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15晚會”曝光了二手車電商“車易拍”的二手車竟價貓膩,讓二手車電商真正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二手車電商,區別于傳統二手車市場,由電商平臺充當中介,溝通信息并促成交易。憑借其靈活合理的價格優勢和可待挖掘的潛力,二手車電商正成為當前越來越多企業瞄準的市場。
一、二手車市場的現狀
2004年以來我國二手車交易量的增長率起伏較大,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增速放緩之外,其余年份皆保持超過8%的增長率趨勢,從2010年的385萬輛增長到2015年的941.71萬輛,增長了114.6%。且近.三年的增長率不斷上升,2015年的增長率高達55.6%。2016年1月份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80 63萬輛,2016年二手車交易量有望突破一千萬。
我國二手車市場雖然長勢明顯,然而我國2015年二手車銷量不及新車銷量的50%,而2015年美國新舊車的比例約為1:2.28,我國二手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二、二手車電商現狀
目前的二手車電商主要有C2B,B2B,B2C,C2C等幾種模式。
(一)C2B模式
電商平臺從個人車主處獲得車源,競價拍賣給二手車中間商,平臺扮演中介角色,平臺盈利主要來自于收取車輛檢測費和交易服務費等,如開新幫賣。
(二)B2B模式
電商從4s店等商家處獲取車源并賣給中間商,盈利方式與C2B類似,收入主要來源于交易服務費,但二手車來源不同,如車易拍。
(三)B2C模式
一是利用自營電商平臺幫助車商將二手車賣給消費者,如優信二手車,盈利源于向車商收取推廣費用和其他服務費用;二是自營車輛的交易平臺,如車王二手車,電商平臺直接買進車輛再加價賣出,盈利來自于車輛的差價。
(四)C2C模式
個人車主將車輛在平臺上寄售,平臺負責尋找買家,撮合交易,并提供檢測等服務。盈利主要來自買方支付的交易服務費,如人人車及瓜子二手車。
在二手車電商大力發展的背后,我們更應該關注二手車電商背后存在的弊端。
三、二手車電商弊端分析
(一)信息不對稱,信息造假。
傳統二手車交易模式下,買家只能與經銷商、4s店溝通而無法接觸到賣方,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檸檬市場”效應大大阻礙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電商平臺雖然一定程度上能為買家提供了更多車輛的信息,然而二手車輛的來源問題、維護保養信息等難以確保真實統一,也存在虛假信息的情況。
(二)二手車鑒定評估不夠規范標準。
鑒定評估系統不夠完善,第三方鑒定評估機構缺失,各電商平臺的評估系統不統一,4s店的二手車評估人員憑其工作經驗對二手車進行評估,等因素,都使得鑒定評估結果可信度有限。
(三)收費不合理。
傳統二手車交易模式的中間環節過多,如4s店、批發商等,中間收費缺乏透明。電商平臺雖然打著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無中間商賺差價的口號,但事實卻不盡如人意。很多電商平臺為了獲取車源,與4S店勾結,中間的費用理所當然地轉嫁到買方身上。
四、對策分析
(一)去中介化:去掉中間的批發商、零售商等環節,減少中間成本消耗以獲得更大的價格優勢。傳統二手車交易從二手車車主到4s店、經銷商、零售商再到用戶,中間的流通利潤高達25%至30%。而二手車電商大大縮短了中間的交易環節,消除了原有的B2B,最終受益的只會是消費者。但對于C2C模式而言,我認為,目前去掉中間的B端還為時過早。一個重要原因是,C2C的買賣雙方在跨地域的對接上難度較大。C2C不一定更好,淘寶從C2C發家,卻大舉進軍B2C市場,創辦淘寶商城,一方面可以直接面對淘寶近2億的網購用戶,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一個同樣擁有價格優勢卻更為標準化的購物體驗。淘寶商城的繁榮也驗證了B端在電商中的重要性。
二手車市場最大一個問題是信任問題,因此構建一個值得消費者信賴的電商平臺非常必要。C2C是對買賣雙方來說成本最低的模式,是可以預測到的未來的二手車電商模式,但目前C282C更具人性化。
(二)增加售后服務。消費者抱怨的一點在于買車容易退車難,盡管買車時平臺宣稱多少日內無條件退貨,但真正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商家不應該將眼光局限于達成交易,而應注重客戶關系管理,這有助于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及顧客滿意度。因此商家急需完善退貨機制,增加汽車定期保養、維修等售后服務。
(三)增加金融服務。將金融服務與二手車電商結合起來將是二手車市場的一大賣點,如車易拍與人人分期聯手推出了首付0元月供268的面向c端的二手車交易方案,這大大減少消費者的即期購買成本,這對于收入有限人群,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