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銻礦資源得天獨厚,其百余年的開發利用,為世界許多現代工業化國家的有關產品生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為湖南本地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2003年以后,湖南銻礦資源的勘探權已由國家通過有償方式轉移給企業,有關企業取得銻礦資源的勘探權,企業對勘探經濟效益的追求和衡量相對國家而言都有了新的變化。尤其在埋藏于地質層中的銻資源總量有限和發現新的接替銻金屬礦床資源難度加大這雙重約束下,湖南銻金屬資源往后的探礦經濟效益,將難以保持過去的輝煌。如何促進企業銻礦勘探經濟效益的提升,研究認為,至少要構建兩個支柱,一是建立完善的探礦權交易市場,二是建立銻礦床或礦山、礦區等商品交易市場。
一、湖南銻礦勘探基本情況
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花費巨大投入和成本,組織國內頂尖力量對湖南銻礦資源進行了系統的找礦勘查工作,在新中國幾代勘探人員艱苦卓越的努力之下,終于將湖南錫礦山及其周邊地區的銻礦資源基本勘查清楚,并不斷提交可供工業化開采的銻礦資源儲量。迄今提交了豐富的銻礦資源儲量,為湖南銻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湖南銻礦勘探經濟效益
湖南銻礦勘探提交的資源儲量,是1949年以來,由政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的豐碩成果,其勘探經濟效益并非以短期可實現的經濟利益作為衡量指標,而是以關注國家較長時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利益構成的綜合指標。所以從1949年到2000年,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湖南銻礦勘探提交的資源儲量盡管有較大差別,投入的勘探成本也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充,但湖南銻礦資源勘探取得的輝煌成績,則是有目共睹的。從歷史角度來看,1950年代是湖南銻礦資源勘探取得巨大成果的第一個高峰,其勘探提交的銻礦資源儲量占歷史總提交儲量的26.05%,其中在錫礦山地區提交的儲量占21.56%。1960年代-1970年代勘探工作成效不太顯著,主要體現在只有湖南錫礦山礦區和渣滓溪礦區提交了銻礦資源儲量。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湖南銻礦資源勘探成果里程碑,所提交銻礦資源儲量分別占歷史總提交儲量的比分別為27.53%和22.42%。其中參與湖南銻礦資源勘探工作的原冶金部246勘探隊,于1991年被國家授予“功勛地質勘探單位”的光榮稱號。
從地區分布來看,湖南盡管是有色金屬之鄉,但已有的地質勘探成果表明,湖南銻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冷水江錫礦山礦區及其周邊地區。從已提交的儲量來看,冷水江錫礦山礦區占比達49.88%,安化渣滓溪礦區占比為26.17%,而其他礦區則都屬于中小型銻礦區。由于冷水江錫礦山礦區和安化渣滓溪礦區的銻礦資源儲量基本上都已探明,所以要在這兩個礦區能夠發現新的銻礦資源已變得非常困難。由此也可以認為,如果沒有勘探技術上的突破及巨大的勘探投資,或者如果沒有地理上的新發現,在冷水江錫礦山礦區和安化渣滓溪礦區進一步勘探銻礦資源,能否找到新礦床都是非常不確定的。
2000年以后,地礦勘探已實行政企分開,政府從地礦勘探領域退出,地礦勘探任務全部由企業承擔,勘探經濟效益的追求也開始由國家層面落實到企業層面。企業追求的目標顯然不同于國家,關注成本與收益、追求經濟利益,是企業的原始沖動。但根據已知的地質構造來看,有關專家們估計,湖南在錫礦山周邊地區地表500米以上及地質條件較好地區的銻礦資源,經過國家組織的勘探隊進行的長期勘探找礦,迄今已基本探明。欲進一步地勘探找礦,就必須深入地表500米以下,或對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雪峰山地區取點鉆探。地礦專家們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發現在湖南錫礦山礦區地表500米以下,存在有兩個巨大的硅質巖板狀體(也稱硅質巖層)控制的儲量達5億噸的銻礦床,平均含銻0.15%,所以在這兩條硅質巖板內共含銻元素量達80~100萬噸。很顯然,如果在這兩條硅質巖板內進行的勘探找礦工作,其技術要求較以往更高,所需投入也相當大。所以可以預計,從今往后,由企業承擔湖南地區進一步勘探找礦工作,這些勘探企業不但要具有足夠的技術、足夠的投融資能力、管理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能將勘探找到的礦床通過市場機制轉化商品礦床的商業運作能力或機制。其中投融資能力和對礦床的商業運作能力,是企業作為礦床勘探主體取得勘探經濟效益不同于國家作為主體最為顯著的不同點。
三、基本結論
在埋藏于地質層中的銻資源總量有限和發現新的接替銻金屬礦床資源難度加大這雙重約束下,湖南銻金屬資源往后的探礦經濟效益,將難以保持過去的輝煌。此外,2003年以后,湖南銻礦資源的勘探權已由國家通過有償方式轉移給企業,有關企業取得銻礦資源的勘探權,企業對勘探經濟效益的追求和衡量相對國家而言都有了新的變化。變化之一是,企業承擔和分散勘探風險的能力遠不如國家,這可能限制企業對勘探找礦的投資積極性。變化之二是,國家勘探找礦的經濟效益是綜合的、長遠的和戰略性的,企業勘探找礦的經濟效益則必須通過市場機制轉化為商業利益或經濟效益,就是說,國家可以跨越市場機制或商業化運作實現其勘探找礦經濟效益,企業則必然要受到市場機制或商業化運作的限制,必然要將勘探找到的礦床經市場機制或商業化運作轉化為礦床商品,才能實現其勘探經濟效益。就此而言,往后湖南銻礦資源勘探經濟效益的取得,至少要構建兩個支柱,一是建立完善的探礦權交易市場,二是建立銻礦床或礦山、礦區等商品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