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上第一個農村信用社出現在德國,隨之信用社在世界各國開始出現,信用社的發展模式也在變化之中。本文首先簡單介紹美、法、德三國信用合作制度的發展模式,進而綜合得出發達國家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發展及啟示。
關鍵詞:發達國家;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發展;啟示
一、多元復合式模式的美國
美國農村合作金融體系由合作銀行系統、聯邦土地銀行及聯邦土地銀行合作社、聯邦中期信用銀行以及生產信用合作社三個獨立的系統組成,而每個系統內部又是由多級組織構成的,因此稱作多元復合模式。
美國針對農業信用合作機構專門設了比較健全的農業信用合作管理體系,包括監管機構、行業自律協會、資金融通清算中心和互助保險集團。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信用社的監管有別于商業銀行的管理。美國農業信用合作組織的發展特點可以歸納為三點,第一是農村合作金融中的三個系統各自獨立而自成體系,都足由政府主導下創建,并且因此自上面下地發展;隨著合作金融機構的健全,政府逐漸將股權出售給合作社或農場主;股份制思想比較突出。第二是美國政府對信用合作社的政策干預很少,信用合作社機構之間和機構內部都以等價交換的形式進行業務往來,嚴格按照商業化的交流機制運作信用合作社。第三是美國的信用合作社有比較健全的風險保障機制,并且配套了相關的補償機制。
二、半官半民模式的法國
法國的農業信貸互助銀行是農村合作會融機構,根據它的性質可以認為是一種半官半民制的互助銀行。它是在信用合作組織的基礎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自下而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的三級組成是地方農業信貸互助銀行、省農業信貸互助銀行和中央農業信貸銀行。
地方農業信貸互助銀行是由個人和集體入股組建而成,是和弱勢群體直接發生借貸的基層機構:省農業信貸互助銀行是由地方農業信貸互助銀行入股組建而成,是地方農業信貸互助銀行的領導機關,并且協調下屬單位的各項業務往來;中央農業信貸銀行是官方機構,對整個法國農業信貸互助銀行負責。
因此,三級體制下的法國農業信貸互助銀行的特點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第一,屬于政府主導下半官半農性質的合作金融組織。中央農業信貸銀行對省和地方農業信貸銀行有絕對的控制權,主要從宏觀方面進行領導;半官辦的省農業信貸互助銀行擁有較多的自主權,包括人事權、業務權、財務權等;幾乎民辦的地方農業信貸互助銀行保持了一定的合作經濟特征。第二,三級財務互相獨立、自負盈虧。每級機構進行獨立的財務核算,機構之間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費用的結算。第三,合作性質保持較好,積極配合國家的各項扶農政策。股東代表大會是省和地方農業信貸互助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規定股東無論出資多少,只享有一人一票的表決權。國家推行扶農政策時,農業信貸互助銀行積極給以優患利率、優先貸款等方面的支持。
三、三級模式的德國
德國信用合作體系由三個層次構成,這三級合作銀行都是獨立法人的經濟實體,它們自下而上逐級入股同時自上而下提供服務。
第一層次是直接從事信用合作業務的基層合作銀行,由農民、城市居民、個體私營企業、合作社企業和其他中小企業入股組成,由入股股東所擁有。
第二層次是三家地區性合作銀行,是由基層合作銀行入股組成。為基層合作銀行提供存放閑置資金的場所和充當基層合作銀行融通資金的中介;運用現代化的手段,處理來自基層合作銀行的地區內的結算業務:支持基層合作銀行丌展業務和國際業務,包括投資咨詢、保管及對外業務咨詢等;對超過基層合作銀行范圍的地方客戶和地區級大公司提供服務。中央合作銀行主要是提供資會融通、合作銀行系統資金支付結算、開發提供各類會融產品、提供證券、保險、租賃、剛際業務等金融服務,保證和維護合作銀行的共同利益,為基層合作銀行和地區合作銀行無力解決的業務項目提供支持。
第三層次是全國合作金融組織的中央協調機關——德意志中央合作銀行,它由地區合作銀行入股組成,包括企業及其他實業部門、住宅合作系統、德田政府都持有中央合作銀行的股份。以上三級合作銀行不存在隸屬關系,但有各種會融服務職能。德國合作銀行由聯邦金融監察局及聯邦中央銀行負責監管。對合作銀行的監管主要是依據是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和合作銀行法。并且有幾個區域性合作社審計協會,由各類合作社繳納會費共同組織成立,專門負責對各類合作社機構進行審計。顯然德國合作銀行組織體系比較完整,層次十分分明,在審計監督系統和風險防范與保護系統都處理得很好,保證了合作銀行規范地向前不斷發展。根據美、法、德三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發展情況,對三國信用合作制度進行綜合比較,得出如下結論:
發達國家合作金融機構發展情況給予我們的啟示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首先,即使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也需要合作金融機構的存在。因此我幽東部地區不應該將信用社改制為商業銀行,西部地區必須繼續探索符合地區實際的發展之路,努力實踐好農村金融在我國的發展,使其有助于西部地區金融生態壞境的改善和西部地區“三農”問題的緩解。
其次,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發達國家對于農村合作會融機構的支持和參與是由嚴格的規章制度的,政策從不干擾正常的貸款方向。因此,我國農村信用社需要繼續得到國家的支持,并且應該杜絕政府意志參與信用社的正常放貸。
再次,嚴格的監管、獨立的核算以及自負盈虧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得合作金融機構健康發展。因此,我國農村信用社應該取得業務方面的獨立控制權,政府可以監管信用社,但是不能干擾信用社正常的業務,信用社應該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但是在執行政府各項扶農政策時,應該取得政府的補貼。
參考文獻:
[1] 上官小放,黃子暄. 發達國家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經驗與啟示[J]. 金融與經濟. 2011(02).
[2] 常亮,賈金榮. 起承轉合: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的功能演進[J]. 商業研究. 2010(08).
[3] 王春青. 農村合作金融風險管理研究[J]. 財會研究. 2010(14).
作者簡介:劉潔瓊(1986-),女,漢族,河南鄢陵人,現為鄭州市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職工,大學本科學歷,管理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