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科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科目,英語翻譯在英語的學習中也是一直的重點和難點。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英語翻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關于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也是一直存在很多研究,運用了許多理論以促進其發展。本研究主要是從互文性理論出發,探究將其運用在高校的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上,促進我國各個高校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的提升。
關鍵詞:互文性理論;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
互文性理論指出每一個文本都淹沒在周圍的文本世界中,翻譯活動是具有創造性的,不是獨立的。翻譯教學活動是一種互文現象,它融合且置身于更大的社會背景之下,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與多方面都相互聯系的。該理論應用于高校英語專業的教學中,有利于突破現有的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擴展知識面,更有效的利用互文性理論來優化翻譯水平。
一、互文性理論綜合研究
互文性是一個重要的批評概念,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他一般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本之間發生的互文關系。互文性理論看中影響的效果,將眾多影響文本創作的因素都納入考慮的范圍,不再僅僅存在于單層面的研究,實現了多層間的研究。每一個文本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包含著多元文化,每一個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參照,彼此聯系、改寫。研究一個文本要橫向、縱向研究,既要和同期的文本相比較參照,還要和歷史的文本進行比較。互文性理論對于高校大學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具有很大的啟示,在翻譯工作中不能單獨的只考慮一個文本,要多層次、多方面去考慮,充分參考其他的文本來提高翻譯的水平。
二、互文性理論在大學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一)培養學生的外語、母語語言水平。譯文要具有強大的互文性才更容易被讀者所接受和理解,讀者也更能從中獲得更多的內涵,譯者能感受到翻譯創造的樂趣,譯文也才能更加的具有生命力。在高校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外語和母語語言水平,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母語和外語的文本中的內涵,使得翻譯出的文本更具有內涵,更加符合本土文化。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互文意識,通過一系列方法比如廣泛閱讀和寫作練習、翻譯練習等等增強對語句、語境的敏感程度。如果學生的外語或者母語的語言水平不夠,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提高外語和母語的語言水平,學生要能敏銳地觀察到原文互文應用。只有更好地理解原文本,才能更好地實現母語和英語之間的互譯。
(二)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互文性理論對于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的啟示還有要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在翻譯中要考慮互文性中文本的大語境,注重整體性。如果翻譯不考慮語境,就會出現一字一句翻譯然而整體不順暢,或者并沒有符合相適合的語境的情況。許多詞語可以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如果沒有考慮語境就會出次整個文本意思不明的現象。比如中文中的“沒事兒”在不同的環境下是不同的意思,可以是“沒關系”的意思,也可以是“沒有事情做”的意思。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翻譯中的創造性,要有自我的創新性,但是還要符合原本的意思,又能夠更好地貼合語境,尤其是中文里的古詩詞翻譯為英文,如果沒有貼近語境就會顯得生硬,從而失去了古詩詞的唯美性。所以為了更高翻譯水平,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注重互文性理論中考慮文本的整體性就很重要了。
(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互文性理念中的三元結構是“文本-話語-文化”,即單一的文本不能獨立存在,他需要與其他文本之間構成聯系,要充分考慮各個文本之間的關系,要顧及到不同文化背景。要提高譯文的可讀性和可接受性,就要使得譯文盡量地靠近原語文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包括習俗、喜好、禁忌等等都不相同,如果在翻譯中不考慮文化的不同就會使得翻譯出的文本接受程度低。所以在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要多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譯一個文本的時候,要考慮原文本的創作時代背景、國家的文化習俗、作者的生平和喜好等等。當然教師在翻譯教學中也要考慮對學生進行本民族文化意識的培養。
(四)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互文性理論的文本意義是恒定的,包含著多重對話主體。翻譯是對原文本的再次創作,必然會出現除了原作者的原本意思可能還包括著翻譯者的一些個人特色。在閱讀中也是讀者和作者之間通過文字進行著交流,而作品的意義需要不斷的品讀。在高校的英語專業教學中,不能只一味的要求學生的翻譯作品與某文本的相似度,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當然學生在翻譯中要秉持著對原文本尊重、嚴謹的態度,但是除了嚴謹的觀念還要有個人的特色。在教學安排中,要考慮到以學生為中心,在選擇教學材料、設定教學目標等教學活動中都要考慮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因素。學生要多在動態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都要有充足的互動。
(五)實施多元化考核方式。目前多數高校的考核方式都是通過試卷來考察學生的詞句、篇章的翻譯等等,但是都太過于的單一,不能全面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也不能為叫教學提供全面的參考。只有實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才能實現翻譯教學的全面提高,培養出具有個人特色、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翻譯人才。考核功能應該多種多樣,包括考察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運用、商務用語的考察、跨文化知識背景考察等等。教師可以根據想要了解的學生掌握方面去設置考試方式。考察的方式和人員也可以不僅僅是教師和試卷,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考核,也可以是專業的翻譯員或者群眾等。載體除了試卷也可以是通過表演、演講、報告等形式來呈現。總之多元化的考核能更好地溝教師和學生之前的教學情況。
三、結語
翻譯是一個具有創造性和互文理解的活動,是各個高校英語專業的重中之重。從互文性的角度去看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就是要考慮到文本之間的聯系,非獨立性。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母語語言水平,要培養學生的語境意識、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要強調學生的能動性和主題性、要實施多元化考核方式,總之就是要把翻譯工作放到一個大環境下去考慮。將互文性理論引進高校英語專業的教學中,可以為傳統的教學提供新的方向和視角,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文英:“互文性與翻譯教學”[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7期.
[2]徐忠勇.英語寫作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的實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9:81-83.
[3]王海燕,劉迎春.互文視角下的合同法規翻譯[J].北京:中國翻譯,2008(6):64-68.
課題項目“本科英語專業理論課與基礎實踐課間的互文性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