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自成品油價格改革實施以來,費改稅的實施明顯給公路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帶來了較大影響。基于這種情況,本文對成品油價格改革中費改稅部分對公路物流企業成本影響展開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應對建議,以期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一、成品油價格改革中費改稅部分概述
2008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將取消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養路費、公路客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等六項費用。同時,會將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逐步取消,然后將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提高。在費改稅部分,明確規定將汽油消費稅的單位稅額每升提高0.8元,而柴油則每升提高0.7元,其他成品油的消費稅也需要隨之調整。費改稅內容的提出,可以使稅費體制得到規范,從而使公路“三亂”和“大噸小標”的車輛得到更好的治理。同時,也能夠促使人們選擇節能環保和小排量的車輛,并減少開車。從公路運營角度來看,費改稅實施能夠使企業交費流程得到簡化,所以能夠確保道路暢通。但對于公路物流企業來講,費改稅的實施除了帶來積極影響,還將給其帶來消極影響。從積極影響角度來看,費改稅能夠使貨車收費標準得到統一,所以有利于企業間進行公平競爭。其次,費改稅后獲利最大的為中、重型載貨車,所以有助于推動長途運輸裝備的大型化和重載化發展,進而使國內公路貨車車輛結構得到優化調整。此外,費改稅的實施能夠督促物流企業提高車輛實載率,從而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降低運營成本,因此有助于促進公路運輸結構的優化。但從不良影響角度來看,費改稅的實施將導致一些公路物流企業運輸成本提高,從而導致企業承擔更多運營壓力。
二、成品油價格改革中費改稅部分對公路物流企業成本影響的定量分析
(一)模型分析討論
為研究費改稅對公路物流企業成本影響,還要對燃油稅征收前后的汽車年費用進行分析。在費改稅之前,為解決公路交通設施供給不足的問題,政府每年都會征收固定養路費。假設每輛車每年交養路費為M,每千米耗油量為K,行駛里程為S,汽油市場價格則為P。為簡化分析過程,可以假設除油費及養路費外,汽車一年無其他費用支出,所以其總費用C=M+K*S*P,而AC=K*P+M/S,MC=K*P。在車輛行駛的機會成本增加的情況下,上路的車輛將被減少。如果車輛的支出固定,想要實現效用最大化就要使AC與MC相等。在費改稅后,假設車輛公里油耗為K,行駛里程為S,燃油稅稅率為T,市場油價為P,則C=K*S*P*(1+T),而AC=K*P*(1+T),MC=K*P*(1+T)。由此可見,AC與MC直接相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用油車輛交納的燃油稅數額與路況、車況和車輛油耗等因素有關,所以費改稅后的各種車輛因行駛里程和使用量不同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具體對費改稅對公路物流企業成本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時,還應對燃油稅征收對各類車輛的影響進行分析。
(二)實例分析討論
考慮到公路物流企業主要使用的車型為米箱式貨車,可以5.2、6.2和12.5的米箱式貨車為例,對三種車型在費改稅前后的成本展開定量分析。在具體分析時,可以假定改革前汽油價格為6.89元/升,改革為5.44元/升,并且所有車輛每月工作量正常。
(三)費改稅前后企業運力成本分析
對三種車型的油量消耗進行分析可以發現,5.2、6.2和12.5的米箱式貨車的核定載質量分別為1.85、1.8和38t,油耗分別為14、16.7和38升/百公里。在對費改稅前后的企業運力成本進行計算時,可以先以月為周期進行計算。5.2、6.2和12.5的米箱式貨車的月行駛里程分別為5300、6200、15000公里,費改稅前每月繳納各項費用分別為429、418、3670元,費改稅后繳納的消費稅增加額分別為519、725、3990元。由此可見,5.2、6.2和12.5的米箱式貨車在費改稅前后的月運力成本分別產生了90、307、320元的差額,增加率分別達到21%、73%和9%,企業總體運力成本增加額為239元,增加率為34%。而對費改稅前后企業年運力成本進行計算分析可以發現,5.2、6.2和12.5的米箱式貨車的年行駛里程分別為63600、74400、18000公里,費改稅前每月繳納各項費用分別為5148、5016、4404元,費改稅后繳納的消費稅增加額分別為6233、8697、47880元。通過計算發現,5.2、6.2和12.5的米箱式貨車在費改稅前后的年運力成本分別產生了1085、3681、3840元的差額,增加率分別達到21%、73%和9%,企業總體運力成本增加額為2869元,增加率為34%。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公路物流企業在非稅改革后的成本出現了大幅度提升。
