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不斷進步,國家體制改革不斷地推進。加強事業單位的控制度建設非常有利于事業單位的發展與管理。事業單位的控制制度是事業單位改善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要求,同時也是保障事業單位的正常業務開展的前提。本文先談我國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建立現狀,再為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實施
一、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建立現狀及建議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現狀
1986年在財政部所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提到了內部會計控制,這也是我國首次對內部控制有了較為清晰的概念。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差不多已經成型,只是因為事業單位對原有的思維徹底轉變需求時間,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起步又較晚。并且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不夠重視,甚至有的單位連內部控制與財務控制的概念都區分不了,認為單位的財務制度就可以替代內部制度。事實上,財務制度再怎么完善也是替代不了內部控制,與國家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相差甚遠。具體體現有七個方面:一、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清楚,不能有效與其他制度區分;二、實施的要求存在模糊性,就導致實施目的不明確;三、銜接機制不全;四、政府的監督力度不夠,實施效果不明顯;五、事業單位缺乏文化建設;六、溝通與信息沒有發揮出作用;七、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執行力不夠。
(二)關于建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建議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有其獨特的特點 ,大部分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是以崗位來確定職責,用考核績效的方式實現單位的目標管理。事業內部控制制度則包括兩個板塊:單位層面與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制度。所以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崗位職責設定框架并制定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再搭建到整體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此可以完善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再結合采用績效考核的方式形成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在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中首先以預算管理為流程的主線,以資金管控為流程的核心,把控流程的順利進展,規范流程就可以不斷地在實踐中完善相關制度。讓單位層面與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相輔相成,形成整體。如此既可以達到《規范(試行)》的要求,又可以對事業單位的管理進行有效的整合,利于單位的發展。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實施
(一)完善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制度
事業單位不論任何崗位,從上到下每個層次,都需要做好完善工作的安排,才能做到人人重視和參與內控制度建設。首先,最上層單位領導(黨政一把手)擔任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小組的組長,統籌規劃建設小組的任務與每位小組組員的職責,設定分管領導輔助建設工作任務的開展,并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者確定內部控制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工作。其次,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認識不足的地方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決問題:一、規范決策議事機制。為了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就必須規范決策議事機制,不能出現事業單位一把手個人做決定,下屬只服從的局面。必須集體參與決策,避免決策錯誤導致工作方面出錯。同時,為了提高決策效率不能所有相關人員參與而是每一層次都有代表,組建集體決策團隊。二、嚴格人力資源政策。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有良好的發展環境,就需要對工作人員采取嚴格的政策。一是工作人員能夠完全勝任其崗位。二是要求工作人員有高水準的職業道德。三是確保不相容的崗位之間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四是實行內部控制關鍵崗位輪崗制度 。
(二)建立以預算業務控制為主線、其他控制制度為補充的業務層面內部控制
事業單位的預算實質是為了來年能夠通過收支計劃平衡,保證社會事業穩定發展。事業單位按照財政要求每年都會編制預算,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單位都能夠按照預算要求來辦事,有的單位的預算計劃就好比是擺設,沒有得到執行。事業單位業務層面內控制度的完善就需要建立以預算業務控制為主線,以收入業務控制、政府采購業務控制、資產控制、建設項目控制、合同控制、國庫支付控制為補充的全面內部控制機制。筆者認為事業單位可以使用各業務部門的工作數據進行預算編制,強化對經濟活動的預算約束,使預算管理貫穿于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認真執行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歸口管理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等制度,這樣才能夠持續發揮內控制度的有效作用。
(三)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評價與監督
評價與監督是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目標實現的前提保證,通過評價與監督使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在可控的范圍下正常發展。評價與監督主要是自我評價與監督和相關機構的評價與監督,通過評價與監督確保建立過程的有效性、實施的正確性和制度的貫徹性。根據事業單位的特點可以采用兩個方面:一是財務評價與監督,由審計部門負責。二是制度監督與評價,則交由紀檢監察部門負責。并配合其他機構的評價與監督,共同為事業單位完成內控制度目標努力。
(四)事業單位的文化建設
事業單位的文化建設有助于內控制度的發展,單位文化影響著工作人員的思維方式、作風習慣。建設事業單位的文化則有助于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長期發展、能夠有效地發揮出其作用。另外,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同于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事業單位是服務性單位,服務好社會是目標,則事業單位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單位的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結語
做好內部控制所起到的作用遠比想象中的重要。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既是保障社會事業正常開展的基礎工作,也是衡量事業單位管理好壞的重要標志,是管理事業單位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國的管理制度還不夠系統,不能只注重財務管理制度,而是將不同的制度相互輔助、相互銜接,才會增加管理的效能。隨著我國法制制度的不斷完善,對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視,在不久的將來是可以與國際接軌,必將形成中國特色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系統。
參考文獻:
[1]上海證券報2005年7月《現代企業內控制度:概念界定與設計思路》.
[2]胡霞.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4):13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