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三農”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制約著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為此,基層鄉鎮要從我國農村實際出發,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率,大量采用現代農業技術,以高生產率、高水平、高質量作為標準,提升基層鄉鎮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關鍵詞:基層鄉鎮;農業經濟;農業技術
毋庸諱言,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嚴重的“三農”問題,加之我國人多地少、水資源短缺、耕地面積有限,由此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不高,經濟發展水平裹足不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的進一步加快,農村和農業經濟建設也隨之步入一個快車道。這就要求基層鄉鎮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要從本地農村實際出發,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率,大量采用現代農業技術,以高生產率、高水平、高質量作為標準,提升基層鄉鎮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具體而言:
一、加快農業科技推廣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在農業生產方面也是如此。只有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廣泛普及農業技術,才能有效提高提高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才能使農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需要說明的是,農業科學技術包括農業科研能力及其成果的轉化應用,農業科技水平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科技實力強弱的重要指標。應當看到,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以一家一戶為主體的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推廣,這就需要農業科技部門和各級政府要從我國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提升科技進步管理水平、決策水平、智力水平、制度創新等軟科技水平,加快體制改革、組織管理和決策的改進,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解決農業發展中的不足與弊端,從而實現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以不斷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一)做好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 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關鍵在于打好農業科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基礎,這是農業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基礎牢固了,才能整體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扎實、牢靠的基礎性研究,普遍運用于農業生產,就會激發整體巨大的潛力,提高農業經濟整體發展水平。
(二)抓牢關鍵和核心 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的放矢,要抓住生產、經營、管理這個關鍵和核心。農民需要農業技術,更要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因此,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必須直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真正致富。為此,農業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在原有技術基礎上進行部分改造和革新,在技術創新基礎上使整個技術體系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使其在農業生產中得以廣泛應用,進而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
(三)加快農技推廣普及 再好的農業技術如果藏在深閨永遠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因此要加快農業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使農業技術應用主體得到農民的普遍接受并應用,這樣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農業科技推廣程度高與低,在生產實踐中發揮作用的大小需要各級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及農技推廣人員走上田間,手把手的之道農民,使他們真正掌握。
二、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農民使農業生產的主體,是農業生產的從事者,因此,他們自身的科技素質直接關系著農業技術的應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培育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實施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實現農村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加快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適應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和農民培訓需求,圍繞農業現代化的需要,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工作,實行普及性培訓與專項培訓相結合,務農培訓和務工培訓相結合,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實施公益性培訓項目,開展農業廣播電視教育,動員組織農業教育、科研、推廣,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和轉移培訓,只有把農業、科技、教育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推動農業的現代化。
三、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現代農業需要強有力的農業信息作支撐,信息化是現代農業的標志,是現代農業的制高點,對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牽引和驅動作用。新的形勢下,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抓住農業發展的先機,推進農業信息化的跨越發展,使現代農業在信息化快速發展過程中提質增效。政府強化信息化意識,為農業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農業是經營風險高、經營收益相對較低且需要政府支持和保護的產業,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扶助,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業信息化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建立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業生產和經營提供農業信息支持;加強農業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儲備,提高農民的信息運用水平,組建強有力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專家隊伍,培養懂信息技術、懂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質量,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與決策服務,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加強農業信息技術推廣和使用人才的培養,著重培養農民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抓好農業信息技術的應用,在資金、人才方面搶占技術高地,要因地制宜地做好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加快實現向生產力的轉化速度,提高效率,增產增收;優先發展農民看得見、用得上、能賺錢的農業信息技術,給農民帶來實惠。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要從我國農村實際出發,加快農業技術推廣,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注重農村信息化建設,從而實現農村和農業經濟建設的更大進步。
參考文獻:
[1]楊麗鳳.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困難策略探討[J].吉林農業.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