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 年政府收緊銀行對大學生發放信用卡業務,直到2014年初互聯網金融憑借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自身優勢,隨之產生的大學生線上信貸消費平臺重新占領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至今已產生數十家線上消費信貸平臺搶占大學生消費信貸市場。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平臺迎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異常激烈的競爭局面。
本文選擇趣分期為重點研究對象,通過運用SWOT模型,對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平臺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梳理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針對性提出促進其健康發展的建議。
一、SWOT分析模型和“趣分期”消費信貸平臺介紹
(一)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方法綜合了Michael E.Porter競爭理論和C.Prahalad 與 G.Hamel能力學派的理論,以其為基礎綜合分析企業內部自身優劣勢和外部環境的機會與挑戰的一種綜合平衡分析方法。SWOT分析系統能夠對企業所處的情景進行綜合評判,并根據評判結果制定出最佳的戰略、對策等。
(二)“趣分期”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平臺
“趣分期”大學生消費信貸平臺是于2014年由只有4個人的團隊創建的專業做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的分期平臺。該平臺憑借“一秒取現”等獨特優勢快速發展壯大,歷經2年的發展,員工人由4人增長至2500多人,大學生客戶數由0至3000萬的巨大突破。
二、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平臺發展的SWOT分析——以“趣分期”為例
(一)優勢分析(S)
1.人力資源優勢。“趣分期”地推團隊人數人多、能力突出、基礎較厚,通過與學校團委、勤工助學中心、學生會等戰略合作,利用高校官方機構的信譽、學生組織的宣傳和引導,再輔之以優良的激勵機制,助力其在高校的順利、快速推廣,獲得了大學生的高度認可和積極評價。
2.風險控制優勢。與大學生信用卡壞賬率高明顯不同的是,“趣分期”的校園地推團隊成員來自高校,對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和還款能力較為熟悉,并能保持長期跟進,可以有效規避潛在的風險。
3.融資資源優勢。“趣分期”自成立至今已完成F輪戰略融資,融資規模較大,現現金余額就有近28億元人民幣。與之相伴隨的是戰略投資者自身實力的強大,如阿里集團旗下的螞蟻金服。
4.審批快捷優勢。“趣分期”的客戶多來源高校地推團隊的開拓,高校地推團隊成員與大學生客戶多為同學或校友,對其較為了解,使得審核審批快速。
(二)劣勢分析(W)
1.融資消費產品頻次低。“趣分期”專業面向大學生客戶,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需要融資消費的產品以3C產品為主,據統計占大學生消費的62.2%。然而,大學生在校四年期間對于幾千元的數碼產品的需求次數一般為一次,難以為消費平臺提供多次信貸機會。
2.大學生用戶延續性差。大學生畢竟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隨著畢業大學生工作后收入的提升而自然的從大學生消費信貸平臺流失,這樣每年都會流失數百萬的存量客戶,而要開拓同樣數量的新入學的大學生需要高額的開發成本,而這需要構建延續性的“以老帶新”引導機制。
(三)機會分析(O)
1.政府政策支持。面對經濟新常態國家政策上大力支持百姓消費,鼓勵“互聯網+金融”的線上消費信貸。國務院于2015年11月下發的《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發展消費信貸,鼓勵和開發大眾消費需求,努力促進新形勢下的消費轉型升級。
2.思想觀念改變。大學生一直以來是IT互聯網企業優勢試點的目標人群,因為他們的消費觀念最新穎和思想最前沿。尤其是90后逐步成為大學生主力軍,他們的成長環境較為寬松,生活水平較好,能夠為新穎、時尚的口味支付一定的成本。
3.征信體系完善。國務院2014 年6月發布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 年)》明確要以“政府推動……健全法制……重點突破”的原則加速建設現代化的征信體系。“趣分期”的戰略投資者螞蟻金服關聯公司芝麻信用獲頒征信牌照,對“趣分期”的風控有著較大補充。
(四)威脅分析(T)
1.同業競爭較為激烈。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大學生消費信貸門檻較低,導致同業參與者較多,而且盈利模式易被復制。“趣分期”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分期樂”、京東白條、拍拍貸、銀行信用卡等,各平臺背后都有強大的資本支持方,為了搶市場進行白熱化的免息和手續費的燒錢模式。
2.法律體制機制不夠健全。國內尚未構建健全的大學生消費信貸法律體制機制,現有的消費信貸法律法規難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新形勢,當真正產生法律糾紛時,難以有效保障市場參與的各方的權利。
三、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平臺SWOT矩陣的戰略選擇
根據SWOT分析模型的戰略劃分,分別提出如下戰略選擇:
(一)SO戰略
1.提升服務質量。在競爭愈加激烈的當下,只有提升線上與線下的服務質量,才能在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
2.豐富信貸產品。大學生群體的實際需求是多樣的,只要設計出契合其需求產品,就能激發其潛在需求。
(二)WO戰略
1.提高風控能力。構建信用風險預警機制,實時、動態監控風險等級,根據警情采取相應處置措施,力圖實現信用風險最小化。
2.完善征信體系。深化與銀行、高校、電信、保險等大學生相關機構的合作,實現大學生的信息共享,共同努力完善大學生的征信體系。
(三)ST戰略
1.提升品牌競爭力。面對行業競爭的激烈狀態,必須鞏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凸顯同業競爭的品牌優勢。
2.打造營銷新模式。結合“互聯網+”,創新營銷模式,有效結合線下+線上的雙輪營銷,360度無死角的全覆蓋式營銷。
(四) WT戰
1.完善監管。深化與監管部門聯絡機制,構建穩定的交流渠道,規避系統性風險,促進大學生線上消費信貸平臺的健康發展。
2.靈活應對。無論遇到何種困難和挑戰,靈活調整策略,積極應對。(作者單位為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