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標權保護主要是為了促進有效競爭、保護合法競爭,并對不正當競爭給予有效的抑制,從而更好的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商標不正當競爭行為頻繁發生,不管是傳統商標法理論,還是現行商標法,在保護商標權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實現對商標權的保護,就需要在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完善法律制度和法律監督機制,促進市場競爭有條不紊的進行。
商標權保護與市場競爭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在進行商品交易和服務過程中,商標代表著競爭者的信譽和權利。因此,世界各國都開始加大對商標權的保護,以更好的推動市場競爭的良性發展。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經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是以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創造市場平等競爭條件為己任,其對商標權的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商標權保護的重要性
(一)符合誠信原則的基本要求
在市場競爭中,誠實信用意味著恪守諾言、講究信用、誠實不欺,會對當事人的利益給予考慮。誠實信用屬于法律化的道德行為,無法借助抽象的方式對其相關內容進行確定,通常需要借助個案的具體情況,來采用具體化的方式。在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對商標權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約束,符合誠信原則的基本要求。由于商標權本身不具備外在的形體,無法形成實際的控制和占有,具備天然公共性的特點,與其他知識產品盜用行為相比,商標權的盜用更為簡單,并在不付費的情況下牟取暴利。通過不正當競爭方法來得到他人的商標,然后在市場中應用,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其在法律和道德上是被禁止的。
(二)維護公平競爭的必然要求
在自然界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中都存在競爭。而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家為了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會與其他商家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并開展潛在顧客的爭奪。企業間的競爭一般是指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獨立經營的企業所表現出來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生存能力,而這一切的活動都是為了爭奪顧客,并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企業之間開展競爭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形成對顧客的吸引力,而商標權是企業創造性勞動的結晶,其包括了商家的信譽和經營者的心血。通常情況下,知名商標對消費者來說存在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商家往往可以借助商標來爭取更多的客戶,即所謂的爭奪市場的競爭行為。因此在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加強對商標權的保護,可以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保護商家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商標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未注冊商標缺乏有效的保護
實際上,我國《商標法》并未對未注冊商標提供有效地法律保護,從而使商標權擁有者的合法權益受到威脅。商標在我國遵循自愿注冊原則,商標法將商標的專有權利賦予注冊所有人,以更好的引導商標使用人去注冊。但是即使這樣還有一部分商標未進行有效的注冊。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法律默許了未注冊商標的存在,同時也沒有對未注冊商標使用人的權利進行完善。在個別情況下,雖然我國規定已使用的未注冊商標同樣具備商標專用權,例如“酸酸乳”案件中,蒙牛集團所使用的“酸酸乳”屬于未注冊商標,但實際上我國倡導商標注冊使用和不注冊使用并行機制,但是只有注冊之后的商標為享有專用權。目前我國對大多數的未注冊商標未制定明確法律保護制度,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未注冊商標權擁有者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不利于市場交易秩序的公平、公正進行。
(二)對商標權與其它商業標記之間的沖突缺乏有效的調節
通常情況下,在工商業領域中商業標記應用比較多,其一般是指那些用來標記服務來源、商品來源或服務及產品質量的標記,主要包括地理標記、商標、商號、產品包裝、質量標記、裝演標記等。實際上,以商標為中心的商業標記屬于市場競爭環境下的產物,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的延伸和擴張,在工業、商業、農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渡虡朔ā肥谟枳匀松虡藢S脵?,但是未明確其與商標權鄰接的商業標識權,因此對商標權與其它商業標記之間的沖突無法通過《商標法》給予有效的解決。由于商業標記不會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沒有與之對應的法律條款,但是其又與商標權存在同樣的市場空間中,從而誘發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對商標權來說,商號的沖突是最常見的沖突,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
三、完善商標權保護的措施
(一)明確競爭關系的界定
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所存在的競爭關系給予明確,實際上競爭關系屬于廣義上的概念,其不僅會出現在具有一定競爭關系的經營者之間,同時也會出現在不存在競爭關系的非同類商品經營者之間。競爭關系一般是指參與商品生產、交易和流通等行為者,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違反平等、公平、自愿、誠實信用等原則,并且逾越正常競爭領域,對其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一定損傷,而且還會對市場經濟秩序產生一定的影響。傳統的商標法明令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相似的競爭性產品中使用。通過對英美德日等國家的立法實踐來看,防止市場淡化和禁止市場混淆的關鍵是商標權保護不在簡單的局限于狹義的競爭領域,同時也存在于非競爭領域。當某個商家的行為并非與從事該行為人存在競爭關系時,一般可以借助提高該行為人的競爭力來對經濟市場產生影響,并從中獲取一定的利潤。因此,在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要對競爭關系給予有效的明確,以更好的實現對商品權的保護。
(二)競爭正當性的判斷
在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對商品權開展保護工作的依據就是對他人商標權是否存在正當的使用。如今已經存在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認為誠實信用是進行正當性與否判斷的主要依據。在民事活動中,誠實信用要求民事雙方盡可能維持雙方的權益平衡,并保持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均衡發展。反不正當競爭視角下要求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擁有誠實信用的內心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競爭的公平性。通過對誠信原則的基本內涵進行分析發現,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并且對商標權的保護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做好競爭正當性的判斷至關重要。
(三)明確商品權沖突的解決規范
如今,商品權沖突一直是市場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當市場運行過程中不存在商品權沖突時,可以借助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和約束,但是一旦出現商品權沖突問題時,往往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因為大部分的商品權沖突都有合法的依據,同時也在不同法律規范調整范圍之內,此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就可以依靠公序良俗、誠實信用的法律原則來解決商品權沖突問題。當具體商品權發生沖突時,并且與市場的誠實信用原則相違背,對市場的競爭秩序造成破壞的,就可以采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因為其是建立在競爭秩序與市場競爭自由平衡的基礎之上,其明確了商品權沖突的解決規范,能夠對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給予保護,從而確保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建立有效的法律監督機制
西方等發達國家,對反不正當競爭行為給予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雖然我國也具備與對反不正當競爭有關的監督機構,但是其所開展的各項行為都會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干預,從而影響了監督行為的有效性。此時就要求我國對已有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律監督機制進行改進和完善,加大對商品權的保護力度,并允許執法機關對存在違法現象的物品可以給予扣押、查封或凍結,從而不斷提升其執法力度。完善的法律監督機制還可以對相關部門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約束,從而實現對商品權的有效保護。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之間的競爭和矛盾時有發生,尤其是商品權競爭問題尤為突出。而反不正當競爭法不僅能夠實現對商品權的有效保護,而且還能夠對商品權沖突給予有效的解決,避免對商標權擁有者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創造市場平等競爭條件,推動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