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資源的競爭,而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的過程也是企業人力資本增值的過程,通過培訓可以使受訓者獲得未來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培訓對企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首先厘清企業培訓體系理論基礎,然后參照企業目標戰略的需求,找出現階段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改進企業培訓體系。
在信息時代企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所有的企業都關注投資回報時,仍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對其人員的內部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較寬泛的培訓定義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等管理行為,是給新員工或現有員工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正確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企業培訓體系是指針對企業開展的一種提高人員素質、能力、工作績效和對組織的貢獻,按照自己的特點和需求建立一套完整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培訓方式。
培訓使員工素質、職業能力等相關工作水平獲得較大的提升,從而提高和改善工作質量,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培訓是滿足企業和員工雙方需求的行為。因此,建立科學、系統、完善、有效的企業培訓體系尤為重要。以下就從企業培訓體系情況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企業下階段的培訓體系提出問題并進行提出相應對策。
一、我國培訓體系現狀問題分析
(一)培訓需求分析不到位。現在的大部分企業把培訓視為提高員工績效和企業發展水平的靈丹妙藥,對于企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沒有經過認真實際的分析便要求員工進行培訓,使培訓既沒有計劃也沒有形成制度與規范。這一問題的結果就是企業在培訓上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到頭來卻收效甚微。經過深入了解可以發現,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對培訓進行有效地需求分析。
(二)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現代大部分企業對于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斷加深,并且經常為員工提供接受培訓、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但是并沒有提供與培訓相協調的激勵機制,沒有將員工培訓的考核結果、未來績效與激勵相結合。根據現代管理理論的“復雜人”假設,這樣的結果對于以自我實現為導向的人影響比較小,但是對于利益為導向的人而言激勵效果不足,降低了培訓的效果。
(三)忽視培訓結果的反饋評估或評估機制設計不完善
培訓效果評估是培訓的最后一個環節,但由于員工的復雜性以及培訓效果的滯后性,想要客觀、科學的衡量培訓效果非常困難,所以,培訓效果評估也是培訓系統中最難實現的一個環節。我國的部分企業因為無法或者忽視評估培訓效果,大多不愿意組織員工培訓,相關投入也明顯不足。這種狀況使培訓的作用無法在企業中得到實現。
二、解決企業培訓體系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對員工培訓進行深入系統的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分析以企業戰略為指導,從組織分析入手,以任務分析為核心,結合人員分析,得出培訓目標、培訓的對象等內容。通過這幾個方面評價結果的比較和綜合,就能揭示出企業的培訓目標和具體的培訓內容,從源頭處提高培訓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培訓激勵機制。建立合理完善的培訓激勵機制可以增加受訓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可以防止部分員工在接受培訓之后離開企業。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培訓激勵機制,對參加培訓并取得較好培訓效果的員工給予各種方式的激勵。例如運用薪酬政策進行激勵。將培訓與員工績效薪酬關聯起來,培訓工作與獎懲、晉升、輪崗等激勵機制相聯系,使員工產生培訓動力。
(三)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重視培訓后的反饋評估。企業的培訓是否有效,需要由評估機制加以評定[5]。企業培訓績效是有承諾的,并相信所有的課程規劃應包括對結果不斷的衡量與評估,這樣的衡量提供一個良好的回饋機制,告訴我們什么是有效的,什么還有待改進。因此,建立健全企業的反饋評估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三、結語
企業員工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可以幫助員工發揮潛能、提升價值以及提高對企業的滿意度和歸屬感;而且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不同的企業雖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培訓,但是培訓之后并沒有達到培訓期望的目標、獲得預期的收益,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培訓體系構建的不完善、不合理。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培訓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確切的解決方法,保證培訓工作有效有序進行,可以使企業與員工同發展、共進步。(作者單位為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