料成本是27.5元,而墊料、水電、防疫等各種費用為1.1元每羽,這些成本合計起來即為31.2元每只,公司統一回收價為6.7元/斤,如果養殖戶年出欄3萬只,養殖戶每出欄一只雞利潤達2.3元,則年可獲利6.9萬元(含養殖戶勞動報酬、圈舍折舊)。2015年純公雞苗的平均價格是2.8元每羽,其每只(只均重5斤)飼料成本是27.0元,而墊料、水電、防疫等各種費用為1.2元每羽,這些成本合計起來即為31.0元每只,公司統一回收價為6.7元/斤,如果養殖戶年出欄3萬只,養殖戶每出欄一只雞利潤達2.5元,則年可獲利7.5萬元(含養殖戶勞動報酬、圈舍折舊)。
從這兩年效益分析情況來看,采用“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對農戶效益有極大的保障。主要體現在效益和風險兩個方面。
二、“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優勢
事實上采用“公司+農戶”養殖模式就是和一定區域中的農戶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經濟實體,實現了公司和農戶二者利益共沾,共擔風險的特征。從前面分析來看,這種模式對農村經濟具有一定推動作用,拓展農戶致富途徑,有效彌補農戶分散的現狀。相比較傳統養殖模式,結合案例體現出來的特征,采用這種養殖模式主要尋找如下幾個方面的優勢:(1)統一供苗;公司通過先進技術手段對良種畜禽進行篩選與繁殖,開發出標準化養殖技術,給養殖戶提供了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雜交組合、優良品種。自然從品種選擇角度上就給養殖戶贏得了先機。(2)統一供料;在飼養過程中,統一提供優質飼料是確保畜產品質量的基本前提,同時還是控制養殖畜禽體內有害物質殘留的保障措施。(3)統一供藥;在給禽畜提供藥物時,公司就會選擇國家標準下的正規藥品,并且經過公司實驗室進行驗證,選擇效果好、用量少的藥品,從而給養殖農戶提供價廉質優的獸藥產品。(4)統一防疫;對于養殖戶而言,疫病是整個過程中最大威脅,如果養殖戶缺乏較強的防疫意識,公司就會制定合理的、統一的免疫程序,因此加強預防工作是確保養殖戶防疫的重要手段。(5)統一培訓養殖技術;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公司就會安排專業技術人士對養殖戶進行培訓,包含了飼料營養、飼養管理、藥物保健以及健康養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以及新技術及新品種的推廣,有效提升養殖戶的養殖能力。(6)統一收購;這種養殖模式,給農戶提供了有效的效率保障。在這種養殖模式下,公司直接回收養殖產品,從而省略了養殖戶還要為銷售而費心。對公司來說,有效節省了企業投資,就能夠快速擴大購銷規模與投資,從而加速了企業發展。對養殖戶而言,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同時減少各環節的交易費用,從推動養殖產業鏈條的發展,極大提升了養殖產業化的經營水平,加快了養殖戶的致富。(7)有利于環境保護 這種模式下的養殖場從選址、設計、施工整個過程都有畜牧技術人員在跟蹤服務,所以對養殖污染物的處理設施要求極為嚴格,每個場都要求建有完全處理能力的化糞池或者沼氣池以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池。所以沒有污染物排除場外,不僅糞污可以循環利用還極好的保護了環境。
“公司+農戶”這種新興養殖模式,經過幾十年的推行和發展,有效改善了養殖業中產銷分割、買難賣難的局面,提高了養殖戶收入,有效控制了養殖污染,擴大了養殖企業規模效益。由此可見,“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有效推動了養殖產業的發展。(作者單位為什地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