(四)費改稅前后企業稅負費用等值點分析
為對公路物流企業運力車輛費用的變化情況展開具體分析,可以車輛每月油耗為變量,對費改稅給企業成本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首先,以6.2米箱式貨車為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費改稅前,車輛需繳納養路費和公路運輸管理費,養路費為固定費用,每月為418元。費改稅后,由于車輛使用的是柴油,而柴油每升提高0.7元,所以車輛多交費用為Y=0.7X,X為油耗。在車輛油耗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企業在費改稅前只需要繳納固定的費用418元,在費改稅后繳納的費用會隨著油耗的增加而增加。在油耗未超過597升前,企業繳納的費用不超過418元,所以繳納的稅金相對改革前的要少。但車輛油耗一旦超出597升,企業繳納費用就會比改革前繳納的要多。因此,想要減少企業繳納的費用,就要減少車輛行駛里程,從而減少車輛油耗。而對于公路物流企業來講,減少車輛行駛里程意味著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將會減少,所以企業只能選擇繳納更多的稅費。采取同樣的方法分析5.2米箱式貨車在費改稅前后稅負情況,可以求得其稅負費用等值點為613升油耗。超出這一數值,企業就必須承擔更高的運力成本。此外,12.5米箱式貨車稅負等值點為5243升。相較于其他兩種車型,該種車型在費改稅后上繳的稅費相對要少。而從總體上來看,公路物流企業在費改稅后必將面臨運力成本增加的問題,所以費改稅將導致公路物流企業的利潤遭到降低。在國際油價下調的情況下,增加的稅負將被成品油價格消化。在國際油價上漲的情況下,公路物流企業的稅負就會進一步增加。
三、公路物流企業應對費改稅政策的建議
(一)采取節能高效服務模式
為應對費改稅政策,公路物流企業還要通過采取節能高效的服務模式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從而更好的面對市場競爭壓力。因為在稅負增加的背景下,只有率先完成節能生產的企業才能獲得運營效率優勢。為適應新的燃油價格體系,公路物流企業還應以先進管理和裝備為基礎,從而實現高效運營。此外,政府也應該為能夠實現經營模式創新的公路物流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從而督促公路物流企業完成轉型升級,進而使整個行業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建設物流服務價格體系
完成新的燃油價格體系建設后,政府還應加強關鍵環節和相關龍頭行業的價格調整,以便推動物流服務行業完成新的物流服務價格體系建設。為達成這一目標,政府可以進行定價模式的轉變,完成具有一定壟斷性的服務價格與燃油上漲 聯動機制的建立,進而使物流企業與服務客戶之間形成良性成本傳導機制。采取該種措施,則能夠一改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被動局面,從而使公路物流企業盡快適應費改稅改革形勢。
(三)實現規?;l展和運營
從定量分析結果可知,相較于中、小型車輛,大型車輛在費改稅后繳納的稅費增加的幅度最小。在合理控制車輛行駛里程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降低車輛運力成本。所以,公路物流企業還應認識到采用節約能源的車型是其降低生成運營成本的重要途徑。目前,很多國際物流企業已經開始引進大量的節約能源車型,開始向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有效減少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而國內很多公路物流企業本身經營規模較小,難以在車輛更換上投入足夠資金。針對這一情況,公路物流企業還應向著規模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以便加快重型載貨汽車的 引進,進而通過減少運營成本獲得更多的利潤。
四、結語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成品油價格改革中費改稅部分將導致公路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而在目前國家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公路物流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發展困境。為此,公路物流企業還應積極尋求應對方法,以便通過降低物流服務費用獲得更多利潤,并且使企業向著節能高效的方向發展,進而更好的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