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復雜多變,所以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占領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預算管理作為實現目標的量化手段,它反映了未來一段時期內企業整體的財務計劃。而且預算也有利于管理者對企業計劃的協調和貫徹,以達到引導企業實現自身戰略目標的目的。面對著我國成本優勢逐漸消失的現狀,企業管理更需要以戰略的眼光謀劃未來。
關鍵詞:預算管理;問題;建議
預算管理作為企業最重要的管理慣例之一,企業是一個將輸入物轉化為輸出物的組織系統,輸入資源為成本,輸出產品和服務。而為了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保證企業的輸出物大于輸出物,企業必須制定預算,做到精細管理每一分資源的,制定策略應對每一分可能發生的風險。預算涉及企業全部經營活動,包括專門決策預算、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 因此稱之為全面預算。制定科學的預算將會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競爭效益,構建健全規范的預算體系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預算管理的環節
預算管理,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狀況制定相應的預算方案,然后很據所制定的預算對內部各部門的各種資源進行分配、考核和控制,從而保證企業能夠更加有效的組織生產經營活動。預算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主要步驟如下:
(一)科學選擇預算制定方法。根據自企業身實際情況、行業特點以及宏觀經濟形勢,選擇科學嚴謹的編制方法。一般而言,企業常用的方法有增量預算法和零基預算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增量預算法是根據上一期的財務狀況來調整預算,能夠節約成本,但是也往往會將上一期預算不合理的狀況延續。零基預算法雖然可以有效的增加預算編制的合理性,但是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消耗企業大量的財務成本,降低企業利潤。因此,企業需要基于對自身及行業清晰的認識,選擇最合適的預算法。
(二)經營過程中的預算管控。預算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重要保障,企業在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預算之后,就必須按照預算的內容,規范企業的管理內容。在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建立嚴格的成本控制系統。將實際執行情況與預算作比較,分析差異,尋找原因,適當獎懲,不斷改進。
(三)預算的考核與監督。企業預算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各項考核指標。如果沒有中途的監督和最終的考核,預算就會留于形式。只有不斷的監督和考核,分析,糾正才能改進。預算的考核與監督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不斷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同時,企業預算的監督注重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以及事后整改的有機結合,保證各項預算內容能夠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得到有效執行。
二、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財務預算是企業管理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它主要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事前規劃。預算管理其實就是企業制定的未來發展的藍圖,其中反應了其不可忽視的作用,規劃和應變。財務預算到協調資源分配、規劃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層次的關系與職能,使之統一服從于未來經營總體目標的要求; 另外,預算有助于企業及早地識別風險,并制定相應策略,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
(二)事中控制。預算管理,實現對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全過程的控制和監督。在完成企業目標的過程中,企業不斷的發現差異,尋找原因,即使糾正,是企業不會很大程度的偏離原目標,有助于企業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標。
(三)事后修正。企業可以從前一年的預算執行情況,總結經驗,不斷改進,不斷制定更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目標和預算管理體制。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質量,使企業更好的規劃長期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成長的三項重要資本之一就是資金,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才能夠使企業發展更加穩健,能抗擊任何風險,從而使企業更準確有效的進行長期發展戰略的制定。
三、預算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在預算管理的編制,執行方面依然存在問題。企業內部預算管理目標不清晰,權責不分明,預算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預算在我國企業中的發展。而且企業的預算考核制度和政策還不夠合理完善,不利于對比和比較企業預算的執行和實施情況, 也不能充分分析比較企業的預算目標和預算具體執行之間存在的差異, 使得評價和考核的依據不夠充分, 也不利于考核各個預算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的預算執行情況。
四、預算管理的應對措施
(一)提升企業領導人員對財務預算管理的認識程度。雖然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部分企業的領導者對財務預算管理的認知還不夠準確,有些領導認為這些工作屬于財務部門的事,但是預算設計各個部門,所以只有各個部門都配合,才能制定出最優的預算。才能保證預算的執行力。企業只有從上到下完善和落實財務預算管理,從企業領導層、決策層一直到財務預算管理的執行人員都充分重視這一制度,才能夠提高企業治理和企業管理效率的質量,不斷創新企業管理。
(二)做好扎實的基礎管理工作。因為外界環境千變萬化,所以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還要依賴于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只有做好了各項基礎管理工作,才能夠切實推進預算管理工作,從而取得最終的實質收效。企業的所有活動的記錄都與會計工作息息相關,所以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還是會計工作,只有會計工作能夠真實,及時得反應企業現在的財務狀況,才能有效的指導企業的未來發展。因此不斷提高會計基礎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是保障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質量的根本條件。
(三)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確定企業戰略目標和企業財務預算。企業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發展戰略,發展戰略能避免企業的短視問題。企業的預算管理又緊緊依附于企業的戰略。因此,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應該是一項對企業未來中長期發展的具體系統的規劃,它致力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從長遠來講,也有利于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達成,它屬于一種管理導向性的戰略管理。因此企業必須尋找到自己企業自身的立足點,找到適合的戰略目標。一旦缺少了戰略意識,就將陷入盲目折騰的狀態,隨而導致各種短期的盲目的行為,由此帶來的目標和方向模糊問題,直到最后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企業必須站在整體發展戰略的視角上把握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從而獲得更完備的管理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滕靜:企業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設想及研究 [J]. 財經界(學術版), 2014 ( 3 ).
[2]陳弘.三管齊下,完善企業預算管理體系 [J] . 會計之友, 2010,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