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全國上下關心的問題。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金融抑制的階段,而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了金融供給不足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了網絡銀行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沒有網銀在地區供給,農村居民就不能進行金融產品的投資。所以網絡銀行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是今天的重中之重。
一、網絡銀行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城市網銀發展狀況
金融經濟的發展是現階段已經進入白熱化的時期,互聯網金融也異軍突起。網絡銀行可視為傳統金融機構試水互聯網金融,提供創新型金融服務的先聲。網絡銀行的出現是網絡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銀行適應網絡時代的需要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務方式。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對網絡銀行已經司空見慣,認為網上銀行是實體銀行的標配功能,不足為奇。
(二)農村網銀發展狀況
但對于大部分的農村居民對網絡銀行的認識是非常的微乎其微的,他們不知道怎么用,是什么,有什么好處。對于網絡銀行持有一種不相信,不放心的態度。居民認為通過網絡銀行進行的交易以及支付沒有實際上的接觸,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梢娹r村居民對網銀的認知實在太少,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銀行業在宣傳方面不到位。農村居民對于網銀的監管與安全一直持有謹慎性的態度。
二、調研數據分析
本小組在農村地區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簡單隨機抽樣,通過此次調研我們了解到在農村地區網銀使用頻率和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對于其中幾個重點問題我們進行了一定的數據分析。
對于網銀使用與否,人數大約是平均分布。問卷調查接受人以農民居多,其次是務工者和學生,而擁有網銀的一般是在外務工人員和學生。從網銀使用用途來看,農村大部分地區的使用者對網上銀行的使用還停留在賬務查詢、掛失、轉賬匯款等基礎業務上,對于投資理財、網上國債、貴金屬交易等并不是很了解。
大部分人選擇網上銀行服務的原因是方便快捷、消息及時,這也是網上銀行最大的特點。
之所以不使用網銀主要是因為安全性與及操作流程等方面,而且大部分人更喜歡實體銀行。其中不熟悉操作流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實體銀行在這方面應該給與關注。目前最主要的外部問題是網上銀行的發展受到了支付寶的沖擊。這基本歸咎于支付寶比網銀要便利,快捷,無需使用電子密碼器、U盾等。
三、風險管理控制分析
在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以及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網絡銀行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的銀行致力于發展網絡銀行業。然而,機遇往往伴隨著風險,為了讓網絡銀行有更好地發展,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網絡銀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
首先,由于網絡銀行的本質屬于銀行,所以它有著傳統網絡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比如信用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等;另一方面,網絡有其虛擬性,所以網絡銀行同樣面臨其虛擬性所帶來的風險,如法律風險、安全風險以及人為操作所帶來的風險等。所以做好風險管理勢在必行。
從我國目前風險管理現狀來看,盡管有一些相關法律的支持,《刑法》中對計算機犯罪的相關限制內容,《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但總體上缺少層次較高、完備、權威的相關立法。
巴塞爾委員會網絡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將風險管理分為這幾個階段,風險鑒別、風險估計、風險評估和風險效果評價。(1)風險鑒別。結合網絡銀行現有資源了解客觀存在的各種風險,確定出風險的種類和特征,把風險進行量化計算;(2)風險估計。明確所在銀行能夠承受風險的能力,并進行量化處理;(3)風險評估。比較銀行所稱承受的風險與風險大小評估,以確定風險暴露時是否在銀行承受能力范圍之內。
為了應對各種風險,銀行需要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梢詮膬煞矫嫒胧?,一是銀行操作層面,二是金融監管層面。一、銀行操作層面。加強網絡安全性管理,規范網絡銀行風險內部控制機制,建立起一套嚴格的內控制度,從網絡銀行內部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建設上防范和消除網絡銀行風險。二、金融監管層面。應遵照金融監管當局將出臺的監管原則,設計出合理的監管體系框架,并完善市場準入、退出等各種機制。
四、總結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對于現代金融的進入極度的渴望,而“淘寶村”出現也正說明了這一點,在這個充斥這物聯網+的時代,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金融抑制的階段,而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了金融供給不足的影響,這其中就包括了網絡銀行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沒有網銀在地區供給,農村人民就不能進行金融產品的投資。個人在選擇網絡銀行主要是受網絡安全性而定, 此外, 網銀的服務態度、 銀行的知名度、 網銀的功能、 交易中的優惠程度等均是個人網上銀行選擇時主要考慮的因,而大多網絡銀行在農村地區沒有什么宣傳與發展,導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
現今中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看重,而且金融行業在農村也將要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目前我國城市提取網絡銀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且有較好的發展趨勢,在促進我國金融體系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與農村地區金融體系的發展差別。地區發展的必要性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會有不斷的完善與進步,網絡銀行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此同時,那么面對強大的地區差異,我們必須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才能讓金融市場在貧困地區站住腳跟。
五、建議
(一)結合農村特點,注重金融產品的創新
由于經濟、教育水平較低,人們對互聯網等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較低,導致網絡銀行在這些地區的發展也相對遲滯;阻礙了當地民眾享受現代金融帶來的便利。首先以“三農問題”為主要研究服務對象,為農村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便利。實現網上銀行、柜臺業務等渠道資源的共享和復用,推進電子銀行渠道的深入整合和應用。其次要在農村地區分階段推出各項業務功能.
(二)創新業務營銷思路,加強金融監管力度
創新網絡銀行的營銷思路,一是做好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持工作,加強網上銀行品牌體系建設:二是加大營銷宣傳力度。把網站打造成綜合性、一站式服務平臺。此外,要從根本上促進網絡銀行在農村的發展需要加強對網絡銀行運營的監管,明確網絡金融業務的底線;對銀行機構來說,銀行應該一方面應該積極轉變思維,加強網絡金融發展,另一方面銀行要提高自身系統的建設,加強和和外部機構聯合來強化信息安全,保障客戶信息和資金的管理。
(三)以移動終端為突破,發展移動金融
近些年來,除了遠程支付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外,近程支付技術也得到較快發展,于偏遠地區開展“移動金融服務”,一種金融機構借助移動終端提供有關金融服務的總稱,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結合了金融服務與移動通信技術,以低廉的成本、便捷的使用特點,給人們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的優質金融服務對促進移動金融的推進對于網絡銀行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者單位為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